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中医院统计信息的应用价值

2020-02-22 04:30:44王群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6期
关键词:流程管理工作医院

万 骥 王群超

(1 大连市儿童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2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诸多信息内容,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各种内容不断细化,信息量日益增加,要想确保医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关注信息的有效整合[1]。就大种类而言,医院管理过程中涉及基础管理、病案管理、疾病分类管理、住院管理等内容,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扩大,医院基础管理的内容也有明显增加,同时,疾病种类增加,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以至于病案数增加,且多数需要住院治疗,各种情况都使得对应的管理负担增加,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日益庞大[2]。因此,要想做好医院管理,必须准确的对信息进行处理,使之能够准确的反馈信息,既保障医院的长远运行,也能保障临床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3]。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传统统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的工作需求,不仅工作人员负担较大,还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无法为医院发展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院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对当下的工作模式进行改进[4]。在医院日常管理中涉及到大量数据信息,且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数据也在不断增加。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就是为了降低数据信息的统计、调度、管理而研发,同时这一管理方式在各大医院广受推崇。本研究分析医院管理中医院统计信息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2018年1月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开展医院统计信息工作,选取260例患者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3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1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82例,女48例,年龄在24~58岁,平均年龄为(41.37±12.45)岁。观察组男81例,女49例,年龄在23~58岁,平均年龄为(41.22±13.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方案,内容如下:

1.2.1 做好基础工作 在工作开展前,医院方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所有工作人员明确医院信息统计的价值,以便于后续工作可顺利执行。随后要展开系统性学习,各科室对医院统计工作相关内容展开培训,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掌握使用方法,并能准确的完成整个工作流程。初始阶段以教学为主,后续阶段则以模拟演练为主,所有工作人员都经过理论问答和实际操作两个考核流程,理论以问答模式,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知悉相关工作内容,实际操作模拟整个工作流程,用于发现工作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进行纠正,提高工作质量。

1.2.2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所有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有合理的制度加以约束。医院方需要参考国内管理制度,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拟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注意是,制度只能参考,不能完全照搬,很多医院存在照搬管理制度,根本没有注意其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需求,致使制度无法有效的对工作流程进行约束。在管理制度拟定后,试行一段时间,确保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同时,后续阶段要评估制度施行质量,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不断优化管理方案。另外,医院方需建立信息库,使所有信息能够有效的存储,并且持续优化信息库,尽可能的使之精简。

1.2.3 明确管理细节 管理过程中涉及很多细节问题,尤其是数据的核对和维护,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阶段都会对细节问题有所忽略,以至于存在信息失真,数据错误的情况,因此在工作阶段,必须对既往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信息统计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数据的核对,尽量由3个人进行核对,确保所有的数据能够保持较高的准确度。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也要自我评估,分析出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各科室也需注意检查,尽可能的提高工作质量。

1.2.4 做好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是管理工作执行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统计执行过程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不定期考察工作质量,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和改进。同时,监督人员需要对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对于工作质量较好的工作人员,适当予以奖励,若是工作质量不佳,应予以惩罚,使得工作人员对医院管理工作上心,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监督工作尽量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可多安排监督组执行监督工作,以免出现随意打分的现象。

1.2.5 人才队伍建设 在工作执行中,工作人员是具体执行者,必须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就现有情况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另一个方面则是引进高水平人才。对于在职工作人员,医院内部需要加强培训工作,定时安排学习课程,科室内部也需整合时间,让所有工作人员能够自由交流。对于高水平人才,医院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尽可能的多招聘,满足人才队伍的建设需求。在后续工作阶段,加强医院间的交流学习,尽可能的安排外出交流机会,学习彼此的优秀经验,促进整体发展。

1.2.6 信息技术使用 如今对于管理工作的要求,已经逐渐朝着信息化迈进,因此,对于医院信息统计,为减少工作负担,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医院工作人员要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完成信息的录入、核对,对于一些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尽快开展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后续阶段需要重视信息的维护,不能随意更改,同时,要关注信息量,医院工作繁忙,每日都会更新大量信息,为保障工作有序进行,必须定时检查,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1.3 分析标准 两个时间段内,对130例患者进行工作时,记录误差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信息失真、资料不全、结果偏差。同时邀请患者对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评分,分值0~100分。科室责任人和临床医师需对工作流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分,主要参考信息完整程度,具体恢复效果、恢复周期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工作期间误差事件发生情况 根据记录数据显示,观察组误差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工作期间误差事件发生情况[n(%)]

2.2 工作满意度评分、工作质量评分 对照组130例患者,工作满意度评分为(84.27±3.75)分,观察组130例患者,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3.54±2.83)分(t=22.498,P=0.001);对照组130个工作流程,工作质量评分为(78.52±5.86)分,观察组130个工作流程,工作质量评分为(87.94±6.94)分(t=11.825,P=0.001)。

3 讨 论

在医院工作过程中,每日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要想医院有序运行,必须加强信息的统计工作[5]。在时代发展和医疗事业壮大过程中,信息愈发丰富,若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工作负担相对较大,工作质量也不是很高,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误差,因此需要使用更为合理、更为适合现阶段医院发展需求的信息管理模式[6]。医院信息统计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很多地区都已经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应用了医院信息统计方式,效果较为突出,有效的提高了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

医院信息统计被广泛应用,优势十分明显。首先,信息准确度,信息统计工作流程可较好保证信息的准确度,出现信息误差的可能性较低[7]。其次,庞大的数据库,医院工作中数据十分庞大,医院信息统计可构建庞大的数据库,即使每日新增大量数据,也不会造成工作负荷[8]。最后,减少工作负担,在医院管理中,信息的录入、核对、查询都会消耗大量时间,而信息统计则可有效缩短整个流程所消耗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压力[9]。虽说优势明显,但是后续发展阶段,还需持续改进相关工作体系,使之更加完善,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10]。目前处于大数据时代,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医院管理的工作方案会不断完善,持续推动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误差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工作流程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表明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流程中的误差显著降低,但本次选取的案例较少,无法做到全面覆盖,而医院一年内会收治大量患者,因此在所有收治案例中,对应数据可能会有所提高。就患者满意度来看,很多患者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在工作质量评估上,虽说整体质量上升,但平均工作质量评分<90分,说明后续阶段需要改进的内容还很多。在长远发展上,建议医院管理工作要重视体系的完善、人才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这在任何工作流程中都适用,对于医院管理工作而言,更需要在相关内容上加强建设,尤其是在新技术应用上,目前的技术日新月异,功能不断优化,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因此需要多关注技术的革新,持续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采取医院统计信息方式,能有效降低误差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流程管理工作医院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我不想去医院
儿童绘本(2018年10期)2018-07-04 16:39:12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