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会展业转型升级研究①

2020-02-22 09:29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李军燕李欣诺周乘风通讯作者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方子强
商展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展馆会展业会展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李军燕 李欣诺 周乘风(通讯作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 方子强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兴起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崛起,各类农产业、工业产业相继与数字经济进行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20年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动“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强调了构建多层次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速企业转型、建立数字化经济生态、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等。

2020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活动》,文件中强调了夯实数字化平台功能、推动中小型企业实现云服务与数字化服务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将持续完善数字化经济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寄予重视和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也表示我国正处于信息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将高度重视数字经济。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是高度重视的,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政策以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护航数据安全、健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我国许多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如传统零售行业、农业、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都使这些传统产业得到了高质量的发展。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经是各个产业实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会展行业目前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协会(CCPIT)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7》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会展展馆数量、展出面积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展馆的利用率却在逐渐下降,导致了展馆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消费市场上消费人群更加的年轻化,但是传统会展业的经营理念与年轻观众不太相符。年轻观众越来越青睐互联网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同时2020年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让人流量较大的展会无法适时开展。

改革开放40年,云南省银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组织体系建设是改革中最基础和重要的一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云南省银行业组织体系改革创新取得诸多成果,健全的组织体系逐步建成。

传统线下的会展业因为疫情影响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传统会展业结合数字经济背景实现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各个行业在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后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数字经济的转型也是大势所趋。综上所述,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会展业的转型升级方向与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经济意义。

1 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路径与策略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地区或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胡晓曼(2019)分析了江苏打造世界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已经具有足够的展馆数量、展馆质量基础、存在承载力强大的硬件平台、会展业规划性不高、专业人才储备、总体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以PPP等模式强化会展基础措施、培育拓展会展产业链等相应对策建议[1]。

陈海盛(2019)对杭州会展业发展路径进行探究分析,杭州会展业的发展存在管理体制权责不明、会展质量、市场化程度等问题,并针对杭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提升杭州发展业与国际化程度、加快培育会展专业人才等发展路径[2]。

以上两篇文章分别从地区出发,结合地区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地区的相关优势给出了地区会展业的发展路径。也有学者研究在其他领域背景下会展业的转型发展路径或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协同发展路径。

沈晓夏、唐明贵(2019)以贵州为例,探索了全域旅游背景下会展与旅游产业以“会展+互联网+旅游”“会展与旅游深度融合”等模式,符合地方特色发展的会展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3]。

郭章英(2009)以义乌为例,通过分析旅游业与会展业的互动基础,在大方向上总结了外推关系模式、联动发展模式、空间发展模式等六种旅游业与会展业协同发展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如产业互动、在营销上加强合作等六种措施[4]。

聂菁(2019)也从“互联网+”的背景下,提出了“线上+线下”的双线模式创新、信息化智能管理创新等发展业创新发展路径[6]。

数字经济方面,我国对于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各个行业产业的发展路径、优化策略、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龚月(2020)研究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优势新兴产业的优化产业结构策略[7]。张智越(2019)结合数字经济,提出了从“一带一路”国际区域合作和高铁时代国内区域合作等发展策略对广西制糖工业的影响与经济转型的研究分析[8]。

综上所述,国内文献主要从会展业与相应产业协同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相结合为主。但鲜有学者以数字经济为背景研究我国会展业的转型发展。目前我国会展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同时数字经济在21世纪蓬勃发展,研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会展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会展业与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现实意义。

2 会展业存在的痛点与问题

2.1 会展业相关人才储备不足

对于会展业而言,会展业对于展会的整体规划比较高,需要会展筹备人员具有较强的策划、对接、文案、组织、运作、设计等诸多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会展的销售人员具有一定的外语言能力应对国际大型展会沟通问题。

策划与运营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国际贸易能力、经济贸易知识储备,用以根据不同的商业展会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方案,更好的对已有的会展和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和优化调整。并且策划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展会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精准化营销,使得商业展会利益最大化,这同时也是商业展会的核心目的。但是我国会展行业人员专业能力并不达标,其多为中途转行进入会展业,导致专业水平层次不齐,高层次、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储备稀缺。

2.2 传统会展业面临的挑战

传统展会以线下展出的形式进行,通过实地展出的方式能够让观众更加真切的体验展出。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类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崛起,让我国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进行了升级转型。让观众群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导致传统的商业展会流失了巨大的人流量。

同时,我国的会展展馆数量较多,但线下会展变少,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7》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展会的分布不均匀,展馆的总体利用率较低。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的会展业也不例外,连续多月无法进行线下展会。

2.3 展会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办好一个展会甚至是整个会展业发展的基础。首先较为缺乏的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所需的硬件平台,我国仅在深圳、上海、山东等地具有较大的室内展出面积的展览厅,同时反映了我国会展业地区发展不均衡。另外展馆的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基础区域网络构架覆盖面积小,可用率较低。随着人工智能(AI)、AR技术、VR技术的发展,但展会对AI、VR等机器设备普及还不够完备。

3 会展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3.1 建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

会展业应该结合数字经济的背景,展会和展馆要成立自己的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并在一个数字化平台上公示展会或展馆的相关信息,这有利于会展观众了解会展信息,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展、让观众更具有选择性的参加平台,提高会展观众的有效数量与质量。

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在网络上吸引更多的会展商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在信息平台上也可以收集观众用户的年龄、职业、参展目的、地区等信息,来对观众用户做数据画像,通过这些数据与各个展会的性质、规模等因素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等观众消费者对不同展会的需求度。同时还可以在信息平台检测出观众停留位置、停留时间、行进路线,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商品来提升展会的商业性与商业价值。

类似性质的展会,意在同各个展会达成友好合作协同发展。在展后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展会中存在的问题、客户需求等让观众作出评判。并且在展会后将所有数据进一步的分析,来对商展中存在的展商位置布局、展商类别性质进行优化、会展服务水平等诸多发展进行优化,提高展会的办会水平,让观众有更加良好的展会体验,针对布局做出调整,优化提高展位的利用率等。

同时,需要个性化的推荐展会商品,并且将用户需求数据与会展商进行共享,促使会展商优化产品,淘汰劣质产品,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与体制,促进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总而言之,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获取到观众的相应数据,可以对整个会展业的优化、整合资源都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通过信息平台也可以让展会或展馆在网络上获得更大曝光度与知名度。

3.2 线上的会展模式

由于传统会展业的人员流失,数字化经济背景下使会展观众分流到线上平台。传统会展业需要向线上进行转型,实现线上的会展模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传统的线下展出,线下展出具有其线上会展模式无法弥补的优点,但也受到很多局限,例如天气、地区等,甚至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会展业的线下展出长期无法进行。所以有必要通过短视频、互联网、直播平台进行线下的会展,这样既可以使展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又可以让观众非常轻松的参与展会。针对更加年轻的观众,其更愿意接受线上形式的展出。通过线上的展出可以更好的获取数据,如实时的观众数量、热度、经济效益等。线上展出还可以与会展商达成更加长期的沟通合作。

要想实现良好的线下展出,建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平台与线上会展的展出模式是密不可分的。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以虚拟展会的方式对展会进行模拟,提高与会展商的合作效率,剔除不合适的项目,优化整合出更优秀的项目,提高展会的利用率,并对模拟的展会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以提升展会的容错性,确保展会的高质量进行。

3.3 培养或引进行业相关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目前,会展业业内的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不高,会展业缺乏在策划、组织、设计等专业技能强的会展人才。首先对于会展的相关公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企业需完善优化相应的人员培训机制。

另外依托高校教育招揽人才,让高校中学习国际贸易、会展相关专业的同学尽可能地转化到与所学对口的会展行业中。高校可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给高校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实践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会展业中。

在实践过程中,让会展行业中的资深人士授予行业经验,培养学生的职业与专业素养。高校也需要提高相应课程的授课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由于需要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与线下展会的模式,会展业还需要招揽从事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在数字经济下会展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3.4 健全会展的相关数字化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如服务机器人、VR眼镜等设备服务消费者。会展业应与时俱进,加大在人工智能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智能机器人给予参展观众咨询、导购等服务,这同时也弥补了会展服务人员服务不高的问题,通过VR与AR技术,给与参展观众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参展体验,同时还可以使参展观众更加年轻化,这是解决参展观众年轻化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展馆会展业会展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