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人文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2020-02-21 10:57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特藏馆员人文

张 玲

(榆林学院 图书馆,陕西 榆林71900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嵌入式交叉学科的融合,数字人文项目也应用而生,越来越大的国内外机构、学者开始关注数字人文,数字人文这个理念逐渐深入到社会多个学科领域。数字人文项目是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为基础,采用新的开发工具,对海量数字资源进行分析和处理,所以图书馆和数字人文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数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有超过200多个研究机构是以数字人文来命名,其中四分之一是设立在图书馆,另外还有四分之一是图书馆和其他部门联合建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的提出,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也带来了图书馆知识功能服务的创新。

1 数字人文的概念

数字人文的概念不是唯一的,既不是“数字”,也不是“人文”,它是出自于“人文计算”这个概念,将“数字”和“人文”这两个概念深入融合,即应用现代的科学数字技术支撑、保障数字人文的研究对象[1]。它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跨学科的研究,新的学术模式和其组织形式。数字人文的主要特征是可视化的知识组织和生产,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广泛性,同时,数字人文还关注环境和平台,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数字人文以庞大的数字资源为基础,所以很多大学将数字人文的研究工作放在图书馆中,方便在研究工作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数字人文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不仅要重视内在的发展,还要应对多元化的需求,逐渐转变业务工作的方式,开展知识服务创新意识,让图书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的主要特点

2.1合理的定位

明确图书馆的合理定位,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加强本地化的定位,利用图书馆的地域特点,发扬本土化的文化产业,借鉴其它优秀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实践经验,建设充满地方性优势特点的数字人文图书馆。另外一方面,接轨国际化。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建设也需要和国际化接轨,核心要素就是“出去”和“进来”,“出去”指的是走出去见识国际化的数字人文,“进来”指的是依靠国际数字人文业务,广泛协作和交流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提高图书馆的参与水平,引进来数字人文精品,让图书馆数字人文全面发展。

2.2交叉和包容相结合

数字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的交叉性,在高校图书馆,将各学科嵌入图书馆,创新和重组知识体系,加强科研交流,共建新的知识观念,在此过程中,需要重构各学科要素,然后再进行结构再造,形成同构交流的新体系。第二是包容性,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平台是一个集合的大平台,包容性很强,他们的结合点属于交叉性,增长点属于包容性,所以,在数字人文的发展阶段,不仅要结合交叉点,还要提高包容的范围,在横向和纵向方面,统一数字人文发展的目标。

3 数字人文对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性

传统的图书馆是知识收藏机构,依靠馆藏资源为大众服务,但是在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将现有的知识组织开发,成为知识的推荐机构,提供知识的增值服务,利用数字人文的技术,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所以数字人文和图书馆是相辅相成的,数字人文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的支撑,图书馆的发展也需要数字人文的信息技术和指引,它们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发展。

现阶段,国内外的图书馆对于数字人文的支持活动也越来越多,图书馆已经进入了数字人文发展的大浪潮中。国外的很多高校在招聘人员中都已经有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了。例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就设立了数字人文研发中心,剑桥大学设立了社科人文研究机构。国外大约70%的数字人文机构都设立在图书馆。在国内,武汉大学第一个设立了数字人文中心[2]。2016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的首届数字人文论坛在北大图书馆召开,专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数字人文的内容和实践。2019年,在大连举办的2019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中,数字人文就作为主题之一进行了探讨,并从多个角度来推广数字人文[3]。

3.1 传统思想束缚

特藏资源作为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研究人员的重要知识需求,在当下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馆员不仅在建设特藏资源上,还是在组织创新活动中,都应该将服务理念贯彻其中,提高馆员的实际工作效率,提高特藏资源的知识服务能力。只有注重服务质量,才能让特藏资源充分利用,提高特藏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2 图书馆体系边界定位模糊

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体系的关键词就是开放和革新,首先,原生学科逐渐转变,重构满足用户实际要求的新生知识体系,开放性是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体系的基本特点。其次,就是边界定位模糊,主要体现在数字人文研究的范围不明确,同时和学科研究员缺乏主动研究,大多是单向研究,这就需要突破这种沟通的局限,完善边界定位是现阶段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系统面临的深层挑战。

4 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在数字人文的背景下,图书馆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内容都应该融入数字人文的概念,图书馆必须思考因地制宜的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来提升自身的发展。

4.1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当下,数字人文服务的前提保障就是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环境熏陶对求知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图书馆应该在建筑风格、室内环境、楼宇文化等方面做有效的提升。室内设计应该简单大方,设立针对科研项目、课题讨论的独立的片区,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施。空旷区域应该放置一些绿植花卉,为图书馆提供新鲜的空气。总之,应当构建具有人文环境的新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4.2 培养数字人文馆员

图书馆专门培养数字人文馆员,设置其岗位,特别有助于推动数字人文服务在图书馆的开展。数字人文馆员将成为当代智慧馆员的化身。不仅承担学科馆员的职责,还要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知识为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4]。在数字人文的背景下,数字人文馆员要身兼数职,他是数据管理的挖掘人,新兴的数字工具和方法的推荐人,院系科研项目的协调人,特藏资源的推广人。为高校师生提供最为专业的支持服务。

4.3 加强特藏资源的管理

在图书馆中,特藏是最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图书馆价值的地方,在数字人文背景下,应用数字人文技术加强对特藏资源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对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再建设,建成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尤其在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教学课题的资源方面,主动创建相关特色馆藏资源的管理,分析馆藏的数据、软件、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特色馆藏产品,由此形成软件硬件都过硬的特藏知识产品。

4.4 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协作

数字人文的研究本来就是以交叉、嵌入式为基础的多学科融合的学科,所以数字人文更加注重多学科领域的相互协作,图书馆作为文献的主要收藏机构[5],应该加强和学校各院系的沟通和合作,为院系和科研项目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持服务,必要时还需要提供相应院系组织和科研项目组织的实验和研究区域,保障其项目顺利实施。

4.5 保存和传播数字人文成果

图书馆的最主要的本职工作就是保存人类的知识,在数字人文的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在文献信息的整合、数字人文的资源等方面,通过建立数字信息库,创建特色的馆藏资源、打造合适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环境,来加强数字人文项目的开展[6]。图书馆将数字人文成果加入特藏服务建设,为读者提供长期有效的研究数据,并且通过会议、论坛、学术交流、讲座等多种形式来传播数字人文,达到推广的目的。

5 结语

数字人文的出现是图书馆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此,图书馆应该确定好自身的定位,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服务深度融合,优化现有的职能,保证开拓性和创新性,

随时了解读者的数字需求,采用多种手段,以人为本,建立一套适合本校本馆的数字人文服务方式,提升图书馆的行业竞争力,实现新的服务价值。

猜你喜欢
特藏馆员人文
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工作探微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特藏发展与实践研究*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图书馆特藏服务模式研究:服务策略和价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