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路径①

2020-02-23 00:02王一茗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王一茗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路径①

王一茗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层次融合,指引了我国的文化复兴,同时还为文化的复兴带来了思想与文化动力。全球环境越来越多元化,两者的深层次融合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大力促进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优秀传统文化;交互路径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智慧的提炼,逐渐发展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模式。因此,在新时期更为广阔的空间里,能够和相异的文化实现更为深刻的交流和互动,进而实现良好的融合。在我国的革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指明灯的作用,同时在我国的发展中,与我国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而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供了思想武装。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刻的解析了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文化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文化”这一词汇出现的形式主要有三类。

1. 应用“文化”时的文化观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中,“文化”的使用频次较高,多达58次,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第一,文化指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知识的水平。其次,文化涵盖了科学的内容、自由的思想理念等人文精神内容。第三,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形态。第四,值相对物质的精神活动及精神成果。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文化史”中的“文化”就是指相对物质的精神,包括法、道德伦理、宗教、美学等。

2.文化与文明互通时文化观

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文化与文明之间共同特征显著。第一,文化与文明都能够表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中,人类所获得的成就。第二,文化、文明的延伸内容是相通的。文化既可以用于个人,也可用作整个人类,换言之,其具备物质的属性,还具备了精神与社会的属性。第三,文化与文明都指社会道德。该部分的文化、文明都指向社会道德。第四,文化,可以理解成和野蛮时代具有相反性的文明时代,恩格斯表示:“撒母耳正处于向文化过渡时期。祭司作为享有受教育的特权的人,在这里,也像在各处一样,在野蛮人当中准备着文化状态。”

3.通过其它方式表达文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第三种表述方式是没有出现文化相关的词汇却通过其它词汇或者发昂视来表达文化内涵。一是利用各种物质因素来展现文化形式。二则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或者是精神传达文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基于唯物历史观并且从社会结构形态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在马克思主义中,社会结构被分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能够用于人类精神状态的体现,可进一步限制为狭义上的文化生活。三是人类社会的形态也得到了细分,基于广义的范畴,其被分为物质、制度和观念文化。此外,观念和范畴以及原理等,都可以被理解成人类的观念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表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得到认同,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就是因为它在近代中国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我国文化土壤中能够生根发育,迅速成长,就是因为它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契合点。

1.传统文化“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

对于理想型社会的认知,我国传统的文化认为理想社会就是“大同”社会,其中,孔子认为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就是“大同”。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革命中高举“天下为公”的旗帜,意在借助革命实现社会的“大同”。无论是“大同”还是“共产主义”都是理想型的社会态势,而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大同”,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也是“共产主义”,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马克思表示,当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够得到发挥,每个人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不谋而合。由此可知,我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的“共产社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2.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的契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是其中重要的构成,更是我国儒学思想中的核心。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拓展为“民贵君轻”,警告当权者要“爱民”“利民”,减轻刑罚与赋税,能够倾听民众的想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实现社会的和谐。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也都有“民为贵”的思想。受“民本”思想的影响,各代明君都“以天下万民为事”,通过体察民情、顺应民意、轻徭役、减赋税的做法表达民本思想。虽然受封建社会基本属性的制约,这些政策难以真正落实,但这些思想可以认为是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马克思主义中,民本思想是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其强调理想型社会是实现无产阶级与解放全人类。在马克思主义中,共产主义与民本思想对民众有着共同的理解,两者之间具有价值理念的契合性。

3.“实践观”与“知行观”的契合

从认知论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突出了“知行合一”观点,其中《中庸》认为,“博学者……笃行之”,而王廷相则提出,要亲自检验其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获取真知识。马克思认为,哲学家对世界的认知和诠释多种多样且不相同。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提出实践概念,但是“行”就是一种典型的实践行为,学以致用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实践观点无疑具有相通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实践”,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行”,他们都有着共性,并且两者融合发展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4.“和合”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理念契合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合”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强调“和谐”,而和谐的状态表现为和平、和善与结合、融合。“和合”思想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宽容,用宽和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各类关系。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马克思在对待人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时,同样倡导和谐。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主义重视“和谐”,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社会或者是社会与社会都应该是和谐的,并且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能够实现大和谐。人类在解决人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矛盾、人与社会矛盾后,将会进入和谐的大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交互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互中,要能够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不同背景、不同时期的需求的文化形态,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因此,需要积极推动双方的融合,同时还需要科学地认知双方的差异,进而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在我国得到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1.用马克思主义提升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典型实践型科学理论,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给予了深入分析,提供了相关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论。我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封建土壤,由于自身的文化惰性,再加上历史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甚至是文化糟粕。因此需要通过先进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将糟粕去除、改造,重新激活文化活力。所以,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完善,赋予其时代的特征。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会更大程度的发挥出现代化的价值作用,将我国传统的文化演变为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譬如,我国古代思想中,十分推崇“和谐”,通过马克思主义观念的革新,使之成为现代和谐发展的关键思想基础等。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实践,充分的融合了我国文化,进而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融合,实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革新。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和发扬,而那些落后的封建糟粕则遭到摈弃。

2.用优秀的传统文化阐释马克思主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积极使之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交融互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交互的进程中,要能够避免一些落后的文化思想影响两者的融合,要能够对传统的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汲取其中的精华,要时刻警惕封建迷信对现代思想意识形态所带来的制约性。要基于唯物历史观,正确的处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可以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推动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想要在我国得以持续发展,就不可能脱离我国数千年积淀下的深厚文化环境。相反,只能通过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高度的融合和互动,才能得以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发展,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吸收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换言之,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都离不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当然,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不能简单的套用,而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并紧密的联系我国现实需求,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进而使之能和现代精神进行紧密的结合。脱离对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的吸收和消化,马克思主义就很难在我国实现灵活的应用,更不能够深入的指导我国的实践发展,同时也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持续发展。

3.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为更好的弘扬、超越我国传统的文化,必然会出现较多的矛盾。新时代背景下,要能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力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社会实践本身具有动态变化属性,为此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检验以及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方法论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其指导性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的实践内涵。为此,必须要避免马克思主义认知的片面性与抽象性,而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践角度出发,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第二,紧密联系时代特征与国家国情,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要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发展。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我国的社会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受益颇深。在新的历史时期,还需要进一步经过动态和变革之下的实践检验,这不仅是因地制宜所需,更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实践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对新的经验和理论开展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既能够突出理论的继承性特质,还突出了实践的创造性特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动力便是实践与创新。

[1]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47-53.

[2]祖密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性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5):16-17.

[3]李忠友,穆艳杰.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马克思主义向度[J].北方论丛,2018(2):5-12.

王一茗(1995—),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9—09—25

G642.0

A

1673-4564(2020)01-0092-03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