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健
(甘肃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人口大量外流到城镇,农村人口“空心化”和留守问题成为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乡村文化也日渐式微。乡村文化振兴已成为当前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学者对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物质发展层面,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乡村振兴我们不能仅仅把视角集中在乡村经济发展上,文化振兴同等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我们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通过查阅相关乡村文化振兴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是从问题出发提出对策和建议,很少有学者以农村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从乡村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分析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乡村文化提升路径,为我国乡村振兴做出有益贡献。
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同年12 月,习近平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习近平的一系列讲话都说明了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村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依据。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其理论意义之外,也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国家,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想提高中国人民整体的幸福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将发展的视角从城市逐渐向农村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农村交通更加便利,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实,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以满足,全面促进我国尽快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指的是一个社群或者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体系的总称。”[3]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乡村文化的内涵研究相对较少,对“乡村文化”的内涵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最初相对简单的“两分说”“三分说”,发展到后来对乡村文化深层次理解的“文化三维共建模式”等。本文对以上几种学说分开进行详细叙述,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私性文化”这一概念加入到乡村文化研究之中,以期对乡村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
学者赵旭东认为: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形成的以农民为文化主体,以乡村价值观念、乡规民俗、社会心理、知识体系等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群体化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乡村文化体现了乡村村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独特的人际交往模式,为村民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提供了内在基础[4]。这种对于乡村文化内涵的解释建立在抽象和实体两个层面,因此也称为乡村文化“两分说”。对于“两分说”我们可以从作者对乡村文化的进一步解释中得到更深的理解,作者认为乡村文化有别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侧重于体现乡村文化意境的元素,如村貌农舍、红白喜事、庙会祭祀、地方戏曲、传统艺术、传说谚语、民间禁忌等。有其抽象性和实体性两个层面,抽象性表现为一些无法直接观察的文化内容,例如农民的集体诉求,人们之间约定俗成的交往原则,在社会伦理道德之下形成的农村社会成员集体遵守的行为准则等等。实体性是指广大农民为了表现某些价值文化信仰,所形成的实体性文化符号,诸如民风民俗、典章制度,以及特定器物等。这种对于乡村文化的理解是我们对于乡村文化内涵最简单的理解,其对于乡村文化内容的划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混乱性,局限性表现为其学说对于乡村文化内容并没有完全涵盖,诸如农民信仰和价值追求等并没有涉及。混乱性表现为抽象性和实体性的划分会让人产生歧义,例如“民风民俗”这一概念,在其学说中被划分为有形的物质层面,民风民俗体现在“乡规”和“民约”具体条例上,我们可以认为其具有实体性,但体现在伦理道德层面却具有其抽象性,虽然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意义,但是具体来讲,对于乡村文化的分类过于笼统。达不到指导乡村文化建设实践的作用。
学者胡映兰认为:乡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总称。乡村文化可以从表层、深层和意义结构由浅到深进行分类,任何一种文化按照这种划分标准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表现文化三种。乡村物质文化是以乡村物质为文化载体,通过乡村自然景色、建筑风格和劳作方式等体现出来。乡村规范性文化以乡村价值规范为文化载体,通过社会风俗、舆论等形式表现出来,乡村表现性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范围来理解,狭义的乡村表现文化主要指通过乡村语言、姿势、图像、音调等体现的纯粹文化形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乡村表现文化不仅包括纯粹的文化表现形式,还包括物质表现文化和行为表现文化,如传统农耕文化、乡村节日民俗以及传统农村手工艺等[5]。具体而言,乡村文化“三分说”主要指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物质文化、乡村规范文化、乡村表现文化三种。其对于乡村文化内涵的解析比之前“二分说”有了很大的进步,综合考虑了文化内涵的多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内涵有其独到的理解和认识。从认识角度来看,“三分说”理论对乡村文化从表层、深层和意义结构进行逐步深入的认识,但是其内容理解起来晦涩难懂,尤其是表现文化,而且对于乡村文化的分类也存在一定的范围交叉。还需进一步完善从基础上对文化内涵进行重新认识。
张良认为:乡村文化可以分为实体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信仰性文化三种。实体性文化是指在农村特有的生活环境下所形成的、由农民参与的具有乡土性质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包含乡村文化活动、乡村文化设施以及乡村文化组织等内容。规范性文化是指在乡村社区当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一整套公共规则、村规民约、价值舆论、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其目的是为了使得乡村更具有秩序性。信仰性文化是乡村文化中最高层次的文化,它表现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仰,也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最本质思考。三种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组成了乡村文化的全部内容[6]。对于信仰性文化可以从价值信仰和宗教信仰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它在价值信仰方面表现为农民对于自己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是关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认识,是农民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与基本坚持;它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为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延续生命的意义。价值信仰和宗教信仰二者共同关心的都是如何将有限的生命转化成无限的人生意义[7]。乡村文化三维共建模式是我国学者目前对乡村文化内涵解析最全面的理论,其中实体性文化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公共文化组织三个方面,就公共文化而言其具体包含了庙会、宗教活动(祭祀、修族谱等)、放电影、唱戏、花灯舞龙、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活动。公共设施主要包含了村庄图书馆、公共文化活动室(活动中心)、公共体育设施、文化活动广场、大礼堂、祠堂、寺庙、关公庙等。公共文化组织是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基础,它可以将各种本土性的文化精英和优秀的外来文化人才有机地聚合在一起,有效地组织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是农村实体性文化的重要组织载体。规范性文化包含家庭层面和社会道德层面两个层次。信仰性文化是乡村文化最高层次的存在,其内容包含价值信仰和宗教信仰两个层次。“乡村文化三维共建学说”其逻辑性和分类都很完善。分类过程中实体性、规范性和信仰性三个层面无重叠内容,条理清晰,读者也易于理解。
“私”性文化是近些年来被人们提及的较多的一个概念,简单的来说“私”性文化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文化形式,其主要通过科技媒体手段向人们传递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最常见的传播的手段主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手机、电脑等。其传播内容包含古今中外、经济政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网络的不断普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手机电脑越来越常见。现阶段农民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无论是农村实体性文化、规范性文化还是价值信仰文化都受到这些外来入侵文化的影响,甚至通过不断地向农民输入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念,使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不断侵蚀,导致乡村文化日渐式微。
综合前文对于乡村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乡村文化根据层次关系进行总结。总的来说乡村文化共包含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乡村实体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信仰性文化三种。信仰性文化居于乡村文化核心地位,对形成何种乡村文化体系起着决定性作用,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都是由信仰性文化所决定的,如果没有一套价值信仰体系作为乡村文化核心支撑,社会道德和乡规民约等规范性文化就建立不起来,实体文化就无从谈起,在信息不发达的时期,我国乡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乡村文化以历史价值信仰传承为基础,由内向外拓展形成了乡村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稳定的乡村文化体系,但是这种稳定的乡村文化体系却随着我国社会变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且随着科技网络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外部文化通过传播媒介进入我国乡村社会,“私”性文化成为现阶段研究我国乡村文化不可忽略的重要文化因素,网络的力量的是巨大的,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在乡村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改变原有传统文化信仰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新一代农民价值信仰体系的形成,“私”性文化对传统文化信仰的侵蚀导致我国目前稳定的乡村文化体系遭到破坏,在信息发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由于长期受到乡村外部“私”性文化的影响,正在失去对传统文化信仰的传承,慢慢呈现出信仰薄弱的无序状态,乡村文化信仰体系一代代的缺失,也导致了我国乡村文化日渐式微的尴尬局面。
从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文化振兴也日渐被人们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实体性文化”方面,诸如村庄图书馆、公共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在不断地稳步提高。但是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建设过分重视了实体层面,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的其它层面,直接阻碍了乡村文化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乡村文化内涵出发全面分析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困境。
乡村实体性文化是乡村文化的实体性表现形式,包含乡村文化活动(祭祀、庙会)、乡村文化设施(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活动室)、乡村文化组织等方面。“实体性文化”是我们常规意义上乡村文化的主要形态,是乡村信仰性文化和规范性文化剧场化再现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也是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结合张良对湖北、安徽两省共计八个县的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目前乡村实体性文化呈现出日渐式微的趋势,参加过庙会、祭祀等传统乡村文化活动的调查者占比不足全部被调查者的30%,拥有基础文化设施诸如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活动室的被调查者占比刚刚达到全部被调查者的30%,其它基础文化设施如公共体育设施、文化活动广场拥有率为20%,而大礼堂、寺庙、祠堂等的拥有率仅为10%。有接近53%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村根本没有乡村文化组织,通过这些调查可以发现我国乡村实体性文化发展也面临发展缓慢的困境。乡村文化组织是农民群体相互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它起着将分散的个体聚在一起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文化组织体系缺乏导致个体找不到可以相互依赖的组织体系,乡村文化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乡村文化组织为乡村规范性文化,信仰性文化外在化表达也起到了“扬声器”的作用。
规范性乡村文化可以从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两个层面来进行理解。家庭伦理规范性文化用来指导和规范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主要包括婚姻伦理、传统孝道伦理等。社会伦理道德用来规范一个村庄所有家庭和成员之间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村规民约、公共舆论等。规范性文化实际上是乡村信仰性文化在村庄日常生产生活、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方面的具体化、情景化和外在化,农民正是通过道德、舆论规范自己的言行,体现着自己的价值信仰[8]。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程度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农民工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追求更好的生活,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导致农村人口空心化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尖锐。伴随而来的是传统家庭伦理和乡村社会伦理的不断衰落,乡村规范性文化其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导致乡规民约、孝道伦理变成了无根的浮萍,其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实际的作用,因此农村人口空心化是导致规范性乡村文化日渐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年轻一辈外出打工的现状下,坚守和维护乡村规范性文化的任务就落在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这两类人群身上,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传统伦理道德意识欠缺、劳动强度大、老人身体弱等原因这两类人群对乡村规范性文化的维护与发展也就显得力不从心。
信仰性文化居于文化最高层次,对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信仰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对于人生意义的最高思考,而一旦农民缺乏信仰就会导致乡村文化体系崩塌,乡村文化建设就会面临无所依靠的窘境,因此信仰建设是“铸魂”过程,没有灵魂的乡村文化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目前我国乡村普遍缺乏信仰,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很多民间传统文化信仰被标上了落后、封建的标签,被社会主流文化所淘汰。乡村传统文化信仰被抛弃之后,新的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来,加之城市文化通过外出打工人群传入乡村,乡村传统文化就更加趋于边缘化,更甚的是诸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在我国农村也越来越普及,传统信仰文化被外来文化所掩盖,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之地,而现阶段在各种压力之下早已千疮百孔。因此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重新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信仰以供农民进行遵守,诸如汲取我国几千历史文化精髓而形成的儒家文化信仰以及耕读文化信仰等传统优秀文化信仰。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信仰很少被重视,更不要提被置于发展首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通过农村务工人员和手机、电视等媒体源源不断地流入农村,当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输入文化相互碰撞之后,便形成了乡村文化信仰的几种存在。首先是乡村外部文化泛滥导致一部分人无所信仰,其次是外来宗教信仰如基督教等在我国乡村大行其道。文化总是需要传承才能得以存在,新一代农民是我国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新一代农民由于社会变迁和信息网络的普及正在逐渐失去传统文化信仰,传统文化信仰的丢失导致了农村文化体系的全盘崩塌,如何重新让传统文化信仰发光发热,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电视机成为农民家庭中普通的家用电器,看电视成为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电视下乡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电视机在农村普及的过程,正是乡村社会公共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式微的过程,电视下乡填补了乡村社会公共文化娱乐活动萎缩所留下的空白[9]。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也都实现了网络的覆盖,虽然电脑的普及程度还相对较慢,但是手机和电视的普及却日新月异。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拥有手机和电视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农村地区的人们接收信息最重要的媒介便是手机和电视,手机和电视将其它文化源源不断的输入农村地区,现阶段我国农民所接触的外来输入文化比信息不发达之前有了巨大的提高,各种“浮躁”“世俗”的文化信息充斥在农村内部,让人眼花缭乱。外来文化导致传统文化的价值大打折扣,传统农耕文化、儒家文化被市场经济理性文化侵蚀殆尽,在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互帮互助,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场景在利益第一位的今天很难再看到,甚至一起生活几十年的邻居,会因为一个墙角问题而大打出手,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三尺巷”那样的道德文化早已被埋没,不再被人传承和弘扬。“私”性文化的泛滥对农村个体的影响极为深远,农村低俗婚闹、高价彩礼、邻里互相攀比、骗婚等现象在现阶段农村地区也很常见,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简简单单的农村发展问题,恰恰相反这些问题的普遍产生说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面临重大危机。“私”性文化泛滥对农村地区信仰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实体性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难以想象的恶劣影响。
农民信仰缺失是导致乡村文化发展受阻的最关键原因,信仰性文化居于乡村文化核心地位,一旦信仰性文化得以确立,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就会围绕信仰性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而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普遍存在信仰性文化缺失的问题,重新树立乡村价值信仰体系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长久以来有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乡村信仰性文化需要重新回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答案,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儒家孝道文化为文化信仰的国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地区被忽视。乡村文化不断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失去了原本的信仰规范作用,使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们无所适从,现阶段要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必须要充分挖掘传统儒家孝道文化以及耕读文化。由政府牵头国家多部门合作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炼,然后内化为乡村文化信仰,使农村居民能够重新认识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将其当作毕生的信仰价值追求。只有重视乡村信仰性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体系才不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日益衰退。努力使新一代农民重新树立起优秀传统文化信仰,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才能重新繁荣,可以相信只要信仰性文化体系在我们乡村社会重新得以确立,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建设便会顺利展开,因为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都是以信仰性文化为核心的具体化外在表现形式。
文化离开了“人”这个关键因素,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乡村文化发展也一样,无论实体性、规范性还是信仰性文化都是在表达农民对文化的诉求,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离不开农民这个主体。我国乡村目前面临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到城市,其中自然也包括很多农村精英人才。这种外流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留下的只有老人、妇女、孩子这三类人群,这三类人群由于自身的各种限制很难担任乡村文化建设的任务,农村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需要一大批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参与乡村建设,而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许多在外务工人员常年在外漂泊甚至定居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乡愁是每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对于故乡最深沉的记忆和爱,也有很多在外务工人员也日夜期盼能够回到故乡,而导致城市人口开始反向流入农村的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国家能制定各种惠农政策,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为愿意回乡建设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和相对富足的生活水平。只有“人”这个关键力量重新回流到农村,文化发展才能以人为基础进行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才算是真正有了活力,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差异较大,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充分挖掘本地经济发展优势,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集体种植发挥经济规模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了,在外务工人员才会真正感受到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才会愿意回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
乡村信仰性价值文化体系确立之后,就要围绕价值信仰体系对规范性和实体性文化进行重新构建,乡村文化组织作为将农村社区人群集合起来的媒介,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文化组织是发展乡村文化的专业部门,没有乡村文化组织,那么农村社区成员就会处于一种无序的散乱状态,无法形成一种整合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乡规民约等文化形式就会因为缺乏组织而无法正常开展,因此要发展乡村文化就必须建立乡村文化组织,乡村文化组织的建设要农村社区和国家政府两方面的共同扶持,国家和农村社区共同投入资金建立农村文化组织,由村民担任文化组织建设主体,国家承担监督和指导作用。文化组织可以承担个体无法独立实现的整体性功能,而且有了完善的农村文化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建设就会按照规范和标准有序展开,村民的自觉性和责任性才会被充分挖掘和激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洪流之中。乡村组织起着连接农民精神信仰和现实文化活动实体的枢纽作用,只有通过乡村文化组织,乡村信仰价值文化体系才能外化为公共文化活动等实体性文化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体将各种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农村地区,这些文化良莠不齐。一些功利性思想通过网络在农村地区大行其道,“私”性文化的泛滥无论对农村还是城市地区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不同之处在于,城市是这些文化产生的基础,其物质发展水平与这些功利性文化是相统一的,对于发达城市地区而言,这些文化的泛滥尚未造成严重影响,但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来说这些功利性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网络信息传播对于城市和农村地区而言是统一的,这些以城市为基础建立的文化可以自由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流动。这导致了农村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严重受到了城市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相互攀比、高价彩礼、低俗婚闹等社会丑陋现象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买房买车对于在城市居住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必要行为,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而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世世代代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能否在城里买房买车成了能不能结婚的必要条件。这种畸形文化传播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出现。农村人花了毕生积蓄甚至贷款在城市买房买车,但对于大部分以农耕为主的农民而言,经济基础显然无法支撑这些支出,而这种彰显是以牺牲自己基本生活为代价的。在车房文化的背后还孕育着高价彩礼的悲剧。所有这些不仅没起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甚至让本来就贫穷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功利性文化传播对农村地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国家应该认识到“私”性文化对农村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其对乡村传统信仰文化的侵蚀导致了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农村社会风气大不如前。因此国家文化部门需要对“私”性文化传播进行监管。这需要意识到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异,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宣扬正气,抵制恶俗信息。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一些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内容。让农民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我国传统优良文化产生自信,只有不断优化乡村外部文化环境,其对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也会越小,乡村文化体系就会更加趋于稳定,这对于我国乡村文化发展有重要帮助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0]正确认识乡村文化内涵是探究一切乡村文化问题的理论基础。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通过各种惠农政策使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步,重新树立乡村信仰价值体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乡村信仰性文化对发展乡村规范性文化、实体性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乡村文化组织起着将农村社区个体有机结合的作用,没有乡村文化组织,乡村价值信仰体系的外在化表现就会失去载体,规范化和实体性文化建设就无法实现,最后与农村经济基础不相适配的“私”性文化的泛滥,也在不断侵蚀着农村传统文化信仰,加速了现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崩塌,“私”性文化的扩张也影响了新一代农民信仰价值的形成,阻碍了新时代乡村文化体系的发展,因此乡村文化建设只有在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乡村信仰价值体系、乡村文化组织以及规范乡村外部文化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乡村文化进一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