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馨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探析①
曾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四川 遂宁 629000)
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社交网络已涵盖我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出发,剖析原因,以期能够在当前加强和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大背景下,提出增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的举措。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意义;对策
高职院校肩负着“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社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面对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新特征,如何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和把握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权,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理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课题。
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以政治理念和信仰为核心,培养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言论自由、资讯实时”的新媒体时代逐渐贯穿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为意识形态教育日常化、生活化注入生机与活力。从理论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新媒体资源,使其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意识形态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又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手段,使高职学生对于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诉求、接纳意识形态教育的反馈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平等、更具交互性的方式传播开来;
从实践方面看,新媒体的“即时性”能够打破以往意识形态教育当中存在的“时空限制”,在突破信息传播实效、表现形式等局限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教育与传播媒介的协同、创新,改变以为由于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丰富、存在个体差异等原因而无法准确表达传递、适用不同受众的生理及情感需要。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加准确地掌握当前高职学生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动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三观教育,逐步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抢占和方式的创新,并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在确保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高职学生思想观念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教育内容方面,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教育和引导高职学生学会分清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以学风建设、道德诚信建设、价值观导向等形式的通识教育,从理论、情感及实践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对党、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师资方面,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教学、实践指导以及辅导员组织活动、召开班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媒介方面,当前高职院校除了通过利用传统的教育媒介,如校园纸质传媒、校园广电传媒、橱窗、报栏等进行思想传播和宣传教育之外,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收发信息更便捷的新媒体手段,如微博、微信的新闻推送、要闻转发等宣传教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欢迎;教育对象方面,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选择且乐于接受依托手机、电脑网络等新媒体途径浏览新闻资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但部分学生“稍加考虑”或“从不考虑”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的传播价值或影响。
个人意识形态的形成,源于社会存在,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关,同时会受到个人思维能力、生存环境、获取信息、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成长经历和生活圈子的相似性,在其群体的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立足当前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前的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虽然贯穿并渗透于高职教育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却缺少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往往更侧重于通过正面宣传、负面价等方式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判断和认知加以引导;新媒体在为高职院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同时,也对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人还利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优势,借助 “公共知识分子” “维权律师”等 大 V 身份,操纵社会热点问题,散播一些反党反政府社会言论,煽动学生对社会制度的不满情绪;新媒体环境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单一、固化的情绪宣泄、诉求表达形式,也打破了学生因时空、地域限制而无法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由于新媒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极易使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双重身份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自律和管理,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变得难以把控……这些都清晰地反映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亟待加强和解决的问题和隐忧。
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贯彻和落实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梦想的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一意识形态教育平台,立足于当前高职学生思想多元化、自主意识强、自控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客观分析和总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创设和净化高职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教育环境,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的时代感召力和吸引力,从思想上筑起抵御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围墙。
新媒体的运用和普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丰富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物质工作工具和条件,也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带来了思维方式、工作成效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利用新媒体手段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活动,将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式教育”。如何能够更加巧妙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面,就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力量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对高职学生而言,网络文化是一种集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多元性为一体的文化,网络中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对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影响越发激烈、影响深远。因此,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利用网络对学生开展党团组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发布、网络管理当中,并通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资源库,着力探寻和开辟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高职学生吸收网络营养,增强他们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培养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意识形态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重大改变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的传播,对开展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当前,在新媒体影响的驱动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加深高职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群体对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又能在统筹把握高职学生群体精神世界和谐稳定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与物质需求的均衡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给予的有待解决的难题所在。因此,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客观整理和分析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净化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态环境,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等方面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总体形势和发展规律,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2]张骥,程新英.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2).
[3]吴倩倩.从意识形态特征探究高职学生价值观培育途径[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6).
[4]颜广明,王猛.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4).
2019—10—12
①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优化研究》(CJF16038)的成果。
曾馨(1987—),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G718.5
A
1673-4564(2020)01-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