公共危机背景下高职学生公民素养提升研究*

2020-02-23 08:18王国新谷绵绵李红梅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公民价值观

王国新,谷绵绵,李红梅,梁 艳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引言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公共危机。危机期间,发生的“陈北洋事件”“郑州毒王事件”等事件,折射出部分公民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公民责任缺失。加强公民素养的培育,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是应对公共危机的重要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高职学生自身提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1 概念界定

1.1 公共危机

学者们对公共危机的定义有着不同的阐述,他们大多都认为公共危机发生,所有公民都是受害对象,这是公共危机的公共性特质。笔者认为公共危机应该是:社会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因自然或者社会秩序内部发生异常变化,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的一种非正常状态,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他社会主体也都必须参与其中,互相协作,共同应对处理好公共危机,把危害降到最低,构建和谐社会。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的一种非正常状态,是一次重大的公共危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政府、各社会主体、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2 公民素养

“公民”这个概念有着很长的演变史,哲学家们从政治、法律、伦理等多个层面进行不同的界定。古代中国“公民”概念是缺失的,新中国建立,“公民”概念正式明确并普遍使用。

“公民”其本质是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共同参与生活,承担责任、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性存在。权利与义务二者在产生的时间上是同步的,在价值取向上是相对立的,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社会是由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公民构成的公民社会。

公民素养,学界尚未给出确定的标准定义。公民素养的具体内涵,国内外学界有着不同的表述,学者们普遍认为政治、法律、道德、参与等是其普遍特征。可以看出,公民素养涉及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等多方面,涉及行为、情感、知识和技能。由此可以认为,公民素养是一个包含道德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等多层面,涉及人的行为、情感、知识和技能等多层面的综合概念,是一个国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设社会的进程中,人民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对新事物认知的能力。

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公民素养教育概念的研究产生了不同学科视角下公民素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哲学视角、法学视角、伦理学视角、政治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观。尽管学科角度不同,但是他们都把权利、参与以及责任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侧重点。公民素养教育应是以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以及科学文化素养等为内容的现代化教育。

2 高职学生公民责任感现状

新时代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主体应是积极向上的,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良好的政治素养,社会公德意识良好,敬老爱幼,具有感恩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具有担当意识。但部分学生往往只注重个人利益,自我意识强,缺乏责任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只强调自己应获得的权利而漠视自己应尽的义务,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较弱。

2.1 自我意识强

部分高职学生只讲个人权利,不尽个人义务。以自我为中心,只讲回报,不思付出,期待他人的尊重,自己却不以礼待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他人利益之上,缺乏牺牲精神。

2.2 社会责任意识弱

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在享受美好社会的同时需要尽义务担责任的自律意识[1]。而部分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弱,缺乏奉献精神,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民族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感恩意识,自我管理松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对国家、集体、他人、家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责任心,过分强调自己应获得的权利而漠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道德规范。

2.3 缺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资源,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光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许多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却热衷西方文化,受西方文化的侵蚀,只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独立这些观念才是先进的、现代的,把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抛之脑后。

3 高职学生公民素养教育提升途径

公民素养的提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教育是个体实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素养得以形成与提升的重要手段。人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获取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技术技能、形成主体价值观念的过程。个人素养水平高低与社会化程度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公民素养的形成提升贯穿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有教养的公民具有人类意识、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思维,懂得如何增进人际沟通与交往,以深度学习为形态自觉践行终身学习,将深度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2]。

3.1 培育高职学生公民责任意识

疫情期间出现不戴口罩出门,闯公交车、商场,缺乏对规则的尊重等不良现象,全国上下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教育防控疫情的注意知识,但这些人就是不听从、不照做,误读自由,认为出门是自由,去哪里是我的自由,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缺乏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导向,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勇于承担对国家、集体、家庭、他人的各种责任。

培育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友爱互助、自强自爱、敬老爱幼等主要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进去,提升高职学生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民族责任、家庭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底蕴、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奉献精神、自我约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时代新人[3]。

3.1.1 加强爱国教育,提升政治素养

培养学生国家责任意识,关心国家大事,提升民族自豪感。维护民族团结,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将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增强主人翁意识,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提升政治鉴别能力和价值观判断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沁入学生的思想心田,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蓬勃发展。

3.1.2 普及法律教育,提高法律修养

高职阶段学生普遍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知识欠缺,对自身应有的权利及义务难以正确的认识,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追求自由、民主,缺乏法律意识。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修养,做到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加强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培育自己的责任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培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只有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才可以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对于权利和义务才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自身的发展,价值观的实现[6]。

3.1.3 注重人文教育,培养道德素养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铸就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高职院校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结合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弘扬和培育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家国情怀,爱国履责;彰显华夏特色,启智润心;弘扬核心价值,立德引航[7]。培养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道德理念,培养道德品质,提高道德觉悟[8]。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3.1.4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育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仅包括学生本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技术科学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高职院校教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向学生普及这些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具有担当意识的合格的公民。

3.2 将工匠精神融入公民素养教育

工匠精神是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主要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9]。

公民素养教育是将高职学生培养成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友爱互助、自强自爱、尊老爱幼的具备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新人。公民责任意识要求公民具备独立的担当,心怀感恩心,对人对己诚信,对待事物科学理性,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意识,这是工匠精神内在实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拿出工匠精神的态度,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担当意识的现代化新公民。

结语

公民素养教育是有效增强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坚持公民责任教育的科学性。创新公民素养教育,在公民素养教育中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引领学校在公民素养教育的系统优势,社会舆情在公民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公民价值观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十二公民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