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洁,杨双源
(运城学院 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文化振兴是灵魂,它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走向。只有建立高度自信、繁荣发展的乡村文化,才可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1],而以“忠义、仁勇、诚信”为核心的关公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吸纳了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以其独具的特色充实和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挖掘、整理、提炼、传承关公文化的优秀内涵,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服务,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之义。
历史人物关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但是人们对关公文化又能了解多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文化在当下农村的传承现状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目光锁定在了关公后裔主要聚居地——盐湖区北相镇西古村。据《关圣帝君图志谱系》《安邑县志》和西古村《关氏家谱》记载:当年关羽杀了恶霸吕熊后,官府欲将关姓族人赶尽杀绝,关羽父母为了不拖累儿子,投井自溺,其余关姓族人被迫外迁,部分就近隐姓埋名,远走者一路向北,举族迁往安邑古村(今北相镇西古村)。据关公后裔关新刚考证:
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明神宗万历皇帝敕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后,该村始称“圣裔庄”。过去,该村的南北堡门楼上曾刻有村名“圣裔庄”字样,还镶有“关圣后裔”牌匾。
清朝年间,该村村东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刘关张结义庙,人称古村大庙。庙东为东古村,庙北为北古村,因该村位于庙的西侧,所以该村改叫西古村,一直沿用至今。[2]62
北魏时期著名隐士、易学大师关朗乃关公第4代世孙,虽深受魏孝文帝器重,但拒不出仕,以农耕度日,在该村定居下来。关朗墓地就位于村西北,占地九亩三分,墓碑碑额正中竖刻有“关圣后裔”四个大字,碑身刻有“魏记室关公讳朗字子明墓”字样。关朗后代的家谱由一位名叫关自刚的后人保存下来,并于1995年公诸于世。在访谈中得知,关朗后人现已传至72代,家谱则记载到68代。西古村现有4个居民组,1500余人,2700亩耕地,80%的村民为关公后裔。
西古村引发起笔者的浓厚兴趣。自2014年始,笔者带领团队老师、学生共九人先后十多次往返该村落,访谈数十人,对西古村进行了深入调研,重点考察关公文化在该村落的传承现状。在调研中发现,“新乡贤”群体因其普遍接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因而在关公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并进而对乡土文明传承、乡邻教化、乡村社会稳定和谐产生积极影响。“新乡贤”是近年来学界关注较多的一个群体,不同的学者对“新乡贤”概念的界定也有区别。本文采用较为宽泛的方式来定义“新乡贤”,认为它大致包括四类人物,一是生于本土、扎根本土,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品德高尚、形成一定影响力的本土能人;二是生于本土却外出工作或创业的乡贤,他们从乡村走出去,在外有所成就,并关心家乡发展,用新思维和新理念影响家乡发展和乡村治理,用新知识和新财富支持家乡建设;三是告老还乡的社会贤达,他们少年离家外出干事创业并有所成就,告老还乡后为家乡的某一方面贡献余热;四是外来投资创业的社会人士[3]。如果按照新乡贤所处地域划分,则可分为“在场的新乡贤”和“不在场的新乡贤”两大类:前者是指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退休返乡干部等长期在农村定居和工作的乡村精英,后者指那些虽然不定居农村但源于农村、依然眷恋热爱家乡的企业家、教育科研人员、党政机关干部等各行各业精英[4]。无论是否“在场”,新乡贤对于乡村文化都具有高度的融入性和认同感,乡村的方言习惯、价值规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是其文化认同的基础。本文限于篇幅,将仅以部分关公后裔为代表,探讨新乡贤(“在场”者包括关照辉、关德成、关攀峰,“不在场”者包括关新刚、关信革夫妇)是如何积极参与到发展乡村经济、传播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教育、加强乡村社会整合等活动中,从多个维度来助推乡村振兴。
“村庄秩序的生成具有二元性,一是村庄内生,二是行政嵌入”,其中“村庄内生”是指村庄秩序生发于村庄内部的礼法规则,“行政嵌入”指村庄秩序来自于国家权威的外部性干预[5]。但因乡土社会特有的血缘、地缘、人缘依附性,“行政嵌入”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也须依托“村庄内生”秩序。在西古村,能够有机弥合二者之间罅隙,进而对村落实行有效治理的是基层组织权威,即村“两委”成员,他们是政府政策在基层的实际执行人和乡村自治的决策人,其身份带有“半官方”色彩。关照辉书记可说是西古村“两委”的代表人物。
关照辉生于1969年,是关公第69代世孙,现任西古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职16年来(2003年至今),关照辉兢兢业业,为西古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系十四届、十六届盐湖区人大代表,在西古村乃至盐湖区都享有一定声望。关照辉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政府项目支持。2007年关朗墓群列入“盐湖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正式立碑,2018年又开始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美丽乡村”建设,他带领村民加班加点、集思广益,极大改善了村庄风貌,2017年西古村荣获盐湖区“美丽村镇”称号,2018年被选为盐湖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作为西古村的领导核心,关照辉深知乡村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因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夯实乡村经济基础成为关照辉推动西古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他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出路。一方面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和外部市场需求,变革土地经营方式,推广农机使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一方面依托乡村特有的关公文化资源,多方探求开发途径,推动村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 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西古村是农业大村,传统上以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为主。关照辉为增加经济效益,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带领村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搭建三十多个大棚,主营蔬菜的生产和批发。农忙时节,关照辉就把自己的办公室搬进地里,一边对接市场,积极寻找销路;一边联系三十多户菜农,严把质量关,打造优质品牌,为西古村农业生态园的长远发展蓄势。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经营方式,解决了村民卖菜难的问题,仅此一项,每年就能给村民增加200余万元的收入。通过建设农业生态园,关照辉和蔬菜办等职能部门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从政府部门争取到了30余万元的扶持资金。此外,关照辉每年都会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给村民们进行技术指导,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进了西古村农业生态园的良性发展。
2. 落实土地集约经营。在发展农业生态园的同时,关照辉还引导村民进行土地集约经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西古村闲置土地面积也随之增加。为了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优化资源配置,关照辉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余亩土地,涉及100余户村民。他组织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专业农民,因地制宜搞起连片种植,每年粮食产量在60万斤左右。这批村民也带动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从而为村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地流转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利用,解决了村落长期以来土地闲置、流动性差,甚至抛荒的现象,还使进城务工人员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打工生活,每年也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西古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3. 发展特色产业。西古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一亩多,村民收入低。为优化西古村的产业结构,关照辉积极倡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同样是果木种植,关照辉另辟蹊径,把村里自产的红香酥梨予以包装宣传,冠之以“关公酥梨”的美名,利用关公文化的知名度来打造西古村农产品的品牌效应。经过多年经营,“关公酥梨”已畅销多地。另外,关照辉还鼓励村里的年轻人走出去,或学习技术技能,或看准商机做生意。西古村80%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而大部分都以“打饼子”为生。由于他们打的饼子外脆里酥分量足,所以深受百姓欢迎,得知他们来自关公老家后,大家都笑称他们是将关公的诚信精神融入到了酥饼生意中,“关公酥饼”的品牌也应运而生。如今,西古村的“关公酥饼”已经遍布全国十七八个省,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推广关公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 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关照辉充分利用西古村“关公后裔主要聚居地”这一优势文化资源,积极将村庄打造为关公信众寻根祭祖与祈福圣地,从而有力带动了西古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记住乡愁》《中华兵道》等栏目组相继来村里录制节目;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的演艺团体也专程来为村民演出;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及马来西亚等地的关公信众不远万里特来寻根祭祖。旅澳华侨高永快在西古村朝拜时,一次性捐款20万元。关照辉带领村民热情接待来访客人6000余人次,极大提高了西古村的知名度,并为村里吸引到3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为西古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5. 注重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关照辉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还特别重视西古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涵养文明乡风。西古村制定“村规民约”,对村民的行为方式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西古村“村规民约”第二条规定:要诚实守信,不给先祖——关公形象抹黑。行为规范的第一句就是“咱西古,是宝地,关帝爷,是祖宗”。每年清明节祭祀、关公诞辰纪念日,关照辉都会组织文艺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时刻提醒每位村民要知道自己是关公后裔,为人处世要用关公精神来衡量自己。调解村民纠纷时,他常会苦口婆心地劝对方,“不要给关老爷丢人。”一句话就让当事双方都冷静下来,矛盾也迎刃而解。与相邻几个村落比较,西古村可以说是民风淳朴、村风向善,村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连续17年实现“五无(无访、无案、无公共安全事故、无毒、无邪教)”目标。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礼治机制”在乡土社会发挥着纠纷解决与秩序维持的主导功能[6]58。在西古村,关公的“四好”遗训(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已然成为西古村村民的“乡规民约”,并已上升为一种“礼治秩序”。村民已将关公文化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内化为道德约束和行为自觉,成为根植于每个村民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
乡村振兴包含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其中文化振兴是关键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结合村庄具体实际,在保护村落历史文化、传承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村落特色文化、重塑村落生态文化方面下功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增值与重构;没有传播,也就没有文化的冲突、变迁和控制。”[7]108作为西古村“不在场”的新乡贤代表,关新刚先生便是一位致力于传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人物。
关新刚生于1959年,是关公第68代世孙。曾任盐湖区常平乡(关公家庙所在乡,2001年3月撤销乡镇建制,现属解州镇)党委书记,盐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盐湖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等职。2011年退居二线。现任关公故里关氏宗亲会名誉会长,运城市关公文化学会会长。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关新刚在关公文化的传播方面不辞辛劳,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1. 运城关公文化发展早期的倡导者、发起人。关新刚是运城市最早参与关公文化宣传活动的政府官员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与关森柱(现任关公故里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盐湖区龙居镇小曲村关公后裔)共同发起成立了“关公故里关氏宗亲联谊会”(两人均为中国关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黄河晨报》曾评价,“由运城日报社孟海生发起成立的关公文化研究会,交警大队李英杰发起成立的关公基金会,关新刚发起成立的关氏宗亲联谊会,曾经是运城市较早的三大关公文化研究宣传机构。”[8]另外,他还是关公诞辰纪念活动发起人和主办人之一,二十多年来,他积极投身于其中,无怨无悔。1993年2月24日,运城市关公研究会、关氏宗亲联合会、关公基金会联合举办“关公巡游河东”活动,关新刚一行人需要先到解州恭迎关公圣像,携圣像至关公故居常平村祭拜,之后再到关氏后裔族居地盐湖区北相镇西古村、龙居镇小曲村巡游,最后折返回解州关帝庙。整个行程长达数十公里,关新刚作为关公后裔代表,全程手扶圣像近六个小时,巡游结束后,手指僵硬得不能屈伸。1995年7月,在由“三会”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常平乡纪念关公诞辰1835周年大会上,关新刚作为关公后裔代表发言,时任运城市(今盐湖区)委书记梁志俊慧眼识珠,从宣传部提任关新刚到常平乡担任乡党委书记。此后,关新刚更是以传承、传播关公文化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成为关公信众心目中的一面旗帜。
2. 积极向外推介西古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古村作为关公后裔主要聚居地引起了海内外关公信众的广泛关注,这一切都离不开关新刚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任常平乡党委书记期间,他带领乡政府一班人不懈努力,使得1998年的“关公千年大祭活动”在常平村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中他还首次采用仿古仪式祭祀,并培训了一批宣传员为到场嘉宾讲解。在关新刚的协调、争取下,西古村关氏后裔也得以带上家谱、锣鼓、袖带在祭祀活动中亮相,横幅上“关公故里在常平,关氏后裔在西古”一句话尤为醒目,向世人宣告西古村作为关公后裔嫡系村的存在。近年来,他作为西古村关公后裔代表,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远方的家》《中华兵道》品牌栏目和香港、澳门、台湾电视台对他的个人访谈。西古村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外界关注,前来西古村认祖归宗的海内外关公后裔络绎不绝。
3. 组建运城市关公文化学会。为了深入研究、大力弘扬关公文化,关新刚自愿出资,精心筹备,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关公文化学者、专家、企业家数十人,组建运城市关公文化学会。“学会”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参与多个关公剧作的研讨、筹备工作,如《再现关公》《关乡人家》《天下关公》《武圣关公》等舞台剧、影视剧的研讨座谈。“学会”还多次协办、承办关公文化祭祀活动,如2019年10月12日在盐湖区解州常平家庙举行的澳门传承关公文化协会关公圣像起驾仪式,10月24日在澳门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暨澳门传承关公文化协会成立仪式、恭迎山西运城关公铜像莅澳揭幕典礼等活动,为促进澳门与山西之间的关公文化学术互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潜心著书,成果卓然。为了给后人研究关公提供资料,关新刚整理编撰了《关公故里》《关公在河东》《武圣关公》《关公全书·关公故事》《易学大师关朗》《圣裔情怀》《关公全书·关圣氏族》等多部著作。他依据清雍正年间流传的资料,花费近三年时间搜集整理关公后裔的相关信息,与社科院胡小伟先生(作序)合作,编写了新版《关氏族谱》,极具权威性,资料翔实,得到学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在族谱中,他重新解读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观点——“关公大意失荆州、关平为义子、关公有勇无谋、关公不姓关”等,对后世了解关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族谱出版后,他又出资加印六百本赠送给西古村民。此外,关新刚还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包括《西古村关公嫡孙〈关氏族谱〉问世》《解读关公爵名“前将军汉寿亭侯”》《义绝关公》《饱经荣耀与艰辛的关姓氏族》《解读关公爵名“义勇武安王”》《关公读的是<春秋>还是<左传>?》《解读关公精神中的无私清廉》《信义托举出的社旗山陕会馆》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关公文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5. 积极推进关公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关新刚秉持“研究关公文化,宣传关公精神,推进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使关公文化走进课堂,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从而扩大关公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他先后到运城市政法委、市旅游局、市城投公司、运城学院、龙翔职业技术学校等机关、企业、学校宣讲关公文化。积极推动关公文化产业化发展,如参加偃月坊关帝诞辰1858纪念酒发布会、关公酒扬帆起航新闻发布会以及关府壹号开业发布会等。此外,他还远赴全国各地,从深圳到内蒙古、从江苏到甘肃宣讲关公文化,极大地扩大了关公文化的影响力。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和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工程,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和铺平道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毋庸讳言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城乡教育投资和教学质量的差距广泛而持久存在”“失学、辍学、成人文盲和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在农村地区格外高”“在稀缺的教育资源分配上城市占有极大优势……农村人口的学习需求被严重忽视了。”[9]如果说当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是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那么,乡村教育缺失显得尤为突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原有的西古小学在2000年撤校,合并到东古初中。东古初中原本包含有小学部、初中部,至2019年撤销小学部,如今仅存初中部。西古村没有幼儿园,儿童一般是到附近几个村镇的幼儿园去接受学龄前教育:东古幼儿园(私立,每年学费2300元)、北相镇幼儿园(私立,每年学费2500元)、李村幼儿园(公立,名额很少),三个学校每天均有校车负责接送孩子。
西古村学生的中小学教育一般都会选择去向阳学校就读,学校位于运城市盐湖区红旗西街,校车每周接送孩子一次。向阳学校是经山西省、运城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运城市创办最早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1998年成立),设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2013年高中部停办。目前全校教职工118人,其中专职教师70人。办学二十多年来,向阳学校积极实践“诚信立业,质量兴校”的治校理念,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山西省“优秀民办中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高中教学质量先进校”等奖项。这些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掌舵人的辛勤付出,他就是向阳学校的董事长兼校长——西古村关公后裔关信革先生。
关信革出生于1976年,是关公第71代世孙。他的祖父是村里的会计,德高望重;父亲呕心沥血创办了向阳学校,立志振兴教育;母亲是当地小学教师,为人师表,桃李遍天下。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关信革为人方正,勇于担当。大学毕业的他先是在运城市审计局工作,后在父亲年事渐高精力不济时,他毅然决然放弃自己八年的工作岗位,接管了父亲一手创办的向阳学校担任校长。问及原因时,他说,因为教育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关信革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着力培养“胸怀理想、心怀正义、奋发向上、对社会有作为的人”。他说,“作为一名关公后裔,我深感自豪与骄傲,我将永远按照先祖精神要求自己——行好心、做好人、办好事,并将努力为关公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好传承与接力。”关信革身体力行,为社会、为村民做了许多实事、好事。
1. 减免学杂费用,为学生排忧解难。向阳学校的收费标准一直很低,是一所平民学校,深得当地百姓的好评。西古村的学生更是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自办校至今一直坚持减免学费(据关信革说,这是他父亲定下来的规矩),每学期每个学生可以享受200元的优惠,每周有校车免费接送孩子上下学。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都会给予一定的接济和帮助。这些措施的实施给西古村的学生提供了生活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2. 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每年元旦,向阳学校都要隆重举办以关公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活动中,教师会指导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关公文化知识以舞台剧、快板、诗朗诵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更深入、更立体地认识关公,了解关公文化,使其“忠义、仁勇、诚信”精神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文化人格,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经过多年打磨,这种主题活动逐渐规范化,形式更加多样,已经成为向阳学校的文化名片。另外,这些活动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助推了关公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试举一例(以下为向阳学校校园文化节快板《赞关公》):
说关公,道关公,关公出生在运城。
枣红脸,五绺髯,身长九尺貌威严。
读《春秋》,品行正,精习功夫武艺强。
疾恶如仇除恶霸,为躲官司走他乡。
幸遇刘备和张飞,桃园结义为苍生。
初出茅庐第一功,温酒飞马斩华雄。
三英合力战吕布,虎牢关前呈英勇。
孟德许田僭帝前,关公怒发直冲冠。
下邳被困在土山,为保皇嫂栖曹瞒。
不爱美女和金钱,旧袍盖住新袍穿。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公义气薄云天。
诛文丑,斩颜良,白马解围报曹公。
闻说兄长在河北,挂印封金即启程。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留美名。
屯新野,练水兵,当阳救兄渡大江。
刘备东吴去劳军,关公神勇吓周郎。
《春秋》大义记心中,华容道上释曹公。
战长沙,遣英雄,关公仁义收黄忠。
鲁肃摆下鸿门宴,单刀赴会若等闲。
关公起兵收襄樊,刮骨疗毒谈笑间。
水淹七军斩庞德,威震华夏美名传。
东吴吕蒙使阴谋,麦城受困性命悬。
玉石可碎不改色,竹虽焚毁节不变。
纵死犹闻侠骨香,忠义千秋美名扬。
三教九流都恭敬,士农工商齐供奉。
朝朝代代加封号,神州处处有关庙。
关公忠义聚华夏,关公精神兴中华!
关公忠义聚华夏,关公精神兴中华!
3. 重视关公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自2016年以来,运城市盐湖区每年都会组织中小学生赴上海明德外国语学校参加“古中国·新运城”传统文化宣讲团暨沪晋两地少先队员“手拉手”交流活动,关信革也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参加活动的学生通过快板形式宣传“大美运城”以及关公文化,并且赠送关公像作为纪念。
试举一例(以下为向阳学校师生赴上海明德外国语学校学习交流快板表演《古中国·新运城》选段)
舜在蒲坂把都定,大禹治水济苍生。
黄河后浪推前浪,英才辈出兴家邦。
重耳春秋称霸王,张仪纵横促秦强。
过五关,斩六将,忠义仁勇关云长。
关信革之妻薛青霞,出生于1978年,现为运城市盐湖区魏风学校副校长,也是一位关公文化的忠实倡导者和践行者,工作中不遗余力推行关公文化进课堂。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独辟蹊径,宣传关公文化。
在传统基础课程中有机融入关公文化相关知识。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薛青霞要求任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基础课程时,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为五年级学生讲解《草船借箭》时,她建议老师们从课文入手,给学生补充三国、桃园结义等与关公有关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三国志》,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关公。此外,她还将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进行跨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以舞台剧形式呈现关公文化。这与关信革开发校本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薛青霞组织学生将《草船借箭》排练成舞台剧,邀请家长观看,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关公文化的兴趣,而且把“忠义、仁勇、诚信”的种子撒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积极引进《武圣·关公》主题探究课程。魏风学校语文教师张晓辉和力行中学教师张俊孟合作编写了《武圣·关公》教材,作为主题探究课程配套教材供中小学生使用。薛青霞积极支持并率先在魏风学校试行。魏风学校每周用四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对关公文化进行系统学习,以快板、朗诵、绘画等形式,传播关公故事和关公精神,把关公请进课堂,走近学生,并鼓励学生把关公故事讲给朋友、家人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武圣·关公》现已作为地方主题探究课程配套教材在全区五、六、七年级中使用,将关公文化系统化地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填补了盐湖区过去在弘扬关公文化过程中没有课程载体的空白,堪称是盐湖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薛青霞还积极推荐学生到关帝庙、常平家庙当解说员,加深对关公文化的印象。自2016年至今,魏风学校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每年的10月20日左右以五年级学生为主体,在解州打造实践基地,传播关公文化。2018年有一百多名学生参与,预计2019年会组织300多名学生参与。
相比于“不在场”的乡贤(如关新刚、关信革夫妇),“在场”乡贤与乡村有着更高的融入度,他们也是乡村社会中可以调动更多社会资源的一类人。因为“在乡”,他们才更懂乡民之需,更能遵循当地的道德观念体系来获得村民的认可,进而树立个人权威。他们依靠自己的丰富经验对农村治理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农村事务的意识。相比于“体制内乡贤”(如关照辉),“体制外乡贤”具有与村“两委”干部不同的性质与身份,“其非官方性与在乡民间的威望使其更具有客观‘第三人’立场。他们既是在基层政府与村落之间起到上下联动的桥梁,也是在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起到左右联通的纽带”[10]。他们可以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优势,通过亲缘、地缘等关系,重新构建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提高乡村社会关联性,从而达到有机整合乡村社会的目的。在西古村,曾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西古村关氏宗亲联谊会特别顾问的关德成老先生,以及现任西古村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关攀峰都属于这类乡贤的代表人物。
关德成生于1950年,是关公第68代世孙。自1976—2002年曾长期担任西古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个人道德修养好且对村民有相当号召力的贤者。他对西古村的风习教化、乡土文明传承、乡村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 调停民事纠纷、教化乡民。关德成是西古村的资深老书记,由于他德行优良,没有私心,所以村民大都愿意找他来调解民事纠纷。他对村里的每户人家,甚至是毎个人的脾气秉性都了如指掌,因而调停民事纠纷便得心应手。2002年,他觉得自己年事已高,需要给年轻人更多的锻炼机会,便坚决辞掉了村支书职务,仅在西古村关氏宗亲联谊会任特别顾问。数十年来,西古村几乎所有的婚丧嫁娶事宜都由他主持,可以说,这都是缘于村民们对他的信任与爱戴。
2. 潜心搜集整理资料,编纂完成《关公故里关氏族谱》。2007年,现任关公故里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关森柱发起续修家谱一事,他组建成立“关公故里关氏家谱征集编撰委员会”,亲自挂帅出任总编,关德成、关凝淼任主编,历时四年,共登记了运城市十三个县(市、区)九十一个支系入谱,并查出二百个左右家族的迁徙情况。家谱主要内容有:序言、凡例、画像、图片、圣祖生平、历代褒风、资料、各分支序言、谱系、后裔概况、后记等,是“一项复杂的浩瀚的工程”“是关公故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关德成为这部书的编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此外,他还协助关新刚编纂了《关公故里圣裔庄·西古村关氏族谱》。从搜集原始资料,到对繁杂资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关德成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他逐一拜访村里年事高、经验丰富的老人,详细地询问,认真地记笔记,系统地总结。他整理的资料是最具原生态、最富有生命力的,都是关氏后裔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珍贵资料,为编写《关氏族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为关公锣鼓填词。关公锣鼓是流传于关公故里——盐湖区一带的一种民间打击乐,按关公鼓乐曲牌的节奏节拍击打和声,演奏时鼓、锣、钹齐发,以粗犷豪放而闻名,是当地群众祭祀娱神、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的重要文艺形式。西古村在举办关公文化活动时也把关公锣鼓作为重点节目表演,遗憾的是,关公锣鼓长期以来只有鼓点没有词。关德成觉得这既加大了传承这一艺术形式的难度,也不利于外来游客的理解。面对这种情况,他搜集资料,字斟句酌,为其填上了词:
上战马,青龙刀,武侯神威美髯飘
慨然出战是关公,侠肝义胆敌阵冲
战鼓声,泣鬼神,报国为万民
战鼓声,惊天地,忠勇和仁义
神威能奋武,云长独出群
勇冠三年显殊荣,艺高胆大斩华雄
战鼓摧,天崩裂,排山倒海敌胆怯
喊声举,地塌陷,鸾铃响出首级见
丹凤眼,卧蚕眉,威震乾坤功绝伦
勇冠三军是英雄,其酒尚温斩华雄
这样就极大丰富了《关公锣鼓》的文化内涵,为更广泛传播关公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并有效提升了关公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力。
4. 撰写关公故事集。关德成将关公的生平经历编写为歌谣的形式并结集成册,主要分为“关羽祖父、关羽出生、关羽拜师、关羽结婚、关羽杀恶霸、父母力劝关羽出逃、父母自尽、关平寻父”几个部分。试举几例:
关羽祖父
羽祖父,名关审,大号石磐;
他生于,汉和帝永元二年(90);
信道教,通易经,熟研《春秋》;
逢乱世,择净土地,中条山沟。
关羽出生
宝池里,常平村,忠孝关姓;
单名毅,字道远,正直忠厚;
重道德,承祖父,乡邻口夸;
尽孝心,三年守,耕读传家;
到中年,峻山里,面拜高僧;
怀抱子,竹林寺,取名长生。
关羽拜师
胡先生,是胡人,文武双全;
前几辈,解(州)落户,几百来年;
早丧妻,留一女,端庄秀气;
如今见,少救女发,深感爱意;
亲自到,关宅上,收徒商量;
又更名,又改字,“羽”字“云长”。
这些歌谣,更便于记忆和传唱,关公的故事便在西古村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关攀峰生于1981年,是关公第70代世孙,现任西古村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近年来关攀峰在西古村的关公文化活动中表现积极,由于年富力强,因而承担了不少事务性的工作。
积极配合关公故里关氏宗亲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关公故里关氏宗亲联谊会是关氏后裔举行祭拜活动的民间组织,西古村是其最大的支脉。作为西古村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关攀峰需要积极配合总会长的安排,认真组织好每年两次大型的祭拜活动,一次是阳历4月5日清明节,一次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关公诞辰日。为了让祭祀仪式更加规范,关攀峰多次拜访村里的前辈,查阅各种资料,精心准备祭品、各宗支系指示牌、横幅等物品,带领村民反复演练祭祀流程,一丝不苟。每年清明节祭祀时,关氏宗亲和关氏后裔代表先去安邑关龙逄冢区祭拜始祖,再去关公故居常平家庙祭拜,最后回西古村关朗墓前祭拜。关攀峰积极组织全村父老乡亲和周边关公信众一起参与,制作“福盛堂”“平忠堂”“忠义堂”“四和堂”“博士门”“关公信众”等多个指示牌,祭祀众人依照自己的归属站立指示牌后,由关攀峰带领众人进贡上香,同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之后,共同齐声诵读关氏家训“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同时表演关公锣鼓《温酒斩华雄》,整个过程肃穆庄严,以表达对先祖的哀思和祭奠。仪式最后还有滚鸡蛋的习俗,据说可以沾上先人的灵气,福孙荫子。每年的关公诞辰日,关攀峰都要组织大型的巡游活动,由于活动特别消耗体力,所以参加人员以36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他们统一着古装,手扶关帝圣像绕全村巡游,很是壮观,吸引了大量村民参与。当天,村里还会唱大戏、办庙会,舞蹈队也会表演精彩纷呈的节目,如《走进新时代》《好汉歌》《八月桂花香》《十送红军》等,人头攒动,香火旺盛,热闹非凡。
热情服务海内外前来认祖归宗的关公信众。由于西古村是天下关姓的重要迁出之地,所以每年都会有众多来自海内外各地的关氏后裔携带本族家谱前来寻根问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广东南海、山西襄汾、甘肃庆阳、山东滨州、河南渑池等,关攀峰都热情接待,为他们认真讲解村里各个碑文的来历、含义,并颁发由世界关氏宗亲联谊总会印制的荣誉证书。2014年8月,世界关氏宗亲联谊会第十一届大会在运城举行。关攀峰参与接待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关氏后裔,有许多后裔通过迁徙图找到了西古村这一血脉之根,他们感叹“天下关姓一家亲,运城是咱共同的根”!这些活动有效拉近了关氏后裔间的心理距离,让他们瞬间产生归属感,增强了他们对关公文化的认同,也极大提升了运城作为关公故里的影响力。
创建小型博物馆。为了让关公文化遗产和相关资料得到更好地保护,关攀峰还牵头在村里创建了一个小型博物馆。由于关氏宗亲联谊会是民间组织,缺乏足够资金,因而筹建工作曾一度搁浅。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促使关攀峰迎难而上,多方筹措,最后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建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馆内展出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献资料,历代皇帝赐予的牌匾,以及关氏后裔迁徙图等,很好地保护了村里现有的文物。
此外,关攀峰还利用自己在运城市区办学生辅导部的便利条件,给学生宣讲、普及关公文化知识。他将关德成以歌谣形式撰写的关公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全面了解关公生平,感受关公文化的魅力,让关公精神化作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在西古村,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也许并非关公后裔,更算不上是新乡贤,但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心甘情愿默默付出,为关公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80岁高龄的景巧娃、81岁的解金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1997年,西古村民自发集资修建了关帝阁,此后,关帝阁便成为西古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每年几次大型祭拜活动的主要场所。景巧娃、解金川两位老人自愿担任关帝阁的义务守庙人,风雨无阻,不计回报,成为赤诚和坚守的化身。据村民讲,景巧娃的三儿子周临跃在北京经商,解金川的儿子关和平在云南经营鲜花饼,都是村里有名的成功人士。景巧娃经常开玩笑说,“这都是关老爷在保佑咱娃,”她也愿意一辈子守护关老爷作为回报。
综上所述,新乡贤因其在村落中特有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可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他们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人脉资源,有效弥补了乡村的先天不足。他们在基层政府与村落之间,在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润滑沟通作用,加强了村落内外部之间的关联。他们利用自己在乡村的个人威望和村民中的“话语权”,起到了调和纠纷、教化乡民、涵养乡村文明、重构乡村伦理规范与道德价值体系的作用。他们是乡村治理中最宝贵的内生性资源,有利于凝聚人心人力、增强乡村治理力量,最终推进协同共治。西古村特殊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关公后裔中的独特地位,已获得乡民发自内心的认同、拥护、遵循并内化为自觉。相信西古村民在新乡贤的引领下,一定能担当起传播与弘扬关公文化的历史重任,以“传承关公精神,推进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助推西古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