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2020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这两个“决胜”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在20世纪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其意义不言而喻,十分重大。只有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是前提条件,也是标志性的衡量指标,缺少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农民的脱贫,就不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不能是人民认可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因此,2020年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部署,目的就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再接再厉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整体如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想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仅要有必胜的信心,还要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即自觉运用习近平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有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更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非常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加速实现现代化,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等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把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才能提高共产党人治理贫困的能力,提高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能力,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确保建成一个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
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和工作作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指的就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是矛盾的表现形式。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又具有特殊性;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体矛盾或问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直接有效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了解客观实际,把发现的问题调查清楚,掌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再制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历史和现实,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实际状况,贫困的原因;脱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当前脱贫困境有哪些,可能使用的脱贫资源有哪些等。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不可能掌握贫困问题的真实情况,不可能制订出精准、有效的脱贫方案,不能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根本改善,进入小康社会。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脱贫实效,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扶贫对象的真实状况。为此,习近平身体力行,以身示范,深入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开展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全国主要贫困特困地区。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就奔赴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他指出:“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页。不言而喻,“低收入群众”指的就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他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必须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掌握这些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短板”的原因和表现,才能做出精准有效的决策部署。不仅习近平亲自去贫困地区调研,为的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他还要求各省市县领导干部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了解真实情况,带着对贫困农民深厚的感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回顾自己从基层到中央40多年的工作经历,谈到去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去到贫困群众的家里考察和调研,了解贫困群众的真实状况。2015年以来,针对不同情况,习近平先后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有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等。聚焦一个主题,进行工作部署和要求。重视调查研究,不仅要调研贫困地区的状况,还要关注开展扶贫工作后取得的效果,是否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仅是2019年,习近平就调研了5个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实况。4月,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了解到已脱贫户马培清家通过参加黄精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土地入股分红、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5月,在江西省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习近平对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做法表示赞赏;7月,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了解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运用“菜单式”扶贫和扶强带贫模式,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8月,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当地针对古浪南部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6万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牛羊养殖和蔬菜种植正逐步摆脱贫困;9月,习近平来到河南省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创客小店;在光山县槐店乡,考察油茶产业;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察看特色产品。在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震惊国际社会。“到2020年2月,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 000万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2)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脱贫攻坚战的总结的表述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到了2020年3月,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从决定性进展到决定性成就,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肯定,也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这是运用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实现的跨越。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法宝。实事求是原本是指中国古代一种治学的严谨态度,毛泽东把它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并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反对的是教条主义,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的基础在于从实际出发,要想做到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对“实际”做出正确的研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方法,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有一个清醒认识,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指导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拉开了反贫困斗争的序幕。由于国家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的,所以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极低,农民生活基本都处于贫困之中,很难确定哪个县、那个村、哪一户是扶贫对象,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不单是扶贫的任务,而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任务和核心。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于农村特殊贫困群体、因灾致贫群体扶贫的方式是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通过提供物资和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农村率先踏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征程。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部分农产品价格、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整体生活状况得到迅速改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大减少。“按照1978年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4.8%,年均减贫1 786万人”,(3)燕连福:《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经验与持续推进的着力点》,《经济日报》2019年10月16日。7年间贫困人口总数减少了一半。
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后于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工作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以县为单位确定扶贫对象,先后确定了近600个贫困县,通过国家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专项资金、对口帮扶、定点扶贫等政策,农村贫困地区面貌有很大改进。按照当时贫困标准,“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从1.25亿减少到8 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7.8%”。(4)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开发式扶贫的政策一直持续到2013年,期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划定的贫困县、贫困村实施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20世纪末,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扶贫目标基本实现,7年时间解决了农村8 0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2000年以后,国家实施整村扶贫政策,改善了贫困村的生活条件,到2012年底,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为9 899万人。
2013年以来,根据以往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果、还未解决的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2011年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之后,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包括“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具体要求和实现路径,把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精准扶贫战略指导下,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 000万人以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然,扶贫工作成果的取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客观面对和总结农村贫困状况,有效施策分不开。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是内在统一的。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贫困农民是脱贫攻坚战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战的主体,这也是70年扶贫工作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精准扶贫”的战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方针的落实都要靠贫困群众才能转化为改变贫困面貌的实际行动,扶真贫、真脱贫、不返贫也要通过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发挥社会的合力才能实现。
发展是解决贫困地区的根本之策,“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对药方子,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改革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加快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农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要想真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内外力之间的关系,外力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力才是事物变化的依据,要借助外力增强内力。一方面,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增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教育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3页。习近平在早期基层工作时就指出,贫困地区要想摆脱贫困,首先就要摆脱贫困意识。加大国家扶贫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贫困群众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增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加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保障贫困地区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让贫困群众都能有一技之长,从根源上改变贫困地区的发展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摆脱贫困,不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物质层面的贫困问题,更要解决精神层面的贫困问题,从内因出发,解决贫困的根源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挥群众伟力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而是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强化社会合力有利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带领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摘帽,充分彰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6)黄承伟:《一诺千金: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思考》,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07页。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了,调动全社会参与扶贫,不仅为扶贫凝聚了强大的社会力量,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扶贫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社会合力。
战略定力是战略思维的具体体现。所谓战略思维,就是对事物有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和发展态势的把握。“保持战略定力,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7页。在脱贫攻坚中保持战略定力,是要总结我国扶贫工作取得成就的成功经验,坚持正确的道路、方向和立场,确保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一是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战略地位。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看做是第一民生工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标志性指标。实现全面小康,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内涵没有改变,关键在“全面”二字,“全面”既是数量上的全面,更是质量上的全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让人民生活更好,才是社会主义。贫困问题能否彻底解决直接决定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进而影响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布局,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二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是我国70年来扶贫工作的鲜明特色,也是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关键原因。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扶贫工作的正确方向,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一定要提高认识、履职尽责、掌握方法,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1页。中央统筹指的是中央负责顶层设计,制定大政方针;市县抓落实是把方针政策落地生根,产生实效。通过落实各级党组织脱贫攻坚责任,实施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对扶贫干部组织培训,建立干部奖惩长效机制等达到脱贫的实效。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四是坚持精准脱贫战略。精准脱贫即精准施策,是否做到精准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精准的关键是建档立卡,建设脱贫数据库,实现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进而做出精准决策、精准施策,最后达到稳定脱贫。这是建成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认可的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和要求。四是坚持把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只是我国扶贫工作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是今后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的方向。回顾我国70多年扶贫工作,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每一步都是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把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进行整体性、长远性的谋划、设计和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绘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51页。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要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意味着它们本身内含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是简单容易做到的。在2019年初,习近平曾说过,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复杂,剩下的都是贫困之中最贫困的、困难之中最困难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3月,他又指出,脱贫攻坚由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努力,决不能松劲懈怠。“三保障”突出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有的地方脱贫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屡禁不止,虚假脱贫时有发生。成非凡之事,需要有非凡的精神和毅力,真抓实干才能出成效。这一切都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持之以恒画好脱贫攻坚这张蓝图,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建成小康社会是20世纪就提出的奋斗目标,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一定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上的丰功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