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星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当年底,由我国民生领域的著名学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领衔完成的著作《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中国民生70 年(1949—2019)》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民生事业发展的宏伟画卷,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评价了70 年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系统总结中国特色民生建设70 年辉煌成就的鸿篇巨制。通读该书,我认为这部著作有如下一些突出特点。
大家知道,郑功成教授担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的会长,他学术生涯的主要工作领域也是社会保障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围绕社会保障与多个民生领域,他完成了一系列研究论著。很多论著都是时代急需、造诣深厚的学术名篇。
与以往的社会保障研究论著相比,《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中国民生70 年(1949—2019)》最显著的特色是作者把研究视野从社会保障拓展到了“中国民生”。民生是一个大概念。作者在开篇就指出,民生是指人民的生计与追求,并将民生具体划分为反贫困、国民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和养老哺幼等7 个领域,涵盖人的生命全周期,涉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最主要方面。这不仅大大拓展了社会保障的领域与范围,更是在学术著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开展民生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从理念与内涵的层面梳理总结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民生保障的艰辛探索与巨大成就。
本书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的历史时点上,用极其丰富的资料、数据、图表、案例和专栏等形式,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民生事业及其主要领域的历史发展线索和变迁脉络,是对70 年民生事业发展的全景式回顾,形成了民生发展体系的完整理论框架,开辟了中国特色民生保障系统研究的先河。
在对新中国70 年来民生建设历史的回溯与梳理中,本书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性。70 年民生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本书各章节也基本都是以改革开放作为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时就强调指出,这两个历史时期是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够相互否定。本书坚持了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历史发展阶段为背景,以民生事业的客观发展指标为依据,从系统和发展的视角描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民生事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国家民生发展的终极目标没有变,而根据历史发展阶段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实现民生发展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与时俱进的历史规律。
二是将民生事业的发展置于宏观经济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之中。民生事业的发展既是新中国70 年经济社会变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70 年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本书各章节都紧扣时代发展的背景,从经济体制、社会背景、人口结构等方面展开论述,使读者具有很强的历史时空感。
三是将宏观领域的政策变迁与微观领域的典型事件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把握总体发展规律,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方面,本书的各章节以相关领域主要制度的建立、发展和运行为线索,从纵向上展现了民生领域主要制度的变化发展过程,并通过附录有关法律法规的整理,向读者展现出清晰的制度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重大的标志性事件构成了人们对于民生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如反贫困中有关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介绍,国民教育中有关扫盲运动和希望工程的回顾,医疗卫生中有关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的历史回忆,劳动就业中有关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的世纪回眸,等等。这些重大典型事件的代入感可以引发读者结合自身经历的联想,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民生巨变。
民生事业的范围广、内容多,因此需要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书构建了一套包括综合、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国民教育和社会保障的5 大类、60 个民生关键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很不容易的工作,也是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尝试。
用自己设计的指标客观评价新中国民生事业70 年发展总体情况,形象直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按照该书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017 年民生发展指数变化十分显著,成就是巨大而惊人的。中国的民生指数从1949 年的0.05 到1957 年的0.1,再到1978 年的0.17,进而到2000 年的0.29,直到2017 年的0.57。快速攀升的指数背后是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各项民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
该书从指数变化进一步引申出对中国70 年民生事业发展状况的客观评价:
一是将民生事业的大发展作为新中国70 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其深刻阐释了民生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的有效途径,是社会稳定团结、有序发展并保持活力的维系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法宝。本书鲜明地提出,从摆脱饥寒交迫,到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的民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新中国70 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的普遍性生存危机状态到解决温饱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小康并走向美好生活新时代的连续性历史进程。
二是对民生关键领域的成就进行了高度凝练概括。全书共八章和一个附录,除第一章总论外,其他七章分别聚焦民生的关键领域。每一章的题名都极具特色,是对该领域民生事业发展成就的高度概括,如反贫困事业从生存危机走向全面小康,国民教育从文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劳动就业从遍地农夫走向体面劳动等,让读者一目了然。
三是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时期民生建设的重要历史事件及理性评价。该书对“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传统的反贫困策略,通过“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开展的扫盲运动,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医疗与以赤脚医生为代表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改变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的重要贡献,计划经济时期单位低水平但全方位的保障体系等,并没有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而是把上述做法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看待和评价。这些制度和措施既在总体上适应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特征,也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当前我国的各项民生制度建设。
对民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既要聚焦于民生的具体领域,用客观数据说话,也要将民生事业置于中国社会经济70 年发展的背景下论述,充分体现民生与经济社会大变迁的互动关系。既要对70 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和全面展示,也要从发展的角度审视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本书正是遵循这种理论逻辑,对如此重大的主题做出了科学的理论回应。
中国70 年的民生事业发展壮丽辉煌,我们要用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民生故事。而作为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研究者,学者的使命是要从民生发展的中国故事中提炼中国特色的民生发展理论,从而真正实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该书在系统回顾中国70 年民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民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判断,并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框架,包括民生的本质论、民生的制度论、民生的动力论、民生的行动论和民生的发展论等内容。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稳固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有力领导是民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与西方国家执政党改善民生的动机往往是基于竞选中争取选票的“工具”不同,不断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本质要求,因此中国发展民生事业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关于民生的制度论,该书从分析民生在整个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民生制度本身的结构出发,研究民生建设理论框架,强调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的竞争。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重要判断,并且明确提出民生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必然要求发展民生事业,而中国民生状况迅速、普遍和显著的改善又反过来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关于民生建设的动力论,该书从分析民生发展的动力来源即民生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角度,探求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这是70 年民生持续改善的重要动力。同时,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模式和产业结构等将影响其是否可以很好地惠及民生,而能够惠及民生的经济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诸多民生领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拉动点。中国70 年民生与经济的同步发展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典型。
关于民生的行动论,是从民生目标到民生实践过程的路径和历史连续性。民生不是口号,而是要转变成实际的行动并实质上地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这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持久的努力。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四个现代化”与“两步走”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确立的“三步走”战略与“两个一百年”目标,再到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这些长期的战略规划既指明了方向,确保了改革发展的连续性,又被具体地分解到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中付诸实践,从而确保方向不变、路径清晰,一代一代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最终将战略蓝图变成了现实。与西方国家因为政党更替或社会思潮的变化使得民生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曲折性不同,中国70 年的民生事业发展总体保持了连续性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关于民生的发展论,该书讨论分析了民生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民生事业的制度供给与国民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中国民生事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民生诉求也在持续地全面升级。民生事业的发展要追溯本源、关注需求,要研究国民需要的主体、内容、水平和结构,要满足有需求者的需求,要从满足物质文化需求向满足美好生活需求转变,要不断提升民生福祉的水平,优化民生供给的结构。因此,民生事业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总之,以50 万多字的篇幅,论述新中国民生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的70 年历程,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了具体的科学注解,而且是向当今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解析中国方案的重要学术研究范例,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