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昇雨
(泰国艺术大学 建筑系,泰国 曼谷 10200)
文化旅游作为当下的旅游热门方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化古迹的诠释作为文化旅游中重要的内容,在信息化时代被赋予多元的意义。西悉尼大学学者Rusell Staiff和Robyn Bushell对文化古迹诠释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化古迹诠释应该包括3个维度:第一,游客肉眼可见事物及所见之物相关的信息;第二,游客对其所处环境和文化古迹所象征意义的进一步理解;第三,游客自身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以及对当下事物和环境的感知。本文以此为基础,尝试对旅游环境下的文化古迹诠释的路径进行探究。
文化古迹旅游并非近年才兴起,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它已是广泛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1)Swarbrooke J.The future of the past: Heritage tourism into the 2lst century[M].Tourism: The State of the Art, 1994:222-229.。这种旅游方式为游客提供了能够体验怀旧之情,又能身临其境有所收获和自我提升的机会(2)Richard, P.Tourism and Heritage Attractions[J].Routledge,New York, 2003:253.。过去几十年,人们对寻找身份感的渴求、对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欲求、对拜访遗址的热情以及对自创解读古迹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他们希望通过关注和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方式和习俗,来增强自身的地域感。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些日常生活背后所承袭着的丰富而重要的文化(3)Taylor, K.Cultural Mapping: Intangible values and Engaging with Communities with Some Reference to Asia[J]. The Historic Environment,2003(1) :50-61.。如今,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旅游之选,成为了庞大的旅游市场中重要的一个部分(4)Richards G.Tourism trends: The convergence of culture and tourism[M]. 2014.。粗略统计,文化旅游游客量占国际总客流量的40%(5)UNWTO.Tourism Market Trends[M].Madrid: UNWTO, 2004.。
二战后对文化旅游的发展是一个转折点。战争带给人类的除了肉体的伤害外,也摧毁了人们心理的归属感和身份的认同感。因此,二战结束后,人们试图通过在残砖烂瓦的遗迹里重拾自己的身份和归属,也开始重新思考文化古迹对人类的价值及其意义。由此,人们对古迹保护和管理的意识逐渐兴起,并相应地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对文化古迹价值和意义的诠释成为文化旅游的首要目标,其诠释的效果将影响人们对文化古迹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影响管理者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和管理能否有效、可持续地进行。对游客而言,文化古迹诠释基本是有特定目标的非正规的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学习帮助游客对古迹的意义有深刻理解,对其遗产价值有所了解,从而唤起游客对古迹保护的意识(6)Staiff, R.Heritage Interpret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 New Paradigm?[J]. AHMT:Architec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Tourism,2012(2).25-46.。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诠释这一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热议。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人们搜索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智能产品和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查阅各种信息,同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web 2.0时代的到来,见证了科技信息时代给世界和个体带来的巨大变革。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信息化时代为人类构建了一个社会之网,在这个网络里,每一个个体与其周围的事物都紧密相连,并与之发生关系。这样的变革无疑也对文化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向文化旅游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下庞杂的信息资源和新兴的媒介平台,该如何重构和定义文化古迹和游客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对文化古迹进行诠释?这些问题在信息化的浪潮之下需要重新被审视和思考。笔者认为,在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人们愿意关掉电脑,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前往古迹遗址去亲身感受和体验,触摸历史文化,其背后的动机就是问题的答案,也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对文化古迹的诠释需要达到的目的。
文化古迹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游客对旅游体验感比较满意,他们自然会更支持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对于旅游管理者而言,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越多游客的支持,对旅游景点的管理工作越容易进行。然而,在管理者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做法,即关注文化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非游客的体验感(7)Hall,C.M .& McArthur,S.Heritage Management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Human Dimension. The human dimension of heritage management: Different values, different interests, different issue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chapter 1.,对文化古迹的诠释也主要聚焦于遗迹本身相关的历史知识和背景的教育讲解,忽略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无法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人类作为所有活动的主体,在各种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扮演着不同角色,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游客作为文化旅游的主体,在文化古迹诠释中,应该被给予充分考虑。处于社会新媒体信息时代下,人类的身份复杂多样,需求也更多元化。旅游管理者在对文化古迹进行诠释时要弄清几个问题:诠释的主体是什么?诠释的内容是什么?诠释的对象是谁?诠释的方式是什么?
前述西悉尼大学学者Russell Staiff和Robyn Bushell提出了对文化古迹的诠释的3个维度。根据Staiff和Bushell的观点,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文化古迹诠释的关键要素可简要概括为空间体验感、社会体验感和身心体验感,其方式和手段应该是多元、灵活的;其诠释的内容应该更丰富、生动,能够帮助游客获得对世界全新的认知以及思考,通达身心的旅游体验。
第一,空间体验感。空间体验感作为第一维度的诠释,解决诠释的主体以及诠释的内容问题。从文化古迹管理的角度而言,对文化古迹的诠释是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管理者需要决定他们要展示给游客和公众的是什么。是单一的古迹,还是整体的景观?是精心设计的环境和布局,还是随意的安排?是常规的旅游体验,还是有创造性的旅游经历?这些对文化古迹管理和诠释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游客和公众对文化古迹的“第一印象”。这种“第一印象”对游客旅游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起决定性作用。游客通过对古迹景观整体环境、布局规划、设施以及所营造的氛围等“第一印象”的感知,判断管理者想传达给他们的思想理念以及想要他们从中获得的体验感。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让游客和管理者 “双赢”的办法。于游客,能获得愉悦的旅游体验和经历;于管理者,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更易开展和进行管理。
在此,笔者以本人在泰国曼谷吉姆汤普森博物馆旅游的经历为例来说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笔者对古迹博物馆有浓厚兴趣,听闻吉姆汤普森博物馆的传奇故事,满心期待地前往参观。吉姆汤普森博物馆位于曼谷市中心一条小巷的尽头。沿着巷子往里走,喧嚣的城市气息逐渐淡去,眼前出现了葱郁的树木和艳丽的花丛,我知道,不远处就是目的地。走到大门口,一块淡蓝牌子刻着淡金色字“吉姆汤普森博物馆”(Jim Thompson House)。放眼望去,木质的泰式古建筑在树丛中若隐若现。主干道两侧摆放了大大小小装满水的水缸,上面放置了泰国当地的鲜花。主干道左边,一群穿着泰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演示泰丝的制作流程。入门左侧设置了木质长椅,供游客休息;右侧是用木头建造的售票窗口,小木屋背后是“隐藏”的公共卫生间,古香古色的设计,木质的建造,厕所内的装饰设计与博物馆传奇的故事相互呼应。走出卫生间沿着木质小路往里走有一个宽敞的咖啡厅,门口有一个石砌的小池塘,透过咖啡厅的落地玻璃窗就能看到。主干道的尽头,树木更加茂盛起来,一个木门矗立在那里,木门后是白石路,白石路尽头就是吉姆汤普森博物馆。我顺着路往里走,脚踩在石头上咔咔作响的声音和风吹树木的唦唦声,让我仿佛置身丛林之中。我前往咨询台,排队等候讲解员带领参观。讲解员们穿着泰国大学生的校服,白衣黑裙(裤),笔者之后了解到,讲解员大多是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博物馆也乐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里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不同语言的讲解。讲解开始,我跟随讲解员,进入博物馆,传统泰式建筑外表下是欧洲风格的室内设计。馆里收藏了很多世界各地的古物,其中有一些中国的瓷器和文物。馆内的陈设按照当时吉姆汤普森的布置摆放。听着讲解员的解说,我仿佛穿越到了吉姆汤普森时代的曼谷,看着眼前欧式的陈设,又仿佛置身于欧洲,有一种时空交错的体验感。参观至客厅时,我站在宽敞的阳台上,吹着湿热粘稠的亚热带风,看着绿绿葱葱的树木和阳台外的小河流,我似乎体会到了吉姆汤普森对泰国的热情和喜爱,这种情感也感染了我,让我与他产生共鸣。半小时的参观瞬间结束,我却一直依依不舍地留恋着那份独一无二的愉悦的体验感。之后,我又去参观了两次吉姆汤普森博物馆。每一次参观,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吉姆汤普森博物馆整体环境设计、馆内布局、用色和工作人员都让笔者感受到管理者的用心以及他们想传达给游客和公众的理念。从公共卫生区域的设计,到社会公益活动行为 (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管理者所诠释的已不仅是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而是一种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也为此吸引了笔者再三游访。
第二,社会体验感。社会体验感解决诠释的对象问题。诠释的对象决定了诠释的内容。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化古迹诠释也是如此。没有所谓的“普通游客”和“大众”(8)Hall,C.M .& McArthur,S..Heritage Management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Human Dimension. The human dimension of heritage management: Different values, different interests, different issue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chapter 1.。游客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先前的经验、价值观、性别和年龄以及旅游的期望和需求。这些差异决定了文化古迹诠释不应以一套固定的内容模式或以官方的教育形式进行,应该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对于游客,古迹诠释应该是让他们在目之所及范围内,通过与古迹发生不期而遇的邂逅,生发丰富、生动且恒久的体验与感受(9)Staiff, R.Heritage Interpret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 New Paradigm?[J]. AHMT:Architec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Tourism, 2012(2):25-46.。因此,文化古迹诠释,应该多元化。管理者需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考虑游客通过古迹旅游想获得什么。不能仅停留和局限于古迹历史背景介绍的信息。对文化古迹的诠释需要“接地气”。诠释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对游客来说它是一把梯子,借助它,游客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它是一座桥梁,通过它,个体能与其周围的环境发生紧密联系;它是一根纽带,有了它,游客的过往和当下得到连通,获得与自我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生活新的体验和认知。
再次借用笔者在吉姆汤普森博物馆的旅游经历对古迹诠释的内容进行说明。面对吉姆汤普森博物馆的游客,管理者首先是在售票时对游客进行分类,按照游客的国籍和所选的讲解语言把游客划分成不同群体。其次,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会根据不同团队(群体)对讲解内容进行筛选和设计。例如,针对欧美游客,讲解内容侧重于吉姆汤普森的传奇故事以及他在泰国的见闻;针对有中国人群的团队(笔者参加的),讲解员会特意讲解馆内收藏的中国文物;针对泰国本地游客,则侧重讲解吉姆汤普森对泰丝发展的贡献。这样的讲解跳出了教科书式无趣又无意义。千篇一律的模式,从而适应游客不同的需求。此外,讲解员并未以历史教学式的方式开场讲解博物馆的历史信息,而是从游客所处之地的环境、目之所及之物开始描述解说。这种方式不会带给游客一种“机械感”,而是有效地帮游客带入情境中。
在古迹诠释里,诠释的过程和方式本身也是古迹诠释内容的一部分。诠释的方式能否有效帮助游客对古迹进行认知和理解将直接影响诠释的效果。诠释者是以 “授课”的方式,还是以沟通互动的方式进行诠释,对诠释来说尤为关键,它决定了诠释的信息能否有效传递给游客。如果通过诠释能有效传递信息,就能帮游客充分理解并欣赏古迹。反之,将会影响游客对古迹的认知,甚至导致游客对古迹价值的轻视、不尊重。同时,有效的诠释有助于提升游客旅游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良好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是决定游客是否会成为“回头客”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一个旅游地是否能成为热门的关键。
第三,身心体验感。身心体验感解决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古迹诠释。如上文中所提到,古迹诠释并非一种单调的教育式讲解,尤其在社会媒体化时代,古迹诠释的方式应该与时俱进,更加多元和丰富。 对古迹诠释而言,毋庸置质疑,游客是诠释工作中最重要的角色。人们选择旅游,是想通过旅游寻找一种“即时存在感”,通过与旅游地发生连接,成为其故事和历史的一部分,甚至在这种连接中成“他人”,这是游客想要通过旅游获得的体验感和经历。因此,诠释的发生是一种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游客在其过程中,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通过亲身参与,调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对文化古迹完成自己的诠释。相比作为“局外人”,游客通过切身体验,与古迹产生互动和联系,成为诠释的“参与者”。就此而言,诠释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解说员的现场讲解或电子导览讲解器,它可以是一首歌,一个故事,一场对话,甚至是一个标志和图案。“古迹”不仅是一个名词,它也是一个动词;“古迹”是人类进行创造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地点,一个建筑,一个景观(10)Staiff, R.Re-Imagining Heritage Interpretation-Enchanting the Past/Future [M].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14.。
信息化时代,游客还可以通过各种电子产品和社交软件与朋友和陌生人进行即时的线上交流,分享彼此的旅游经历和体验,交流思想,进行探讨,产生共鸣,共同对文化古迹进行新的诠释和创作。时下流行的“朋友圈旅游”是社会媒体化时代下新兴的诠释方式。游客把旅游照片或短视频上传分享,附以自己的解说和感受,完成自己对古迹的诠释。这个层次的诠释体验感是教育式的诠释方式无法触及和抵达的。
对古迹的诠释需要游客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启动感官按钮,与古迹进行一场“对话”,发生碰撞和连接,通过这种参与和互动,丰富自己的旅游体验和经历。同时,对游客来说,各自有不同的经历,在诠释过程中,他们会结合自己先前的经历和背景,对目之所见之物进行理解和认知加工,辅以“即时存在感”,为自己创造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对古迹的诠释可以发生在旅游过程的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因为游客无法预知哪个景色会触动他们,让他们驻足;哪个时间点会成为他们永恒的记忆,让他们留恋。这些“任何时间和地点”可能是在旅游地品尝到的菜肴唤起的某个记忆;可能是旅游中遇见的人;也可能是旅游当时的一场雨或一杯咖啡。这些不确定性都会让游客对古迹有不一样的感知和体验。尤其当下丰富的科技产品和社交平台,让古迹诠释变得更丰富和多元化。无论游客身处何方,通过电子产品就能与古迹产生互动与连接。
诠释所关注的是最古老、最宏大或最稀有事物背后深层的意义。它并非仅仅告诉人们某种植物的名称或某个建筑的历史。诠释是一种整合的、创造的和激励人心的学习方式。它为人们发现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了一种途径,同时让人们了解自己在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诠释带给人的是触动内心的震撼,人们的假想因此受到挑战,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好的诠释是人们茶饭间仍会回想起的经历体验(11)McArthur, S.Introducing the undercapitalized world of interpretation[M]. 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8:63-85.。由此,在旅游环境下,对文化古迹的诠释应该以人为本,从诠释的关键要素着手。
第一,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感。空间体验感是游客对文化古迹旅游的“第一印象”,它决定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度和满意度。因此,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感是进行文化古迹旅游开发的首要路径。就管理者而言,应该从更广的维度对文化古迹诠释进行思考和规划,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视觉和服务体验。旅游地垃圾桶的设计和布局,公共区域的图案和标志,工作人员的着装,甚至是当时的天气状况都会影响和决定游客对旅游地的初印象。因此,管理者进行旅游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古迹周围的自然因素,结合整体环境进行规划布局,创造和谐的氛围。例如,游客休闲区的设计可借助旅游地的素材,利用户外的树荫或景观,设置户外休闲区,基础设施的用材和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融洽。同时,休闲区的服务要为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体验感而非旅游地“购物超市”的嘈杂拥挤感。此外,旅游地的图案标志以及工作人员的衣着设计也需与整体氛围相协调。管理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造“体验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
第二,创造互动的社会体验感。文化古迹旅游的互动能帮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古迹,完成旅游体验。首先,管理者应该设计游客与讲解员互动的环节和内容,让二者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讲解员不是“机械的”信息输出者,而是灵活的引导者和创造者,帮助游客更好地融入情境中,为游客创设想象的空间,带领游客畅游其中,发现精彩。其次,管理者需要对游客进行分类,按照游客不同的背景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讲解,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好奇,从而让游客积极地参与互动,加深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三,创造愉悦的身心体验感。对旅游地而言,能否为游客提供愉悦的身心体验感是决定一个旅游地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创设“云端互动”区,游客可以通过“云端互动”和其他游客进行交流分享,从中获得新的认知和体验。“云端互动”的内容可以是照片和短视频的分享,也可以以文字形式记录自己的旅游体验和感想。管理者可以从“云端互动”区选出最受欢迎的旅游体验者,邀请其作为“云讲解员”,通过在线直播或录制视频的方式为其他游客进行讲解。
在文化古迹旅游中为游客创造愉悦的身心体验感,不仅需要管理者的努力,也需要游客自身的积极配合参与。游客作为旅游中的重要角色,对旅游过程和结果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作为游客,需要转换旅游思维观念,带着“不期而遇”的期待前往古迹旅游,不是以“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游方式走马观花。同时,游客需要带着一颗好奇心,积极参与对文化古迹的探索发现,不囿于表面的信息。
对文化古迹旅游而言,要完成上述3个维度的体验感,不是旅游管理者或是游客单方面的工作,它需要多方共同参与配合完成,也因此,赋予了文化古迹诠释更丰富的意义。
至此,笔者将回到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为什么在获取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人们还要选择旅游?以此问题的答案作为结语。在信息媒介丰富多样的时代,我们可以在家,打开网页搜索旅游地的信息和图片,观看相关视频照片,进行“云端”旅游,但我们并不满足这样的旅游方式。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进行社交是人类的本能。尤其在新冠疫情居家期,人们充分感受到与社会和世界发生关系、进行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想要发生这种联系的迫切感。我们无法仅仅躺在椅子上,划着手机屏幕,刷着各种信息,进行体验感和互动感为零的“云端”旅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即时存在感”。相比学习无用的信息,游客通过旅游所追求的是对旅游地进行自己独有的诠释创作经历和一种参与感,以及那种期待“不期而遇”惊喜。 这些 “不期而遇”的意外收获是无法通过宅在家的“云端”旅游来实现。只有通过游客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与体验,触摸历史,与古迹对话,调动多种感官对信息整合,从而形成超出预期的体验感,这些体验感无法仅靠电子产品和信息获得。这也是游客愿意走出家门到古迹遗址去旅游的原因之一,他们想要去感受这种参与互动带来的意义。信息化时代赋予文化旅游更丰富、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文化古迹诠释并非是一种教育,它不应该是学校教科书式的内容,应该是一个魔法盒,打开它,拥有无限可能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