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赞亚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310053 2 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医共体 浙江 宁波315500
本文观察分析了穴位敷贴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老年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2016 年3 月~2018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ECOPD 患者136 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其中,研究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60~84岁,平均66.86±5.13岁;病程2~6天,平均3.86±0.71天。对照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60~83 岁,平均66.81±5.06 岁;病程1~7 天,平均3.89±0.73 天。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AECOPD 的标准。中医诊断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2]痰热壅肺型的标准:①咳嗽或喘息;②痰多,白色黏稠或黄痰,难以咳出;③发热,口渴,喜冷饮;④大便干结;⑤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同时具备①②以及③④⑤中的任意2 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0~60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4 排除标准:COPD 稳定期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免疫、精神及造血系统疾病;过敏体质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吸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以及祛痰药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及加味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如下:石膏24g,鱼腥草20g,黄芩、瓜蒌、百部、地龙、炙桑白皮、杏仁、当归、桃仁、半夏、款冬花、桔梗各10g,枇杷叶、贝母各15g,麻黄12g,甘草9g。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2 次服用。穴位敷贴:取穴为天突、肺俞、脾俞、肾俞,将黄芪、炙麻黄、杏仁、贝母、雪莲各10g,桑白皮20g,细辛2g 碾成细粉,用生姜汁搅拌均匀,放置于脱敏膏药上,每次敷贴4h,每日1 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
1.6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以及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
1.7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临床疗效:治愈为患者的肺部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肺部干、湿罗音显著减少;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肺部干、湿罗音有所减少;无效为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未见改善,或是加重。
1.8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 进行数据处理,定性与定量资料的比较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PEF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肺功能指标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68例)对照组(68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52.07±6.59 75.63±8.05▲△52.18±6.37 64.44±7.11▲FEV1/FVC(%)53.57±6.58 77.93±9.08▲△54.08±6.61 68.55±8.82▲PEF(L/min)4.26±1.05 7.64±1.81▲△4.28±1.02 5.85±1.4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CRP、TNF-α以及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上述血清炎症因子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68例)对照组(68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mg/L)18.94±3.61 6.43±1.65▲△18.98±3.72 8.97±1.74▲TNF-α(ng/L)12.57±2.31 5.13±1.25▲△12.58±2.22 7.94±1.48▲IL-8(U/L)15.76±3.15 7.24±1.77▲△15.69±3.12 11.35±2.13▲
COPD 可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证”范畴。COPD 的发病主要以本虚为主,患者多年老体弱,咳嗽、气喘反复发作,肺失宣肃,气机不利,伤及肺脏,日久累及肾脏,引起肺肾亏虚,宿痰着肺,痰湿阻滞气道[4]。一旦受到外邪入侵时,痰瘀阻滞进一步加重,影响肺脏气机通畅和气血的生成,从而加重肺肾虚损。因此需要采用清热化痰、解毒祛瘀的治疗措施,并辅以补肺益肾、补中益气等,起到标本兼顾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内病外治”可以通过体表特定的穴位刺激,直达病所,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理论基础为中医经络学,与人体吸收外部能量有关,可通过生物波反馈,通过外治实现对治疗药物的吸收、渗透等,治疗COPD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特定穴位上贴敷药物,可以发挥穴位刺激与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避免了口服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这一环节,且对人体内环境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且价格低廉。本研究采用黄芪、炙麻黄等药物贴敷天突、肺俞等穴位,可以起到清热祛痰、宣肺平喘之功效,有效调理肺脏功能,起到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肺热咳喘患者的治疗。方中君药为麻黄、石膏,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石膏清肺泄热平喘,两药合用,起到宣肺泄热的作用;臣药为杏仁,起到降肺气,止咳喘的作用;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贝母化痰止咳;黄芩、枇杷叶、地龙可以辅助麻黄、石膏起到清肺平喘的作用;桃仁、当归降肺气、活血化瘀;桔梗、百部、款冬花止咳、祛痰、宣肺;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瓜蒌、半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桑白皮能够清热平喘;甘草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具有清热宣肺平喘之功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明显,提示采用穴位敷贴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COPD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与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机体恢复。TNF-α 是由巨噬细胞分泌而形成的小分子蛋白,可以促进炎症细胞聚集和浸润,其在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损伤中担任重要的角色。CRP 是反应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水平重要的指标之一,且其浓度水平的含量与炎症反应程度成正比。IL-8 是白细胞趋化因子,能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变形,造成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气流阻塞。因此,通过检测患者血清CRP、TNFα 以及IL-8 水平有助于准确评价炎症状态。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CRP、TNF-α 以及IL-8 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穴位敷贴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有助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穴位敷贴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老年痰热壅肺型AECOPD 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