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小组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20-02-22 22:47钱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5期
关键词:细则组员劳动

钱岚

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班级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管理的引导者,如何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进行“班级管理小组化建设”,成为笔者思考的问题。

一、组建小组,打造个性文化聚众心

小组作为班级管理的基本团体,需要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组织纪律和心理的凝聚力。如何在小组成立之初,增强小组成员间的依赖性,笔者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1.推选组长凝聚小组力量

作为一个新组建的集体,需要有一个领袖级人物来团结组员。组长作为小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小组的灵魂人物,在小组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组长必须具有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榜样性。

组长需要协调安排小组工作,并在班级活动中起发动和统率作用。因此组长必须由组员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民主选举的作用在于增强组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以后组长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管理起重要作用。

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班主任给予组长足够多的权力,让组长具有现场处理的能力。并且定期召开组长会议,进行培训,提高组长的管理效率及管理能力。

2.确定组名树立奋斗目标

组长确定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小组名称,奋斗目标等小组文化。这是组成新集体后组员们第一次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商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小组产生兴趣和关心,也给了他们磨合的平台。学生用他们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构建小组独特的,相互认同的小组文化。例如:

组名:seven percent(百分之七)

组名诠释:我们班是一个百分号,我们组就是“七”。百分之七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但是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坚持不懈,发愤图强。我们不一定是50个人里最优秀的,但我们要做50个人里最努力的。

小组誓言:珍惜时光,珍惜彼此,勇往直前,不负年少!

3.明确分工培养劳动意识

“劳,勤也”。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不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价值观。通过小组劳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形成对劳动的崇敬之情和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根据“人人有权利,人人有义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任务”的原则,要求每一个组员在劳动方面都担任相应的任务。参加集体劳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罗列需要完成的班级劳动工作,例如扫地、排自行车、擦黑板等。采用组员自行认领和组长协调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组员人人都有一项劳动工作。每周各小组轮流值日。做到组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通过以上举措帮助小组进行小组建设,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找到合适的角色,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个体的尊严和自信,也产生对小组的归属感。自发建立的和谐同伴关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责任担当和服务他人的意识,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组织评比,构建竞争机制促发展

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群体都存在一定的规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通过研究发现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对人们的认知行为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为保障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开展小组评比,形成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教育。

1.制定细则

首先班主任作为制度建设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根据中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及班级实际情况,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小组评比细则的纲要和框架。

其次在框架的引导下,具体细则内容则由组长和组员共同商议,由学生根据对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期待,提出要求。经过筛选和整合,由各组长汇总成文制成公约,形成制度。

最后小组评比的细则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如果通过一段时间有些要求已经内化为良好的习惯,就可以把它删除。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及时补充,让小组评分细则不断更进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最大限度地与学生實际情况相符合。所制定的细则具有通用性,兼顾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某些人。由学生自行制定的细则是他们认可和期望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减少异议且具有最强的约束。

在细则执行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确立规范意识,维护制度的权威,保障学生的行为标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量化考核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追求自我实现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进行小组评比,激发潜力,满足学生被认可的成长需要。

以考核为引导,利用小组评比细则的刚性纪律要求来确立制度意识。学生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同时关注小组整体的发展,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周进行分数汇总,进行量化考核。根据组员得分高低及平常表现,各小组首先进行内部评比,每个小组每周评比“最佳个人”“最佳进步”两个奖项。个人荣誉的评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除了个人评比之外,还有小组集体评比。组员个人分值相加累计,分值最高的小组被评为“最佳小组”,获得流动红旗。“最佳小组”的组长自动成为“最佳组长”。

3.落实评比

考核后,在班会课上进行颁奖。通过颁奖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向上的精神,展示着学生奋发向上自信的精神状态,并且互相激励积极进取。由各组长为组员颁发奖状。获奖的小组成员可以与组长或者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拍照留念。虽然只是一张奖状,一张照片,一面流动红旗,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自豪感。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团体是一个动力,团体的本质在于其各成员间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一个良好的,有生命力的且具有较强内聚性的团体,可以防止团体分裂,并且促进团体的发展。通过小组建设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打造自主、合作、竞争的班级德育特色。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细则组员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热爱劳动
新规视野下我国网约车规制探究
欺诈上市的先行赔付制度探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城郊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