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华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254)
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工作客观需要,是贯彻和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必然要求。量化指标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法是现阶段实现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实现精准资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手段。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于2017年出台《关于应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的通知》(闽教助中心〔2017〕10号)文件,开始在全省高校全面实行量化指标体系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法。经过三年工作实践,形成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良好的认定工作机制。本文结合福建省某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具体的工作实践,探析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存在不足和问题,并就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如何助力精准资助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建议。
2019 年3 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教政法函〔2019〕2号)文件提出“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提供材料标准不一,出现宽化、泛化现象。辅导员和系院学生资助工作者审核任务更加繁重,审核标准要求更高,这也给学生资助队伍业务能力提升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福建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福建助学APP3.0在1.0版本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对班级测评模块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迈上新台阶。但开发时间仓促以及未充分验证,也存在着系统兼容性乏力和适用性不足等问题。例如:学生手机号未能全部覆盖,个别学生无法注册;服务器无法满足大批量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班级评议成员民主测评的系统应用不完善。
目前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兜底对象识别主要靠信息系统比对来实现。福建省兜底对象比对信息主要靠福建省建档立卡等系统实现。福建省建档立卡等系统主要实现对于福建省省内学生的比对。福建省外兜底对象学生主要靠全国学生资助系统比对后下发至各高校系统。福建省建档立卡等系统对于识别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学生等兜底对象具有方便、快捷、易操作的优点。但也存在系统识别的数据源不完善带来精准度不足问题。
福建省从2017年开始应用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经过三年尝试和探索,已经在全省各高校全部使用。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和班级、系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及学院各个认定机构职能和工作权责了重新定位,与传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有较大变化。由于认定体系推广时间比较短,具体实践还不够充分,所以也出现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各方面协调组织协调不足,沟通交流不够等问题。
根据对高校贫困学生困难认定体系应用现状分析,本研究认为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学生困难认定体系应用。
1.以时间为期限,把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证明材料时效关。实践证明,学生提供佐证材料同等类型情况下距离认定时间越近,对于学生家庭经济影响就越多。学生提供佐证材料距离认定时间越远,对于学生家庭经济影响就越少。因此只有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指标中具体时间期限为准绳,严格核查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证明材料时间有效性,才能为实现精准认定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兜底对象中低保类型,变动较为频繁,只有根据民政部门提供年检记录或近期证明材料,才能确认其是否符合兜底对象要求,进而实现精准认定。
2.以类别为模块,把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证明材料尺度关。家庭经济量化测评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申请认定学生主要围绕家庭经济因素、特殊群体因素、突发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学生消费情况、其他影响六个方面因素提供相应佐证材料。要实现精准认定,首先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佐证材料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让学生提供的佐证材料与量化测评的具体指标中涉及的数据标准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以大数据分析为刻度,衡量每位学生量化测评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实现精准认定。
3.构建可溯源机制,把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证明材料真实关。构建可溯源机制就是辅导员、系院、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扶贫办、民政办、残联等有关部门建立定期沟通和反馈桥梁,通过电话确认、函询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打造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工作格局。构建可溯源工作机制,针对量化认定过程中的学生提供的佐证材料和承诺的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性做具体论证为实现精准认定提供坚强保障。
家庭经济困难量化测评系统是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平台和载体,是完成学生资助工作技术核心。只有完善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系统各项功能,优化系统平台使用服务,充分贴近学生、辅导员、系院学生资助工作负责人、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部门实际需求,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立足角色定位,开发角色操作视频,打造人性化平台。根据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的不同角色,分别录制申请认定学生、班级评议成员、辅导员、系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角色操作视频。让系统使用不同角色能够熟悉相应的角色操作步骤和流程,运用系统虚拟仿真操作环境演练,全面推进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系统使用普及率与知晓率,减少因系统操作失误而影响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结果现象。
2.开通咨询热线,做好系统应用服务,打造服务化平台。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应在各个高校开通技术咨询点或咨询热线服务,综合运用线上和线下及时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量化系统使用中遇到各类技术问题,确保家庭经济情况量化认定系统与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无缝对接,解决系统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3.优化平台设计,严格论证系统应用可行性,打造标准化平台。要实现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高效、精准、平稳实施,标准化系统平台至关重要。打造标准化的平台首先要在整体架构和模块化设计上反复论证,不断优化,注重测评用户使用细节感受。其次是强化系统峰值和峰谷测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整合,实现系统平台平稳有序运作。再次是聚焦系统使用安全性,构建各类平台用户安全网。学生在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较多学生的个人以及家庭情况隐私。因此要建立信息使用分级责任制,确保账号专人专用,杜绝账号和密码泄露。建立健全系统信息导出管理、流转、查阅机制和信息安全监控、预警体系,切实保障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的安全。
1.以学生信息为中心,构建规范统一精准的数据源采集。兜底对象资助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点,也是打赢教育扶贫攻坚的关键。能否在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确保兜底对象得到应助尽助,精准识别比对是前提。当前兜底对象数据来源涉及政府扶贫办、民政办、残联等部门,各部门兜底对象数据源采集对象、采集范围,采集时间标准不一,给高校兜底对象精准比对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只有统一各部门数据源采集标准口径,建立以在校学生基本信息为中心的数据采集标准,学校学生部门的信息比对工作才能做到精准、有效识别。
2.打通部门区域界限,及时共享和下发兜底对象名单。在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减轻高校的调查成本”。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坚持一盘棋思想,打破地方区域和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瓶颈,建立起全领域的信息交流共享网,并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合理时间内予以下发兜底对象学生名单,减轻基层一线学生资助队伍的工作负担,实现“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良好工作局面。
3.建立兜底对象比对识别受助双向反馈机制。在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学生群体中兜底对象识别和比对工作还应该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定期的双向反馈机制。高校应该把每学年比对识别出的兜底对象学生名单和类型及时反馈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针对高校识别遗漏对象,应及时予以提醒和告知,共同确保兜底对象资助工作一个不漏、应助尽助。
1.强化各级认定机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目前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已经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广泛应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已经深刻变化,认定标准更加严格,认定操作更趋专业,锻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势在必行。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业务培训,是提升整支队伍业务素质最有效手段。业务能力培训不仅要涵盖文件精神及政策解读、系统操作应用、指标审核技巧、证明材料核查等方面,而且要在各类办公软件工具使用方面下功夫。
2.细化认定机构工作权责,进一步明确在量化测评认定工作定位。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定性认定评价向认定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方法转变,必然促使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各级机构职能和权责定位进行调整和重塑。只有重新审视高校各级认定机构在精准认定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完善量化测评顶层设计,细化和明确层级工作权责,确保各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构履职尽职,有效有力作为。
3.协调认定各方参与,进一步确保工作顺畅平稳开展。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中应该坚持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二级学院、班级“四级协同”认定工作机制,实现认定工作有序推进、认定环节有机衔接、认定流程有效贯通,形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工作局面,切实提高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已经成为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趋势和主流,是精准资助工作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举措。因此只有正视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应用问题和不足,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实践中不断磨合,不断改进,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体系才能真正适应精准认定工作,进而助力精准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