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卓志强: 乘势而上布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以科学规划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02-21 08:45
大社会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政救助广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谋划开局起步,擘画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为我们谋划部署‘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和根本遵循。”近日,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卓志强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民政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民政力量。

【谈学习贯彻】

高质量编制民政“十四五”规划

扎实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羊城晚报: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省民政厅如何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卓志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民政系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不断走深走实。全省民政系统将分阶段、分步骤、全覆盖地开展十九届五中

全会精神传达学习,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紧密联系民政部门主责主业,深化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与民政密切相关重要新论断的认识。

二是认真科学谋划,高质量编制民政“十四五”规划。结合近期开展的“深调研”,认真研究梳理当前广东民政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促进广东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科学编制好广东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殡葬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推进广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民政领域“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健全完善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谈社会保障】

月人均低保标准年增超11%

实施临时救助近20万人次

羊城晚报: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在推进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卓志强:广东始终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覆盖面广、创新性强、含金量高的实政策,推出了一揽子便民、利民、惠民的硬措施,创新改革社会救助制度,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

民生保障指标持续增长。广东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10月,全省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1.53万人,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870元、712元,年均增长11%、12%;特困人员22.47万人,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为月人均1414元、1150元,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年均增长16%;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每月1820元和1110元,较2016年涨幅均超3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5元、235元,连续年增幅5%。

兜底保障范围持续扩大。将低保覆盖范围从收入型贫困家庭向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扩展。进一步扩大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向所有在广东发生急难的困难群众拓展,今年1-10月,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近20万人次。扎实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今年以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7万人次,帮助1363名滞留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寻亲成功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建设完善省核对信息系统,形成纵向连接部、省、市、县、镇五级,横向连接各个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网络;创新在“粤省事”上线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在线申请、群众自助寻亲和全省救助管理站查询服务,实现救助申请和资讯查询“零跑动”;开通异地受理全省通办功能,困难群众可向全省任一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提交救助申请,进一步提高便民举措。

儿童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建立省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综合改革,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全力建设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现有儿童福利机构106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30家,配备村(居)儿童主任27240名,镇(街)儿童督导员1788名,初步搭建了县(市、区)、街道(乡镇)、村(居)三级儿童服务工作网络。开通“护童之声”困境儿童24小时服务热线。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牵手行动”,组织350家社会组织深入15个地市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慈善事业提质增效。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步伐,目前全省慈善组织1326家(全国第一),公募慈善组织151家(全国第三),慈善信托37单、资金6.8亿元。连续十年举办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组织承办三届中国慈展会,搭建起全国性慈善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工作,推动广东志愿工作提质增效。截至9月底,全省注册志愿者近1300万人,志愿服务超过5.9亿小时。

【谈脱贫攻坚】

91.2万人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湛江218条贫困村100%出列

羊城晚报: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广东民政系统在落实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怎样的效果?下一步如何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銜接”?

【谈规划目标】

儿童保障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乡镇社工服务站将全覆盖

羊城晚报:广东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卓志强:“十四五”时期,广东民政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着力完善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全面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民政力量。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大救助”体系建设。综合救助格局基本形成,大救助信息平台稳定运行,救助资源信息充分共享,救助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不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人员自然增长机制,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构建城乡统筹、功能完善、覆盖全民、监管到位的“大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增强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医养结合模式,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支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大养老体系。

构建覆盖范围广泛、分类标准明确、保障制度完善、部门联动有力、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儿童保障”体系。按照“夯实基础、建强体系、兜住底线、提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思路,做细做实儿童福利工作,不断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推进儿童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构建慈善主体多元化、参与渠道便民化、志愿服务多样化、管理方式精細化的“大慈善”体系。加大培育慈善主体,做强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志愿服务和福利彩票,充分发挥好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独特作用,鼓励和支持慈善组织等慈善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助力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大慈善”体系,推动广东由“慈善大省”迈向“慈善强省”。

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精准化、精细化;社会组织发展提质增效,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到2025年,持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人数稳步提高,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婚姻登记管理更加便民,殡葬改革持续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不断完善;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优化,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广东省民政厅)

猜你喜欢
民政救助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粤来粤美”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北京通—民政—卡通”开始发放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关于加快民政事业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救助行为人请求权问题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