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军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通俗地讲,它就是对课程与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因素的资源的总称。自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资源”概念和课题以来,有业内人士把“教师、教材、学生”称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旧三元”,把“学生、资源、教师”誉为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新三元”。这不仅凸显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且突出了“资源教学(而非教材教学)”的先进性、开发性和创新性特征。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实现由“课本资源”向“大课程资源”的根本性转变。那么,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呢?
在新课程理念下,广大师生不应只是课程资源的执行者,还应切实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在这些经典的“例子”中,程度不同地隐藏着“省漏遗缺”现象,这就为“深度开发(或二次挖掘)”提供了巨幅的空间。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大课程资源观”的指导思想,在立足教材、深入教材的同时,不断地挖掘教材和超越教材,逐步增加语文学科教学的宽广度和深厚度。
比如,在《雷雨》阅读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如下:少年周朴园当初爱上鲁侍萍,我们不应怀疑他的真情实意。这从每年为鲁侍萍“做生日”和几十年保持家具摆设习惯可以看得出来。然而假如当初结了婚,他俩就能幸福美满或者善始善终吗?“封建式悲剧”告诉我们“不可能”——因为托盘上的重量严重不对称,根本无法保持两边的平衡。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流传甚远的信条式名言启迪我们——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是“活水与源头”的相辅相成关系;语文教学自觉接受生活元素的涵养与滋润,不仅有利于畅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活水通渠”,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正因为如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本着“大语文教育观”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为促进教学相长和课程资源开发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没有直接进入解读程序,而是提出一个生活性话题——“你们到外婆、舅舅家去,是否会有一种陌生感或者拘束感呢?”大家感到既莫名其妙又不可思议。“林黛玉无论第一次进大观园,还是后来常住在这里,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请联系生活认知,想象一下为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科技,凭借其“声像图文动”融为一体的先进特点和“储备海量、更新即时、人机互动”的优势功能,为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活力支撑,并带来了“科技红利”现象。不仅如此,与其它途径和形式相比,它还是当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最有实力、最具活力、最富潜力的一种优质平台。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善于借助科技信息手段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最大化的“科技附加值”。
比如《琵琶行(并序)》是“把语言文字描述与音律实现完美结合的不朽之作”。如果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与之不同的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以“缓放、定格、回放、快进”功能,借助一首古典琵琶曲,与“白氏音律语言”对应起来,提供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并让学生在“视文互动”中学习与赏析,教学效果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传统的“单文本阅读”侧重于“精耕细作、求深求透”的话,那么最近悄然兴起的“多文本阅读(又叫群文阅读)”活动则属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内部循环”现象,更加有利于丰富阅读内容,拓展阅读视野,不断增加语文阅读教学的宽广度和深厚度。
以苏洵笔下的《六国论》为例。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针对特定社会现象而创作的议论文。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不同作者、同一题材”为中心的导向策略,先后把苏轼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引入课堂,组织并引导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平台,通过“求同巧拓宽、求异谋深入”的类比阅读形式,开展讨论、交流与分享活动。这种群文阅读的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切实弄清并懂得“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实质性内涵,而且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习得议论文的笔法与写作技巧,感受作者苏洵的忧国情怀。
在学校教育中,虽然不同类学科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在它们内部客观上有着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尤其是语文等语言类学科,内容丰富多元、包罗万象甚至无处不在,具有无可比拟的最广泛性应用特征,与其他学科之间更是无可分割、深度融通。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实现课程资源的“外部循环”开发,而且有利于从中攫取“1+1>2”的综合性效果。
比如《拿来主义》有极其深刻的创作背景:日本侵略者兵不血刃地占领我国东北三省后,把魔爪进一步伸向华北地区,国民党当局高举“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的“国际调停”,坚持执行“什么都是‘送去主义’”的卖国投降路线,提倡“新生活运动”,导致许多人思想混乱和精神恐慌,为了“正本清源、安定人心”,作者于1934年6月毅然写下此文。通过文史知识的“跨科”整合,有利于不断放大课程资源开发的良好效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知识尤其是以学生体验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不仅如此,作为课程资源使用、开发与利用的责任主体之一,学生个人及其所在的群体所蕴藏的物质现象和人力元素,如能力与水平、能量与经验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并做出必要性保护。比如,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就周朴园现象、窦娥现象、“将相和”现象、“大观园”现象、“祝福”现象等,组织学生开展故事讲述、主题演讲、专题辩讨和课本剧表演等体验性活动,并通过评比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的效应。再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走出班级和校门,进入社会和大自然中,通过“生活阅读”和“绿色阅读”等形式,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别样途径。
总之,开发课程资源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实践性课题。教师应通过深度挖掘、生活互动、科技辅教、群文共读、跨科整合、自主体验加以开发与利用,开创出语文教学令人期待的一片“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