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奋琦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升级完善中。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学方法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批注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批注,这更加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以运用批注法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注,鼓励学生勇敢批注,有这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在实践中对自身的批注能力进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了一个全新层面的理解。
具体来说,所说的批注教学法指的是为使学生更深入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批注,同时也可以采取师生共同批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进行批注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对文章进行精细批注,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较好的批注习惯。分解来说,在进行师生共同批注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可以对课文进行阅读和重组性批注,此外也应以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依据,对批注范围进行合理划分,避免盲目地对整篇文章进行批注,这样不仅会较难掌握文章精髓,同时也会浪费较多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可以精选课文的几个段落,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批注,从而有效提升批注效果。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进行本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具体地进行批注操作。在学生掌握方法后,教师应在课堂环节为学生预留出15分钟的阅读批注时间,然后,教师可以划定批注范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将本篇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在其中进行自主挑选。同时,批注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批注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并进行适度引导。接下来,教师应将所有学生的批注内容进行汇总,进行精选重组后,对学生呈现一个关于本篇课文整体的分析结果。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写出了作者将英国的雾气与济南疏朗清新冬景的鲜明对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批注的时候倾注感情,在不辜负作者精心创作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由于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共分为六个自然段,分别是介绍背景、心中意境、具体介绍、雪后济南、新旧城对比、冬日的水边。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段落,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以便对其中的一个段落进行批注。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从整篇文章入手,与学生一起进行批注,最后,教师将学生批注的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呈现出一篇经多人合成的批注,同时也将自身的批注对学生进行展示,以供学生学习参考。
所说的批注阅读法,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自身的情感体验、生活阅历、储备的知识为依托,与课文进行深度对话,并通过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本上进行批注,并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感悟、疑惑,而这种阅读方式也是将读者的思想轨迹在书本上实现了记录。尤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种类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批注,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此外,还可进行多元化批注,可以将视角放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艺术体现、情感依托、表达方式、描述手法等方面,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批注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对本篇课文进行批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书籍的空白处,对文章的情感世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内容进行批注,这样可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还应首先对本篇课文中的某一个段落进行批注,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模仿式批注,这样会为学生开创一个较好的批注学习之路,使学生在进行批注的时候有章可循。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名家对某些名著的批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拓展批注思路,提升批注能力。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课文进行批注。比如对北平、伦敦、济南三个城市冬天的对比描写进行批注,通过这种对比可以一目了然地体会到济南的美好;对落雪后湖面与天气冷后却不结冰的长满了绿油油水藻水面的对比描写进行批注;对旧城区与新城区的对比描写进行批注;以及对山坡上小村庄房顶上的那一抹雪进行批注,包括写作手法、意境、内涵等。学生在批注上述内容的过程中,不仅对课文的描写有一个深度的认知,同时使自己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批注,升华了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用批注的形式进行表达,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对学生实行批注教学法教学,与传统层面的预留内容进行教学存在一定不同,批注式学习模式更注重对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但是,由于每名学生理解能力以及程度具有差异性,因此使得学生的批注结果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检查,对不同学生的批注方式和批注进度进行检查,这样可以深入对学生的批注进展有一个了解,并可以对批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遗漏进行分析和指导,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再者,教师在进行批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批注进度对批注时间进行合理调整,使不同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都可以完成自己的批注内容,从而保证阅读批注的整体完善性。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对本课文进行批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别可以分为A、B、C三个组,A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篇课文层面进行批注,而B组学生则可以自主选择批注六个自然段中的任意三段,而对于C组学生来说,则可以单独对本课文六个自然段中的任意一个段落进行批注。这种分层化的批注教学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以此防止统一性的批注模式,只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三段进行批注,会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进度受到局限,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又无法跟上批注教学的脚步。同时,教师还应深入到A、B、C各个教学小组中,一旦发现A组中有跟不上批注进度的学生,则应将其转入B组,而发现C组中批注进度较快、批注质量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将其转入B组。而且,教师还应对每组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能力更深刻地进行了解,以便有效对自身的批注能力进行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批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对名家名作进行批注的过程中,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感知语文的魅力,从而提升语文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