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甘薯品种与适宜移栽规格筛选初报

2020-02-22 10:26田维勇杨天海侯再芬
耕作与栽培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南县甘薯行距

田维勇,付 梅,杨天海,侯再芬

(1.贵州省思南县三道水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贵州 思南 565114;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阳 550001;3.贵州省思南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思南 565100)

铜仁地区是贵州甘薯主产区之一,从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及应用,为甘薯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1-5]。思南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0 733 hm2,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1,2],是铜仁甘薯产业的优势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民对美好生活优质食品的需求,甘薯已成为当地经济作物,从直接食用逐步转向深加工利用,加工产品主要有甘薯淀粉、甘薯粉条、甘薯地方名特小吃等。甘薯已成为思南县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产业链的延伸和壮大,优质的原料是基础。因此,开展高产优质加工专用品种及配套的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是生产端重要的课题。付梅等[6]于2017年在思南县、玉屏县开展15个加工型甘薯品种筛选试验,结果得出商薯19在思南县表现好,经过两年的示范推广,商薯19成为主推新品种选择之一。为加大优良品种的筛选力度,研究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特开展高产甘薯品种与适宜移栽规格筛选试验,为指导思南县甘薯产业提供生产实践参考。试验以新引进的脱毒渝薯1号,主推新品种商薯19,本地品种胜利甘薯和大白甘署为对象,开展4个不同移栽规格对产量的影响试验,旨在筛选出高产品种及适宜移栽规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4个甘薯品种,2个新品种脱毒渝薯1号、商薯19,2个本地品种胜利甘薯、大白甘薯。

1.2 试验设计

采取2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甘薯品种为A因子,4个品种;移栽规格为B因子,设4个水平,共16个处理。脱毒渝薯1号为A1、商薯19为A2、胜利甘薯为A3、大白甘薯为A4;移栽规格B1为宽窄行(80+70)cm×28 cm、B2为宽窄行(80+60)cm×30 cm、B3为等行距60 cm×35 cm、B4为等行距70 cm×30 cm。移栽密度均为3 176株/667 m2,小区面积21 m2,3次重复。重复间走道60 cm,四周设置保护区。

1.3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19年3月至10月在三道水乡永兴村甘薯试验基地上进行,黄沙土壤,前作白菜,前作收后犁土整地,开沟起垄移栽。起垄时每小区施用复合肥(N∶P∶K=13∶5∶7)1.75 kg作底肥,甘薯生长前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每小区施用复合肥2 kg作追肥。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栽培管理进行。3月20日育苗,5月27日移栽,10月15日成熟收获,按小区收获计产。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软件和DPSv 3.0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通过对不同处理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试验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试验误差控制良好,试验结果可靠,可对不同处理进行多重比较。

表1 不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

2.2 不同品种与移栽规格处理下的甘薯产量分析

经新复极差测验多重比较(表2)表明,16个品种与移栽规格组配处理的产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在2 445.7~2 906.2 kg/667 m2之间,以A1B4处理的产量最高(2 906.2 kg/667 m2),A3B1处理的产量最低,为2 445.7 kg/667 m2。

表2 不同处理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对A1品种在4个不同移栽规格下的产量差异进行分析,A1B4处理比A1B2处理和A1B3处理略增产,但差异不显著,这3个处理的产量却极显著高于A1B1处理。A1B4处理比A1B1、A2B1、A2B2、A2B3、A3B4、A3B1、A3B2、A3B3、A3B4、A4B1、A4B2、A4B3、A3B4处理增产3.4%~18.8%,平均增产11.2%,增产幅度达1%的极显著水平。

继续分析A2、A3、A4品种的4个移栽规格下的产量差异,发现与A1类似的规律,可归纳出,参试的4个品种在B2、B3、B4移栽规格下的产量极显著高于B1移栽规格,B4移栽规格下的产量最高,表面4个品种最佳移栽行株距规格为等行距70 cm×30 cm。

2.3 品种因子的产量分析

从表3可知,4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在2 534.6~2 852.2 kg/667 m2之间,4个品种的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A1>A2>A4>A3,A1品种的产量最高2 852.2 kg/667 m2,比A2、A3、A4品种分别增产3.7%、12.5%、12.1%,增产率均达极显著水平。A2品种的产量为2 750.6 kg/667 m2,比A3、A4品种分别增产8.5%、8.1%,增产率均达极显著水平。A4与A3品种之间产量差异则不显著。结果表明,新引品种脱毒渝薯1号、商薯19比本地品种(胜利甘薯、大白甘薯)的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具备较好的推广价值。

表3 不同品种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2.4 移栽规格因子的产量分析

从表4可知,4个移栽规格下,甘薯产量在2 566.4~2 718.8 kg/667 m2之间,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B4>B2>B3>B1。B2、B3、B4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B1,比B1处理分别增产5.4%、4.8%、5.9%。表明等行距B4是最佳的移栽规格,其次适宜规格是B3、B2,B1移栽规格最不利于高产。

表4 不同移栽规格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脱毒渝薯1号、商薯19、胜利甘薯、大白甘薯4个品种在相同密度下的宽窄行(80+70)cm×28 cm、宽窄行(80+60)cm×30 cm、等行距60 cm×35 cm、等行距70 cm×30 cm移栽规格下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脱毒渝薯1号在等行距70 cm×30 cm移栽规格下的产量最高,达2 906.2 kg/667 m2。

参试的4个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新品种脱毒渝薯1号产量最高、商薯19次之,两者均比本地品种胜利甘薯、大白甘薯极显著增产。

4个移栽规格处理下,等行距移栽方式比宽窄行移栽方式效果好,以等行距70 cm×30 cm产量表现最佳,等行距60 cm×35 cm较好,宽窄行(80+60)cm×30 cm较差,宽窄行(80+70)cm×28 cm最差。

3.2 讨 论

试验中2个新品种的产量水平显著高于2个本地品种,说明开展新品种筛选及示范对加快新品种选育成果科技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试验种植区,甘薯以等行距移栽方式效果较好,且以行距70 cm、株距30 cm增产潜力最大。品种和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付梅等研究表明,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6];喷施微生物肥、生物调节剂对甘薯植株性状产生影响,并能增产,不同喷施时期效果有差异[7,8]。下一步,要加大优良新品种脱毒渝薯1号、商薯19的优质薯苗繁育、适宜移栽期、肥料配方、施肥量、绿色防控、生物调节、机械化应用等绿色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集成,为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思南县甘薯行距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全家总动员上学去
铜仁市工关委到思南调研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思南县蔬菜育苗现状与前景分析
思南县思林乡辣椒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