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宛,曹翠丽
(运城学院 中文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核心素养框架、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等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框架。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中国学生素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共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1]。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2]。朱桂琴认为,基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具体素养指标,师范生实践教学应着重“丰富师范生的文化涵养”“强化师范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师范生的教育责任感”[3]。
基于核心素养的种种变革与探索,反映了人们在教育价值、教育理念方面的不断反思与重构。师范生作为当下的“学生”和未来的“教师”,具有特殊的身份和使命。师范生的培养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必然要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设置师范类专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全方位要求,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时间短、经验少,学生就业范围也往往局限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尤其是在高校“综合化”发展过程中,办学重心往往有所转移,师范类专业只是众多专业中的一部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就师资而言,教师往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感性经验,缺乏整体观、大局观,无法将核心素养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位。同时,课程教学论方向的教师相对缺乏,与中小学的联系也较为松散,因此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往往不到位。
事实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指导教师、实训室、实践平台、实践基地等诸多方面,各类见习、实习往往流于形式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践教学的现状显然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成正比,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核心素养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整体概念。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是未来学生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引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度的自主意识。师范生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自我追求的人才。同时,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传承的使命感、创新意识与能力等等。但显然,目前的师范生培养质量有待加强。
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核心素养时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生培养变革其根本就是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与对象。
“知识核心时代”正转变为“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是新的教育使命。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他们的能力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核心素养的目标能否真正落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地方乃至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教育人才储备,服务范围往往是基层乃至农村中小学。师范生的质量决定着本区域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精准定位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如盐城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准确定位在“师范、沿海、老区”,制定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热爱农村教育、能够适应和引领农村初中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学科特质鲜明的卓越教师”[4],得到了各界的充分肯定。
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培养基层中小学高水平教师乃至卓越教师的目标,培养“适教、乐教、善教”的师范生,厚德、博学、精技是基本要求,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是关键,自主发展的能力是终极动力。
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统筹协调。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1. 师资培养
教师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关键,教师的学识、素养、视野、格局等将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师资培养是根本是源泉。核心素养时代的师范生培养,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应用创新能力。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建设,尤其注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同创新平台等,推动教师深入行业实践,了解教育行业发展动态,深入思考教育问题,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同时,吸收教育行业高水平人才进校园、进课堂,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充实教师队伍力量。
2. 课程体系
首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要协调好各课程模块之间的比例,以往容易忽视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要着力加强,课程应涵盖师德养成、技能训练、教育理念、教育研究等不同层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赋予学生自主选择与发展的空间。此外,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综合素质拓展与训练”模块,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如运城学院中文系实施了十余年的“13511工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读100本书,背诵300篇诗歌散文,写50篇文章,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训练内容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特点而设置,旨在提高综合素养,营造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嘴皮子和笔杆子,增强综合竞争力。
其次,引导教学综合改革。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要着力于过程化多元化考核机制的实施,充分重视学生课内外的各项表现,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鼓励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如互动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学习,促进课内外学习的结合。此外,要着力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推动线上教学的开展,倒逼教师快速掌握网络教学技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师范生的培养一定要未雨绸缪,多途径建设和引进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第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教师的标准和要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都指向教师之“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着力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在各类课程中要注意贯穿思政要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教育情怀。同时,要创新育人方法。所谓“育”,指的是培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渐进过程,强制灌输绝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要善于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善于利用优秀教师的影响力,打造榜样力量;善于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情景剧、流行歌曲、短视频等;善于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因势利导。
3. 实践教学
师范生的培养本质上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师范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建立完善师范生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首先,构建UGS(高校—政府—中小学校)协同育人机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地方教育人才储备。高校必须积极“走出去”,与教育局和一线中小学校展开合作,明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引进校外教育资源,让基础教育一线专家深度参与课程体系建设、项目指导、实践教学等,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落实高校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推动高校教师到教育一线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增强教师服务地方师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能力。中小学也可以利用高校的资源,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UGS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盘活了各方面教育资源,有助于师范生培养的良性发展。
其次,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搭建技能训练平台,提升师范生从教能力。技能训练平台应能满足师范生三笔一字、朗读、演讲、教师口语、课件制作、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求。较为典型的是盐城师范学院建设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包括书写技能训练区、教育教学研习、未来教室、STEM技能训练区、语言技能训练区及心理辅导区、微格教学训练区、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区等,构建了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化教学空间,实现全校资源共享,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5]。
第三,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比赛是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竞争力、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一根“鞭子”。比赛有多种形式: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开展小型的比赛;短期见习或长期实习,可以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评比;社团、学生组织可以开展各类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学校、政府或其他正规社会组织举办的比赛等等。比赛有多项内容,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师范生技能大赛、文学作品大赛、主持人大赛、书法比赛等等,对于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拓学生的视野多有益处。教师在指导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
4.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极大地拓展师范生的发展空间。为最大化利用第二课堂灵活、开放的优势,应配合教学工作开展多样化、专业化、覆盖全员的第二课堂活动,打通课堂内外的界限,使其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此,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一支由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优秀学生组成的专业团队,保证活动有效、有序、持续开展。运城学院中文系从2011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德孝文化节”。围绕“德孝”主题,举办“万古德孝、德颂河东”德孝知识竞赛、“一封家书”征文大赛、“承德行、践孝悌”话剧大赛、“墨韵德风、出彩孝道”作品征集大赛、“孝感运院、德颂河东”朗诵大赛、“德孝当道、风华皎皎”征文大赛、“怀才抱德、馈恩践孝”征文大赛、“绘德彩、展孝艺”书法绘画剪纸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活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并且有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打造“德育”第二课堂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休戚与共,其发展要紧扣“地方性、特色性”的内在要求,体现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贡献。就师范生的培养而言,课程系统的构建围绕核心素养总体目标,既要跟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还要考虑地方的人才需求实际。如柯勤飞[6]等阐释了师范生核心能力素养的“SCIL”模型,以对接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该模型的整体框架匹配上海的城市定位,在理念与实践方面均具有超前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所在城市定位高度匹配的典型案例。
泱泱中华,每一片土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战略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探索地方文化、区域文化精髓,发挥区域文化特色,扎根地方,因地制宜,充分发掘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打造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品牌。运城古称“河东”,“河东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城学院一直以“河东文化”作为办学特色,通过“设专业、进课程;建中心、强研究;造氛围、亮品牌”等方式,积极推进河东文化传承创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植根区域文化的特色教育,有助于师范生了解本区域的历史变迁与社会需求,丰富师范生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乡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强化自主意识,培养教育责任感,从而真正实现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未来各地方的重要师资储备力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主动承担、积极作为、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核心素养时代要求的优秀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