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莹
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难度和分值逐渐增大。《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及近几年全国多地的中考英语试题中出现了任务型阅读。这要求初中英语教师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度。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面就从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及英语阅读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低效的阅读习惯。部分学生为了防止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养成了指读的习惯,总是逐词逐句地阅读,认为只有读懂每个单词,才能完全读懂文章。一些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回读前面的内容,而不是通读全文,导致阅读速度较慢。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时过分依赖词典,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借助词典弄懂生词的含义。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面窄、词汇量少,同时缺乏猜词技巧,他们在采取上述阅读行为时,必然会出现词汇层面解码时间过长的现象,最终导致无法流畅地阅读。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将关注点过多地放在对词汇、句型、语法的分析和讲解上,学生疲于语言知识点的识记,而没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无法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逐渐丧失对阅读课的兴趣,甚至出现消极的学习情绪。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也没有选用符合学生现有阅读水平的文本来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没有充分参与文本解读的机会。
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推理、判断、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过多、过繁,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法还停留在对单词、短语、句子和文本自下而上的单向解码上。
此外,由于部分学生阅读课的参与度低,他们被动地听教师讲解,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视觉上也无法与教师讲解同步,常常是教师在讲解这一行,学生的目光依然停留在上一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讲解的被动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主动参与英语阅读的兴趣。
总之,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对文本整体、深入的理解,陷入被动学习状态。枯燥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失去了对阅读课的热情,失去了反复阅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欲望。学生对阅读材料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在看完文章、做完习题之后便把阅读材料束之高阁。
1997年,美国政府成立“国家阅读研究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简称NRP),对美国学校的语言教学进行研究。2000年,NRP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五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了流畅阅读的整个过程,它们分别是音素意识、声学、词汇、流畅性、理解能力(刘忠2005)。即阅读理解能力强的表现不仅仅是能快速地对文本进行解码、高正确率地完成习题,还是能蕴含情感地、抑扬顿挫地对文章进行流畅地朗读。
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尽管阅读理解题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单选、多选、信息缺失填空、任务型阅读等。但用正确率高、阅读速度快来衡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忽略其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这种评价方式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鉴于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建立科学的英语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近年来,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开展旨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并侧重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读者剧场进行研究。
读者剧场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欧美的大学课堂,不久后便被应用于中学课堂。当时,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逐渐成熟。亚当斯(Adams)认为,读者剧场结合了传统戏剧和口头故事讲述的表现形式。耿静文(2010)将读者剧场定义为“根据叙述性的阅读材料进行剧本化创作,并最终用朗读的方式给观众进行表演”。陈仁福(1999)认为,读者剧场是基于声音理论和戏剧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读者剧场能为学生提供语言的原型样板、实践机会和阅读支持。参与读者剧场的学生可以快乐而自由地表达自我。读者剧场是一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式,能让学生通过参与阅读文本的剧本化改写、排练及表演,增加阅读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自信心。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读者剧场时,教师可以根据剧本篇幅及学生能力,将表演形式分为小组表演或全班表演;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原文本并将其改编成剧本。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一般对服装、舞台背景、道具等不作过多要求。在表演过程中,2名以上的表演者手拿剧本,面对观众,主要以朗读形式完成表演。观众通过表演者的朗读内容和表情,结合自己的想象,完成对剧本意义的建构。表演者在朗读时要展示出剧中人物的思想、观点、内心矛盾、情感挣扎等。剧本的台词以“朗读”的形式呈现,教师不要求学生背诵,这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参与读者剧场的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并参与剧本的修改和最终呈现。教师将参与读者剧场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导演、编剧等。在学生上台表演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教材中Reading部分的相应内容改编成剧本(含独白、对话等)。学生在反复阅读、充分理解剧本内容之后进行舞台表演。
为了检验读者剧场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性,在所任教的学校在初中每个年级选择试点班级开展研究。首先对各年级英语成绩水平相仿的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在被调查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2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开展读者剧场教学活动,在对照班开展传统英语教学活动。在实验班中,每个学生完成小组表演之后,教师和学生评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一学年后,测试发现,实验班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和阅读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
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们对读者剧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定义(林柔兰2002)。梅明玉(2007)认为,读者剧场是一种发声阅读模式,即口头朗读的剧场形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读者剧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读者剧场的实施过程中,阅读会自然发生:参与学生在初次拿到阅读材料后,会主动进行默读或两人配对阅读;在排练过程中,读者剧场的组织者(教师或学生)会让参与学生进行整组集体练习,还会让参与学生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情绪和个性特点;参与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会将文本再念一遍。从整个实施过程可以发现,读者剧场是引起参与学生多次阅读文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参与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者剧场的剧本大多是经典的故事或者是对课本中阅读材料的改写。读者剧场所用的道具和动作不多,重点是让学生能在反复阅读剧本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深层意思,并能流畅地表达文本的意义。在参与读者剧场的过程中,学生能得到教师及时的语音指导,巩固词汇知识。因此,利用读者剧场进行阅读教学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提高参与学生的阅读能力。
1.发展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
读者剧场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一起朗读、合作而不再产生孤独感。学生也因为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而具有了积极的参与动机,并在参与过程中发展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剧本这种文体对生性害羞的学生很有帮助,因为在读者剧场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一起改编剧本、朗读、表演,而不是一个人在行动,加之每个学生负责其中一部分,大家轮流进行朗读表演,学生有休息的机会。这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参与读者剧场能帮助其克服害羞、紧张的心理。
2.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和展示能力
初中学生还未脱离童稚,喜爱模仿,乐于扮演不同的角色,而采用读者剧场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其表演兴趣和展示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读者剧场的实施需要全体参与学生的共同协作,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进行自我表达的胆量,进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得到提高。读者剧场的实施过程中不要求背诵,对参与学生也就没有形成压力。读者剧场是跨界朗读、阅读教学与戏剧创意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而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将读者剧场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大部分学生的态度积极,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锻炼。读者剧场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参与阅读课的积极性,而且给不同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曾慧兰2008)。读者剧场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也改变了部分教师对阅读流畅性的片面理解。在今后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将继续探索、完善读者剧场的有效应用,以提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