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后真相”的识别

2020-02-22 10:08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民舆论情感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内容提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助推了“后真相”的演化。“后真相”现象下,事实真相被虚化,情感和自我感受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网络舆论引导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民众心理焦虑感上升,主流价值观淡化,情感自发性行为增加,网络集体行为之下极易爆发网络暴力。要求我们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相结合,完善网络参与主体责任制,提高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抑制非理性的情感宣泄,使法治、理性、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萦绕网络舆论空间。

“马克思反对把理性视为人的本质属性,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精神能力和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不仅包括人的理性,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只是,理性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1]情感是作为主体对象的人对于客体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某种期待的心理反映,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变的,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真实反映的真相还是对客观事物歪曲和偏离的假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身处真真假假的信息世界中,必须充分发挥理性认识的作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提高对信息的警觉和分析处理,从而做出恰当的价值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2]值得注意的是“后真相”现象下,情感站在了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巅峰,事实退居到了边缘地带,非理智成分被无限放大,舆论成为人们情绪化的产物。实际上,“舆论中同时含有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是正常的”[3],每个人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具有统一看法和理智的表达方式,要尊重理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策略,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引导舆论朝着理性、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网络舆论引导中“后真相”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要具备科学预见的能力,深入研究“后真相”及其本质特征,透过表象把握其深层实质。如此,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回击它,从而引导网络舆论有序进行。

一、“后真相”现象的衍生及本质特征

(一)“后真相”现象之所谓“真相”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迅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鲜明特征,对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际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在享受着变化、发展的同时,不可否认地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贫富差距、环境污染、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以及对权利民主公平正义的追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实现了“时间消灭空间”的奇迹,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被割裂,信息流动呈现扁平化、去中心化的趋势,无形的网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下,“后真相”悄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后真相”一词作为舶来词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反观当今社会的发展,其实会发现“后真相”的某些特点也正在侵蚀着我们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警惕、反思、回击它是应有的态度。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认为,“民众只能了解部分事实,从而生活在一个后真相世界”。“后真相”一词出现在媒体、公众面前。在愈演愈烈的社会矛盾之下,“后真相”成功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拉尔夫·凯斯写作了《后真相时代:现代生活的虚假和欺骗》一书,提出“后真相政治”一词,深刻阐释西方政治已经由真相、理性退变为谎言、情感操纵的博弈场。2016年在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当选总统的大背景之下,“后真相”一度荣登榜首,当选为《牛津词典》的最佳年度热词。不难发现,在“后真相”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消解了对真相的认知理解,形成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真相逻辑体系。这条逻辑体系以抛弃逻辑、理性为特点,强调情感在前,理性在后;观点在前,事实在后。值得深思的是,“后真相”现象下可怕的并不是真相和事实被掩盖,而是人们对于所谓“真相”的回应和态度,事实上,在网络舆论场上,人们对于真相的淡化,对于谎言的漠视,对于自我情感的过度关注,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顽疾。

(二)“后真相”的表现及其本质

一是信息异化、真相扑朔迷离。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理论,马克思指出“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4],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揭露批判下,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工人亲手创造出来的产品,没有为工人创造幸福生活,却反过来成为控制工人的主人,贫困、痛苦、不幸成为工人的常态。马克思敏锐的观察力,情系劳苦大众的无产阶级立场,深入革命运动的实践运动是其智慧的源泉,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给世人留下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前进的道路。互联网新时代,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在信息的漩涡中,新型媒体和社交平台正在用一种隐蔽却不易察觉的方式有力地定义着现代世界的发展,被裹挟着前进的我们却浑然不知。信息的海洋里,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被消解了,人们过度依赖并充分相信着信息的真实性,对信息的来源和获取不加任何分析判断,被信息奴役、驱使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常态。然而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并非一蹴而就,仅仅是某一阶段的陈述表达。马克思认为报刊报道新闻是一个过程即“有机的报刊运动”,信息报道初期呈现浅显、片面的特征,因此,新闻报道是逐渐接近客观实际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质疑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崇拜、夸大信息的价值和功能。然而,当今信息大爆炸时代,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各方的声音充斥于耳,人们以自己的情感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心甘情愿地选择了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实真相让位于个人情感,一次次的真相反转,舆论一边倒的形势成为了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后真相”的世界,被信息“牵着鼻子走”不是奇怪的,而是自然的,真相是相对的、扑朔迷离的,有时我们选择坦然接受谎言。

二是非理性、情绪化表达的弥漫。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后真相”现象起到了加速扩展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传播数字化和网络环境虚拟化的特点,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开放、平等的环境,与传统媒体相比,我们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网络舆论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从表面上来看,人们似乎拥有了比在现实社会更多的表达的机会和权利,但实质上大多数人往往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在某些意见领袖的指引下盲目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当社会上出现某一热点事件,造成更大范围的讨论时,往往会出现“站队形、表立场”的形式,谩骂、攻讦笼罩,网络暴力随之而来,每一个人都似乎找到了情绪的发泄点,肆无忌惮地宣泄自我感情,被自我情绪掣肘,坚持自我观点,而不去探究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勒庞写道:“个人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5]在群体的渲染、暗示下,个人的理性逐渐丧失,观点与情感被放大,行为冲动盲目,极易被煽动,在网络舆论中满载着片面观点慷慨前行。于是“后真相”世界出现了这样的畸形景象:情绪在此岸世界翩翩起舞,真相在彼岸世界暗自凋零。

毫无疑义,真相的呈现具有过程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网络信息时代,新闻信息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的状态,加剧了事实真相的不确定性,真相滞后。从本质上来看,“后真相”现象下,事实谎言复杂交错,真相并没有消失,只是在事实真相“欲语还休”之时,极具煽动性,情感性、夺人眼球的信息更能俘获人心,占据主导。这时人们通过自我情感剪裁事实,有选择地接受或根本拒斥事实,个人的情感、立场操纵主导着行为选择,于是极易出现价值判断相对主义和道德责任感缺失的问题,这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播造成了严重冲击,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后真相”现象下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网络场域上,网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迅速发展,在传播消息的过程中,有些网站为了获得关注度,迎合流量思维和娱乐猎奇心态,信息内容往往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网络舆论发酵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在庞杂、真假难辨的信息面前容易出现判断误差,极易在自我情绪的驱动下,朝着非理性、盲目从众的方向发展,引发群体性的非理智行为。

(一)民众心理焦虑加剧,主流价值观被弱化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呈现双向流动趋势,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信息服务朝着平等性、自由性的方向发展。在网络舆论中,人人都有麦克风,都有自主发声的权利,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舆论的表达过程中,人们带有明显的情绪化特征,在社会热点事件的酝酿发酵中,情感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主动力,公众往往带有偏激和不满的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舆论空间社会思潮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社会利益关系复杂。例如:西方的普世价值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利用社会主义转型期和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存在的矛盾问题,煽动民众情绪,夸大社会矛盾,引发民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化社会问题,加剧民众心理焦虑。在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者采用戏谑、恶搞的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丑化、抹黑历史和革命先烈,对党史国史教育造成了恶劣影响,不利于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后真相”现象,带有明显的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网络参与主体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情感和利益需求对事实真相进行分解,重构。部分网民心态发生了变化,思想认识模糊,变得偏激、盲目,怀疑一切,挑战政府权威,心理焦虑感上升,社会认同度降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树立网络思政工作的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进行信息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还原事实,以打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产生同理心的方式来重构价值认同,夯实人们的价值信仰,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识别“后真相”,回击“后真相”成为思政工作者必须关注的课题。

(二)自媒体泛娱乐化助推“后真相”现象下的情感自发性

“后真相”现象下,情感遮蔽了事实真相,即便是运用谎言的形式,只要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要,某种观点便能迅速有效地传播。“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形象地阐明了纷纭复杂的信息环境中,真相处于失真、失语的困境。当今社会,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迅速流行,呈现娱乐化、低俗化、快捷化的特点,注重感官刺激,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在私人利益的驱动下,某些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盲目跟风报道不确切的新闻消息,放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问题,冲淡人们的幸福感,激化人们的负面情绪。同时各种直播APP、小视频层出不穷,网络恶搞、抹黑历史、“标题”党等乱象此起彼伏,甚至为了故意引起受众的情感关注和转发量,捏造事实,断章取义,添油加醋,致使虚假新闻接连不断。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娱乐化凸显,事物本身的意义却被掩盖,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被弱化。大众文化成为异己的文化力量,人们极易被煽动,盲目发泄情绪,理性思维缺失,情感的自发性压制理性思维的自觉性,以至于网络舆情反转现象此消彼长,网络舆论场秩序混乱。“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6]人们情感认识的自发性是人类认识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因此,要在自发性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扬弃,从而达到自觉阶段。针对网络舆论场中个人情感表达自发性的形势,要采取有效手段,在以情育人的基础上,合理引导,使公众舆论朝着理性、自觉的方向发展。

(三)群体性网络集体行为极易引发网络暴力

网络舆论公共事件发展过程中,个人将自我观点和情感附着其上,并渴望得到认同,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社交 “圈层”文化,具有相似价值观念和看法的网民积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中形成“舆论一律”的现象,相反的看法和观点被剔除,呈现出集体盲从的趋向。在思想和情感的渲染和暗示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于统一,理性、自觉意识被弱化,在群体观念的影响下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转换为实际行动。这种行动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极易出现网络暴力事件,人们自认为是正义的一方,在极端情绪的感染下,进行恶劣话语的攻击、侮辱,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某一事件作出判断。人们盲目冲动,拒绝思考,价值观扭曲,执着于非理性的情绪宣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虚化,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形同虚设,对网络舆论的和谐构成了威胁。毛泽东在《驳“舆论一律”》中指出,在人民内部实行“舆论不一律”的方针,享有充分的自由。[7]网络舆论的表达是自由的,具有“自发”属性,我们不能搞专断,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有序发展的功效,引导人们合理化地表达自我情绪,提高网民的理性意识,从而抑制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维护舆论生态的和谐稳定。

三、“后真相”现象下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网络舆论场中,信息内容真假同构,寻找挖掘真相的过程中,思维方式与判断能力极易被个人情感影响,出现不理智、冲动盲从的心态。“后真相”以情感为内向驱动,善于利用主观感受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这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开展提供了反思,必须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网络阵地监管等方面多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以情育人、以情化人、以情感人的工作导向,及时了解人们的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的疏通引导,在提高网民媒介素养的基础上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舆论生态,从而有效地应对“后真相”问题。

(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8]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厘清模糊认识,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稳定社会情绪,引导舆论有序发展,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支撑。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善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首先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导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加入到网络空间的互动中,针对人们价值判断非理性、情绪化的特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大众普及,以此提高网民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官媒、政务微博、红色网站上转变传统理论灌输的手段,选择采取讲故事、微视频、知识通关等生动有趣的启发式方法,深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普及教育,进一步提高网民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使网民在信息巨变的网络舆论中学会用科学理性的视野解决问题,提升自觉意识,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其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取向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价值主张多元化的网络舆论中,要时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确导向,坚持正确价值选择的作用,积极打造一批专业的网上思政工作队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和解读,为网民解疑答惑,化解分歧,理清人们的认知偏差,彰显人们的核心认同,深化人们的价值共识,从而祛除情绪蒙昧和自我感受的偏见。最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民的思想境界。尼尔·波兹曼相信“某个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9],概言之,大众传播媒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内心信仰和价值认同。要高度关注信息媒介所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积极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求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舆论监管,敢于同错误思潮作斗争,纠正人们的认知偏差,从而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地位。同时自媒体运营平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摒弃庸俗化、泛娱乐化的功利取向,激发人们的价值认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努力形成主流媒体、新媒体、网民三者协调互动的网络空间治理共同体。

(二)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相结合

互联网成为继领海、领土、领空的第四空间,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也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生存空间有利于民意的充分正确表达,促进政府工作的完善,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的建设。

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需要管理部门、主流媒体、新媒体、网民在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约束下而努力。一是坚持依法治网,实施严格的管理规范。针对网络舆论斗争中偏激、情绪化、非理性的格局,我们要坚持依法治网,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运营平台,加强网络法律建设,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维护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严厉打击和惩处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从制度上强化管理约束,使网络参与主体时刻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发声,增强自身的理性意识,时刻做好信息引导和规范工作,引导舆论有序发展,减少群体性的两极化、派系化行为。同时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使人应接不暇,而网络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随之而来的是让人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10]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时刻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自主创新技术研究,建立网络预警安全机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实时监测网络舆情,为网络安全提供反馈。此外,还要切实履行网络监管责任,对新兴媒体实施定期考核、监察制度。二是培养网络参与主体的网络道德责任感,以德治网。单纯依靠法律手段不能有效地弥补网络建设的不足,需要在道德领域进行延伸拓展。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容易使人们产生可以不负责任、肆意妄为的错觉。因此,要强化人们的网络道德责任感意识,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做好网络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加强主旋律的弘扬和传播,在官方媒体和新兴媒体上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运用榜样和英雄人物进行网络道德教化,对网民进行奉献、诚信、担当精神的熏陶感染,弘扬社会正能量,使网民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培养网民自律意识。要求网民在参与网络舆论时时刻牢记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一样也具有道德规范的约束,要理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秉承尊重、辩证、自律的态度,坦然接受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看法,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

(三)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路线成为党的工作的生命线。进入互联网新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新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12]广大党员干部要适应网络发展新形势,经常上网看看,与群众进行线上互动,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思想状态,回应群众需求。

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带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潜藏在活动背后真正的动机便是人们的需要,便是人们追逐的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纵观历史发展,不难发现矛盾冲突的焦点与人们自身的利益需求息息相关。网络舆论的焦点事件之所以牵动人们的敏感脆弱的神经,引发情感共鸣,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狂潮,根源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情绪和申诉的权利找到了情感的爆发点,源于客观的社会现实基础。走网络群众路线就是要通过网络新渠道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要求我们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目标,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务公开透明化。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政府相关事宜只能采取被动接受、执行的命运,然而信息技术发展之下,人们有了选择主动的权利,要求主动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了解关注国家大事,在网络上发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要想使政策、方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政务公开化、透明化及时更新发布“红头文件”和做到相关政策公开,倾听民意,问政于民,虚心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通过网络群众路线的开展,使广大民众了解政府的实际工作流程,帮助指出工作的失误、错误,从而做到不怕批评,勇于改正,作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增强人民的信任感。二是坚持思想疏导的原则。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格局之下,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信息繁冗庞杂,多元社会思潮冲突,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广大网民借助信息平台表达意见、看法。这些看法有时是非理性的、冲动的甚至是极端的。这时需要广大思政工作者坚持思想疏导的原则,了解群众的思想特点和现实困惑,秉承耐心引导、说服教育的原则,倾听群众的意见,反映群众要求。同时,及时公布权威、有效的信息,从而理清群众的错误认识,将其引导到合理、有序的轨道上来。三是网上网下协同互动。在网上我们要深入群众,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开展网络公共论坛、网上留言箱的形式,聚合民意,回应网民诉求,及时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网上政务信息服务厅,优化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党员干部的网络素养教育,强化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研究学习,多在网上潜潜水,及时更新政务信息、答复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互联网真正成为联系民意,维系民意,服务群众的党群沟通新平台。与此同时,网下继续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四)完善网络主体责任制着力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传播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型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声音、图像、视频耦合成复杂的信息输出方式,“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与事实存在偏差,真真假假、繁芜复杂。如果人们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处理,就会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完善网络参与主体责任制,注重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主流媒体要开展媒介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信息时代,尽管我们身处信息的海洋,却对什么是信息一无所知,只是茫然地接受了它带来的种种变化,不知不觉地被自身创造的信息控制。在“后真相”中,网络舆论成为信息异化、情绪的产物,要消除对于媒介的崇拜,就必须具备“媒介意识”,而教育则是唯一的手段,因此,主流媒体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流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官方微博、网评专家等更新发布准确、权威的新闻消息,及时回复网民疑虑,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对于突发性的社会热点事件,要时刻掌握舆论的引导权,建立公共事件疏通机制,坚持正确的立场、原则,疏导网民的非理性化、极端情绪,为人们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咨询,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信息辨别能力。二是新型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应该使自己的技术逐渐透明化,从而使人们逐渐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同时要在内容制作、信息传播等方面多下功夫,不能为了点击量歪曲事实,迎合网民。要时刻树立社会责任感,奉献时代精品,传递正确声音,克服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倾向,加强行业自律意识,以事实真相为依据,以网民的心理情感为依托,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传统主流媒体一起为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舆论环境贡献力量。三是网民主体性的发挥,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要主动了解媒介传递信息的特点,不要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在不同的声音面前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收集分析多方面的信息,要敢于质疑,不要盲目从众,谣言止于智者,不要随便转发任何未经核实的信息。总之,在喧嚣至上的网络舆论场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别让情感蒙蔽了双眼,别让主观主导了客观。

猜你喜欢
网民舆论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