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刘龙根
教育不能一概而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观点,有些教师认为,教育方法不重要,只要学生成绩好就行,这导致学生在机械学习中慢慢成为机器;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个人潜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数学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小学生培养认知能力。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辅助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快乐学习、成长。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导致数学教学单一乏味,数学课堂很难对小学生产生吸引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律性,加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数学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仅以数学课本知识为主要教学手段,因此小学生很难真正学到知识。所以现在的教学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
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小学生不会像以前一样乖乖照着书本学习,有时候也会对书本知识提出反驳意见,尽管年龄小,但也会质疑教师。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从过去单纯授课的场所转变为以小学生为本的学习场所。部分数学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考虑教学方法的变通,忽视学生的真实想法。机械化的学习,不断重复的练习,让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也没有释放自己能力的舞台。过于死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压抑,无法真正走进课堂与教师达成学习共识。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不能只关注最后的结果,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只有知道他们学习数学时心里在想什么,才能根据学生的想法因材施教制订教学计划。
以人为本充分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有效的教育是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小学生为核心,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感情,让学生乐于接受数学知识。现在的教育中,很多客观因素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教师在课堂有着决定权,甚至有时候教师误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教师可以在课堂增加探讨交流环节,拉近师生距离,而不是居高临下让学生仰视自己。其实每个小学生都渴望和教师拉近距离,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现在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就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
首先,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多举与生活相近的事例,可以把数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事例中,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折扣”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小朋友们,今天我买了一本书,因为书店店庆打折,我买的这本书是5折,那5折是几分之几啊?”问题一出,就有学生举手要求回答,有学生说:“5折的意思就是十分之五,老师今天已经教给我们这个知识了。”这时候教师可以追加问题:“那5.5折又是怎么计算的呢?”教师在这时候可以先不讲数学知识,让孩子们自己先进行讨论,很多时候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得出的答案,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其次,小学生在学习图案形状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带着学生去外面看看高楼或者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建筑。这样不仅能够更加具体形象地让学生对形状有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丰富数学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具体的数学知识。节日中也可以融入数学知识,如植树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领着小学生去室外种树,可以在植树过程中问:“如果说你们每个人种一棵树要5分钟,我们班20名同学种50棵树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主动思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能让孩子们真正明白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更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提倡全面以小学生发展为核心,这是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方针。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面临的有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学校和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等。数学教师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