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0-02-22 12:21刘敏李方杰王占勇
科技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金属材料课程思政育人

刘敏 李方杰 王占勇

摘 要: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本文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和专业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了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系统讨论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和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路径,科学制定了与符合教学目标和育人目的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金属材料;课程思政;育人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次年9月,教高〔2018〕2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在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顺应改革趋势,各大学科专业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形式和载体、方法和路径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丰富的实践[1,2]。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是以金属热处理原理为基础,以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和应用为主要内容,面向冶金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金属材料方向)、材料成型类、焊接类、机械制造类和汽车类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应用的范围很广。该课程主要以钢的热处理原理为重点,阐述了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相变原理,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变化对性能产生的影响,全面介绍了正火、退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制度及其在钢铁和其他有色金属材料开发和设计中的应用。该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热处理过程发生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将运用于热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不同工况条件的金属选材。本课程涉及的各类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在国防军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较强的思政背景,开展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将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企业责任和工匠精神的工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

本课程的教学现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偏重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式教学较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对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价值观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较为欠缺。在以往的材料专业教学实践和改革中,侧重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的调整和优化,未能将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衔接起来或贯穿起来[3,4]。主要表现是,有的未能将课程教学提高到育人的高度;有的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实效欠佳;有的对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植入生硬,适得其反;有的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因此,对该课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进行充分地挖掘、系统地梳理和科学地设计是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育人功能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之前的课程教学重点是关于热处理原理部分的理论教学,课程目标更多强调的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如掌握奥氏体化、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和回火转变过程中成分、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能够正确应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制定热处理工艺,掌握钢的合金化基础,区分常用工程材料的牌号、性能和用途[4]。开展该课程的思政建设,首先应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在绪论部分,通过展示古代金属文物和现代金属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以铜和铁作为时代标志的金属材料,蕴含着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在热处理原理和工艺部分,关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含着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是科学理论的范畴;关于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和使用安全性的影响,蕴含着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在工业用钢部分,关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和各类工业用钢的特点与应用,包含着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行业产业的使命追求和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有色金属材料部分,结合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现状、技术水平、环保压力和生产能力,可引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总之,本课程丰富的思政元素将为专业育人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二)正确融入思政元素,科学实施课程思政育人

把从课程中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正确融入课程教学,使之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又有利于育人作用的实现。在此过程中,既要避免过于肤浅,缺乏深度,造成思政育人效果不佳;又要避免过度延伸,植入生硬,导致偏离课程内容和目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要注重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既要通过教师讲授融入,也要通过师生互动融入,还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融入。在本课程思政建设中,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对思政元素的主动融入和主动吸收。具体的做法是,以“新时代金属材料的价值与使命”为主题,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分组专题调研和PPT汇报(表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主动融入思政元素,有效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三)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努力实现综合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仅能实现对课程知识和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育人目标达成效果的评价。完整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应包含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而且应该包含相对应的考核体系。本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努力实现知识授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基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建立多维度、多指标、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表2),既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又考查课程思政育人和价值引领的效果。

三、结语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发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充分地融入和科学地实施到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化考核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教学与育人结合、贯通、统一起来,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行业使命和精湛技术的金属材料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4):45.

[3]艾云龙,华小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143-145.

[4]姜巍,丛山.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9(7):32.

作者简介:刘敏(1990-),男,江西萍乡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先进钢铁材料和高熵合金;李方杰(1990-),女,安徽宿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钢铁冶金技术和高熵合金;王占勇(1976-),男,河北衡水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非晶合金、磁性材料和二维材料。

猜你喜欢
金属材料课程思政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好高中无机化学对学习金属材料的作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技术展望
一种耐磨陶瓷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