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燕
(新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传承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之一。在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遗产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和根基,西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必须关注和重视的时代课题。发展西部文化遗产旅游,在文化自觉中挖掘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省中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在文化自信中传播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西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珍贵,因此西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类型都非常丰富,如在第一、第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西部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就达到700多项,占全国总量的45.6%。[2]近几年,西部文化遗产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西部文化遗产旅游还存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不足、学习和借鉴方面存在误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旅游竞争力的地区还较少等。
各美其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西部文化遗产也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引领作用。同时要避免和警惕一些错误倾向。第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搞形式主义。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当今社会掀起了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表面化、浅层次地表现传统文化,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是作秀,表面文章下足功夫。这种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难道就是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吗?挖掘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不仅仅是将传统文化展示在博物馆、陈列馆,而是巧用现代传媒等载体,让其走进生活,融入时代,鲜活起来。也不仅仅是把古文籍翻印一下、穿一下民族服饰、唱一下民族史诗等形式主义般的“表演”,如果以这种方式来传承和挖掘传统文化,那只能是愈行愈远。传承和挖掘传统文化“不是去找更多的古代话语填充进去,不是让它向传统文本靠拢,更不是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完全回到过去,”[3]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引领社会发展。其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复古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到来,由于不能理性地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产生的“阵痛”,盲目地追求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归,这种负面作用扩散开来,就是不断地强化防御心理,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由此陷入自我封闭、因循守旧的怪圈。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原样照搬,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把传统文化视为先验的、亘古不变的封闭文化的认识,只会使传统文化走向衰落,保护和传承又何以可能?再次,对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境和问题不能虚张声势、夸大其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如传统文化传承人后继无人或后继乏人,民间传承的口头文学、史诗流失,一些民族独有的文化习俗逐渐消融,一些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现象出现。如位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1997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著名旅游景区,在旅游繁荣的背后,丽江古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古建筑功能出现转换,主要街道的临街房屋几乎全部成为工艺品店、酒吧、餐饮店、客栈,原有的居住功能转化为商业场所,传统民居结构发生改变,传统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逐渐发生演变,历史街区的原真性渐渐消失。丽江古城旅游商业化使传统的纳西文化(语言、服饰、手工艺、建筑)的传承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并非是个例,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古城旅游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问题。
传统文化只有建构在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文化兴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体现,既要应用科技手段更好保护传统文化遗存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等历史瑰宝,也要契合时代需求,多出品味格调高、弘扬正能量的文化产品,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光大。”[4]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人类文明,之所以其生命力如此强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始终与时代相结合。因此,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中国文化新形态的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其魅力和价值。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工程,挖掘西部文化遗产中的积极因素植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必将延续和增强西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西部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散布在西部的各种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物联系起来,可以构建西部古建筑发展史;将不同时期的古遗址联系起来,可以构建西部聚落发展史;将不同时期的古墓葬联系起来,可以构建西部墓葬文化发展史等。从西部诸多文化遗产中选择典型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石窟、重要史迹等,创建一个反映西部历史的具有浓郁地区特色文化遗产网,用以形象地反映西部的历史,教育西部的各族人民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丰富旅游资源。策划和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主题鲜明的文化遗产展播、文物展览,增强西部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断提高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挖掘西部优秀传统文化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维系该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保障,因而,文化创造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5]在文化自觉中挖掘西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适应新时代的新文化,是西部在新时代健康发展的需要。
文化自觉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6]可见,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能够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在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能够主动承担起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文化自觉往往发端于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内在的精神力量,他们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的是民族和国家的文明进步。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所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在当今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的核心要素,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新时代,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自觉。
结合西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实际,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西部各族人民普遍意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7]回顾西部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孕育和滋养,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吸收既体现在物质层面,如饮食、服饰、民居等,也体现在精神层面,如思想、观念、心理等,而精神层面更需要自觉性。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一体是主导,多元呈现出文化的繁荣,西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坚持主流、壮大主流,西部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重民生”“重德行”“重合和”,也是西部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西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丰富资源。传承和挖掘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才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西部各族人民要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推动西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挖掘,使之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为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西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保持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存在发展的条件,但保持不是不变,而是要不断地超越,紧跟时代步伐,赋予其新的内涵,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互赢的经济合作中,更需要文化做支撑,用文化来连接。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灵魂,民族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西部是“一带一路”核心地,开发西部文化遗产旅游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文化的有机整合。丝绸之路实现了东西方跨域的经济交往,也随之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在与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交流、碰撞中,根据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吸收、融合,逐渐整合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服务西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优秀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融合性、包容性。西部独特的地域位置,使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文化在此相遇,西部以开放的心态,选择性地吸收、化解,内化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成就了具有东西方文化因子的传统文化,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品位。在西部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于阗文化、龟兹文化,中原文化和犍陀罗文化并存的楼兰——鄯善文化,以中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融合的高昌文化,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以及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8]。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的幸存者,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来源。以敬畏之心、以当代视野的眼界、以可持续方式保护和开发西部的文化遗产,这是文化遗产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文化遗产获得真正复兴的方向。西部文化有着明显的族际文化共享的现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内涵丰富多元的西部传统文化,这得益于其开放包容的心态,“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推广开来、传播出去,使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弘扬起来。”[9]
美人之美,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民族先进文明成果,但要注意两种错误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虽然有不利影响,但也是我们坚持和传承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从世界文明发展历程看中国,只有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超越。如成都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方面创造了“成都模式”,[10]打造“天府古镇联盟”品牌,全市27座历史文化名镇先后加入,各古镇挖掘各自的特色,开发新的业态。如在“川西林盘文化”保护方面,采取乡村博物馆建设、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为主要举措的活化保护之路。建设“非遗特色小镇”,2017年成都市文广新局首批公布了10个非遗特色小镇。将古镇、古街、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这是成都发展特色小镇和非遗传承中的又一创造性举措。[11]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传承。
古往今来,一个民族的觉醒,往往是发端于文化自省,这是一种认识传统文化的实践形态。费孝通在文化自觉中讲到的“‘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2]也就是说,在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客观、辩证、全面地反思自我,对我们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和知道哪些是落后消极的,要坚决摒弃,哪些是积极向上的,应该坚持和传承,哪些是不足,需要学习和借鉴,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加强文化自省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是文化理念的变革,它常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先导和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文化遗产仍需强化文化自省。
加强文化自省,必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而不同”,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正是“和而不同”的反映。从中华文化发展史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继承发展而来,融合多元为一体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主流始终是坚持开放包容,如汉唐时期,中外文化便交流频繁。正因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理念,才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互动中,要以高度文化自信对待外来文化,以积极的态度广泛吸纳、融合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多元多样的世界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中,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进行科学分析和比较,做到择善而从、辩证的取舍。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更重要的是将其中国化,实现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融入中国元素,打上中华印记,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转化再造,以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基础,要做到“民心相通”,最重要的最根本是文化互鉴,历史证明,建立在“民心相通”基础上的政治沟通、贸易往来,带来的是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促进交往双方的社会发展,否则就有可能带来殖民和掠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以中亚五国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合作,以文化互相借鉴促进“民心相通”,更好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西部开放发展新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文化走出国门已经成为常态,西部推出的一系列高水准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使得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也使世界对我国西部有了更为真实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西部各界频频出访进行各类学术交流、文物展览、交流演出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西部的了解。“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加强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各国人民增强互信、加深感情,进而实现‘民心相通’。西部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西部特有的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13]
西部历史文化遗产以其丰厚性和多样性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西部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体系,保留下来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价值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少有的。著名的“丝绸之路”跨越多国,历史文化遗产尺度大,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全长约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商贸城市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哈萨克斯坦境内8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3处。[14]“丝绸之路”更是集中体现了西部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元的统一。以新疆地区为例,丝绸之路南线历史遗址最多,有尼雅遗址、且末古城、米兰古城、丹丹乌里克遗址、山普拉墓葬群;中线主要经过的地区有:罗布泊、吐鲁番、库车、喀什等历史重镇,聚集了新疆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品,而且数量极多;北线经过的主要地区是哈密、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伊犁,同样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丝绸之路还是西部各民族民族文化资源的汇集地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在这里传播、发展。在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有沙漠、戈壁,有草原、绿洲,有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使丝绸之路成为西部历史文化资源的黄金走廊。2015年3月28日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目前西部通过推出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即丝绸之路旅游、原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冰雪旅游、摄影旅游、特种旅游等,正在倾力打造西部旅游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世界。经由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传播域外辐射到中亚、西亚、欧洲。西部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珍贵独特,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通过科学、理性、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将西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特殊的旅游产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高的价值。[15]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延伸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我们传递给世界的是文化交融和谐共生,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和支持,形成沿线国家的价值共识,从而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西部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6]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独尊,是理性、辩证吸收转化创新,表现为积极主动学习先进文化,吸收各种文化中的优秀充分,并积极主动向世界传播自己文化。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表现在中国文化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表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增强文化自信,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软实力因子是加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渊源,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想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18]
“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次的民族品格。但中国的文化自信是自尊,能坚持自己的根本,绝不是‘文明与野蛮’的盲目自傲”。[19]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模式。文化自信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为核心,也不是偏见和保守,是对文化本质和未来命运的深刻意识,在西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保持文化的一体与多元、共性与个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也具有承袭性、变异性和凝聚性。”[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目标和理念,特别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的提出,表达了中国要为全球治理做出中国文化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全球治理”做出怎样的贡献?要从世界发展的大势中来分析和把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就引起了欧洲人的关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遇到了一大堆问题,其中解决的一个方式是一个文明能够整合世界,把全人类带出目前的这种危机状态。这个国家是中国。因为中国有独特的优势,文明源远流长,一直延续到今天,不像埃及文明在公元前就消失了,巴比伦文明找不着了,罗马文明的时间又太短,只有中华文明延续的时间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身优势,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中国的国际影响在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在增加,在世界文化格局日趋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自信展现自身优势和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是文化引领的时代。全球治理体制处于大变革中,人们追求建立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治理规则,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文化,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基于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21]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治世之道,是全球治理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辩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价值共识,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国的自信不是来源于硬实力而是来源于文化软实力,以文化人和以德服人,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22]只有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才能在文化传播中,始终保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从容,才能获得转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勇气。增强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统一的过程。习近平指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3]文明因互鉴而精彩,思想因交流而升华,文化因包容而繁荣。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明将因之增添中华文明因素,中华文化也将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中走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