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的自然与社会二重性
——基于区块链的唯物辩证法分析

2020-02-22 15:43李好笛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银山二者

文 李好笛(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430079)

内容提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后,在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二者的辩证统一的问题上便有了合理性的解决纲领。研究发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契合点,即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应该并且能够做到相互适应;自然与社会二重性与新近的区块链技术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与社会二者都必须放在同一维度下进行考虑,二者没有孰为中心一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不合理,势必会影响到自然环境的稳定,反之亦是如此,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只凭借经济或是自然二者中的任何“一驾马车”而稳步向前。未来应该要强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信息透明度和公开性,提升民众经济建设的参与感和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其实,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思想层面,我们应该积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三大规律,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作为切入,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以区块链思想作为借鉴蓝本,于社会和自然的二者对立中看到统一。唯物辩证法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区块链技术。在实践中,也应积极主动地成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在努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到对生态环境的“不隐瞒”,即是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去维持看似稳定的社会发展。可以说,这一理念就是唯物辩证法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要求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 “两点论与重点论”,并辅之以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的核心思想来客观地看待发展过程中的自然与社会这两驾马车的辩证关系。

二、相关研究综述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探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献,那么本文也将以与此话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基础和前提。

“环境”一词属于近代国外兴起的概念,当然它的概念外延在早期并不局限于生态环境层面,也被较多地运用到社会政治维度。早在18世纪,就有“三权分立”理论的提出者孟德斯鸠从文化等综合因素入手考察社会政治制度,其中,他着重强调了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法国唯物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爱尔维修更是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不过将其上升到哲学层面,并在随后广泛地应用于地理学中却是在19世纪下半叶。

目前,国内对于生态环境的唯物辩证法分析的研究文献较多。在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二者关系的研究方面,有的学者运用相关的理论模型,选取了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多项指标,提出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状态耦合度低”的观点[1],有的研究人员还通过研究“藏区农牧民行为”来提出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2]。大多数学者都是通过研究二者的辩证关系来切入,例如:李苗苗将二者看成是一种制约与协调的动态关系,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形成成本约束和有效激励[3];冯刚则将二者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博弈论”——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4];而吉红云则认为,现阶段有必要重新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正确认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确定二者的取舍和优先次序[5]。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还没有涉及到对于区块链思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后,在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二者的辩证统一的问题上便有了合理性的解决纲领。本文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作为背景,将区块链技术思想与中国的社会与自然二重性进行关联,并辅之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三大规律理论,对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研究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思想理论武器,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探究隐藏在生态环境中的“疑难杂症”,这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构建自身的世界观,去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普遍联系学说的方法论意义

生态环境是各个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单元,它蕴含了独立自主的关于其自身的联系。存在于其中的无论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人,都处于一个本身自在存在着的巨大的联系网络之中,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本性。在面对生态环境时,人类要积极地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其中的规律,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加以保护。深入了解其本身的、固有的联系,做好联系的维护者,并且充分地发挥自然界所赋予给人类自身的角色,妥善地处理好人类自身这一环节与自然界其他环节之间的联系。世界中的每一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就一事物而言,世界上的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就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而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够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就整个世界而言,它是由无限多样的各种事物、现象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类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人是不能够孤立地存在的,它和周围的动植物以及其他人是有着某种联系的。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改造等与其产生种种物质、能量交换的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地尊重彼此之间存在着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乎客观规律的物质生产活动。客观事物、现象之间是相互区别的,彼此也有着各自的确定的界限,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于不同之中发现相同——通过某种桥梁法则使得相异在某处求得相同。一沙一世界,人类同大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整体;人类可以通过身边的事物、现象甚至是人类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人类在改造着、影响着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改造、影响,甚至是反观、映射着我们人类。

联系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于事物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质言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要做到详细考察并尊重具体条件,要把握住不同种类的联系之间的合理区分,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够真正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讲,其真正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现象间所固有的联系。唯物辩证法中的普遍联系的学说是开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随着人类的历史由过去的区域性发展,进入到了现如今的全球性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全世界的普遍联系就成为一个可经验的事实。这不仅使人们的活动成为世界性的,而且生产、消费以及一切科学、文明的成果都成为世界性的,从而使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都能够消费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成果。同样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新时代的理念,它揭示出来的是人与自然之间本身固有的联系,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运用对于各项联系的考察经验,在尽力促进相关条件产生的同时,将自身投入到和谐共生的生态建设中来。

(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一种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不会固定在一个点上。发展包含着辩证的运动,投射于人类之上,则是从早期社会的原始性过渡到现在的文明阶段,生态环境也在逐渐地走向发展与保护两相结合的状态。

历史的车轮是向前的,世界的发展是演进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的生态观,是唯物辩证法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理念,它作为新时代生发的 “酵母”和维系者,必定应该也能够肩负起自身的职责。首先,在大力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兼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契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的,它长久以来融入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血脉之中,因此,它在时间上并非是后起之秀;其次,这一发展理念从理论形态上来看,并不是艰难晦涩的纯粹理论,而是脱胎于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根植于具有深厚实践土壤的真知灼见;再次,该理念从本质上来看,符合事物发展即生态环境的长久稳固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它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有着不言而喻的历史必然性,它克服了以往旧有理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忽视,突出了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生物界的竞争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理念的注入,以便维系其基本的存在状态和样式;同时,新近的事物不是不加批判地吸收,而是在经受了社会自身的洗礼后的二次新生,不合理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素被涤除殆尽;最后,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类有着独特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其理念也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满足这一特性。因此,这一新近的理念由于在客观上符合了唯物辩证法的新事物的所有优秀特质,它才能够正式接过发展社会的大旗,并在新时代尽情地挥舞。唯物辩证法不认为事物是既定、静止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挥,不断地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形态的转化,当然也包括它的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理论形态的既有历史,它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以相应的表现方式存在着,它固然是基于当前生态发展形势所做出的,但却不是当下既定的事物或者思想的机械组合,而是伴随着一个发展过程而逐渐成形的集合体。

(三)求同存异:两种发展观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关于世界状况怎么样的总观点,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者的交锋。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和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那么,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在本质上则是强调要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看待世界,尤其是对于当下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6]。因此,为了给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链的平衡贡献一份力量,继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面,我们就必须要正确对待和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唯物辩证的历史发展观:经济建设从早期的一味追求经济而忽视环保走向经济和生态两手抓的新时代。应该明白,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也并没有绝对的矛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存在着统一的结合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存在、变化和发展都是得益于矛盾,这一点广泛适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方方面面,矛盾也意味着永恒发展、无始无终和无限延伸,事物不息,矛盾不止。矛盾就是现实生活,对于困难的解决就是对于矛盾的克服。因此,科学的生态发展观应该是既承认事物内部有矛盾的存在,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以待解决,同时也要注意,在众多的情况中,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是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冲突的,经济的发展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来为其保驾护航,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包括现代化的科技人才和先进的环保技术。我们应该积极调动各项资源,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它们之间找到能够实现二者对立统一,到达和谐共生的途径和方法。

然而,鉴于研究维度是处在某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所以现今已有的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分析仅限于单纯的“自然”与“社会”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研究,而没有基于当下的区块链思想因素,从技术层面角度去考察“自然”与“社会”二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对于中国的自然与社会二重性的科学化把握。

四、由区块链来看生态环境建设的“三大规律”

(一)生态与经济的“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习唯物辩证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对立统一规律,树立矛盾观点,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此外,在面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时,我们要弄清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矛盾是什么,并找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之所在。我们需明白,在社会大发展的趋势下,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所表现出的“矛盾”其实是正常的,两者是人类社会的两个方面,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类社会这个 “体” 的两个“面”: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社会统一体中; 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双方还能够相互转化,同时,双方还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且具有相反的性质和趋势。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即在承认二者性质对立的前提下,努力地找到二者统一的契合点。那么对应在区块链思想上,我们可以说二者分别处于这一链条网上的两个 “纽结”位置,它们都是社会发展这个大信息源的两个共享者,它们运用着自己的方式去影响着对方和整个社会系统。

另外,重要的地方在于,我们要找到二者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及分清楚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相应矛盾的解决方法。那么,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维护“绿水青山”时,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什么呢?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7]。这便是最好的回答。总之,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工程、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等,真正地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左”的或者“右”的错误倾向的同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即是对一方面的重视从而导致对另一方面的忽视。在应对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需要同时兼顾二者这自然不必说,但更加关键的地方是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基于二者但又高于二者的重点,根据区块链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在面对社会发展时,自然和经济二者对于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存在片面强调一者而贬低另一者却依旧能够实现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质言之,经济过快的发展如果对于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因此,一旦社会发展状况出现了问题,从经济层面无法分析出原因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于自然环境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我们要发现这个认识论上的重点,同时也是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重点。

(二)认识质、量、度的意义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所谓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的重要性在于,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准确地认识质。因此,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此外,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这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因此,社会发展的区块链即是“度”的最好的“试金石”。在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中,我们知道,经济效益成为了发展程度优劣的中心化权威尺度,从而使得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度严重不足。运用区块链的思想能够有效增强经济发展状况监管的可控性,一旦经济发展过快,超过了社会本身的可承受性,在自然环境方面一定会有所表现,此时,我们便可以根据所引发的自然环境状况相应地去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如:依据检测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而适当地去减少化工行业的存有量,或是运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对于排放的废气进行二次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当然,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自然和社会二者不存在孰为中心一说,在社会发展这一大区块链中,甚至可以说二者都是中心,毕竟社会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中途可能会由于技术的不过关,思想的不全面而致使发展效果捉襟见肘、收效甚微。但正如信息的传递具有时效性一样,社会发展中的区块链的存在也会导致自然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需要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将“金山银山”看作是质变,而“绿水青山”看作是量变,我们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激变论”,即只追求“金山银山”,而放弃“绿水青山”,在两者关系上面上表现为“左”倾错误;“庸俗进化论”,只追求“绿水青山”,而放弃“金山银山”,在两者关系上表现为“右”倾错误。通过日常对于“绿水青山”进行维护,当这一量的积累到达了一个度时,便可以实现“金山银山”的“质变”——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环境保护好后能够从整体上推动经济的发展;相应地,“金山银山”的实现,也会为“绿水青山”的进一步地维护提供“空间”,包括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从而为新一阶段的绿水青山做好必要准备。

(三)生态文明观的“否定之否定”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能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即是一种“扬弃”的视角。“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即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生态文明观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它要求对于以往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旧有理论进行合理的 “扬弃”,在总结了一系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一个符合当下情况的合理观点。“绿水青山”在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过后,终于获得了其应有的存在地位,并且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时代定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充分肯定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明确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伟大事业中的战略地位[8]。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过程,其中将包含着不断地否定批判和肯定继承,只有这样,这种理论才具有时代性,才更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也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样地,针对社会发展状况做出区块链的思考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生态观在面对新的信息技术思潮影响下,所需作出改变的应有之义。其潜在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管理:如同信息技术的区块链,政府同样能够展示出自身的区块链模式,对于经济发展状况的监督不仅可以通过观察经济效益自身,而且更多地可以通过对于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合理监测,这样一来,无疑便扩大了社会发展这个大系统中的参与群体,而且将自然和社会二者也放到了同等地位去看待,二者虽然可能处于博弈过程中,但终归是一个“责任共同体”,在面对当下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做到很好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同时,将自然与社会平等待之,能够促进二者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因素的多元化格局。

五、启示与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攻坚战,自然与社会二者的关系也必将从对立、博弈而最终走向和谐、共生。研究发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契合点,即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应该并且能够做到相互适应; 自然与社会二重性与新近的区块链技术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与社会二者都必须放在同一维度下进行考虑,二者没有孰为中心一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不合理,势必会影响到自然环境的稳定,反之亦是如此,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只凭借经济或是自然二者中的任何“一驾马车”而稳步向前。区块链技术作为当下全球化浪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潮的 “应景产物”,它的出现正是唯物辩证法全面、运动和联系地看问题的生动写照,但也正因如此,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以及批判、否定的眼光势必要求我们绝不止步于此,因为,区块链技术毕竟也只是适合一定的历史背景的思想技术,它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所谓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有害信息” 的传播。诚然,区块链思想在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在发展地位上的平等,使得二者公开、公平地参与发展之中的同时,也使得某些不合理因素在其中“大行其道”,比如,在对于自然环境状况的监管过程中,出现了虚假记录、谎报等,过度批评或赞扬经济发展的先行情况,使得其信息发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从而也就失去了区块链欲将实现二者互联互动、合作共赢的初衷的意义。因此,关键点仍旧在于我们需要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合理运用:要进一步加快对于其技术的合理性创新,增强其可靠度;建立相应的信息筛选机制,并为此培养一大批的专业人才,对于各项发展状况的信息评估做一番选择,对其中符合要求的实行准入原则;明确各部门分工,整体寓于部分之中,自然和社会的衍生型要求我们做到各尽其责,同时也要防止“越俎代庖”的不合理性的现象产生;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民众的区块链技术思想的教育工作,做到正确、合理的使用,真正做到增强民众的社会参与感。

总之,我们要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指导下,按照绿色发展理论,树立生态发展的长远观、整体观和大局观。未来也应该要强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信息透明度和公开性,提升民众经济建设的参与感和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银山二者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唯物辩证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双重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