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美庆 杨光强
(东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充分挖掘延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并与现代化旅游产业融合打造红色旅游对抗联精神的传承、对党员和非党员理想信念培养、对延边州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
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延边地区的抗日斗争悲壮、惨烈、牺牲巨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中,延边至少牺牲了3 125名先烈,占吉林省烈士总数的90%,在众多牺牲的抗联将士中年龄最小的才12岁。也正是由于东北抗联的英勇抗争,才使得日本的铁蹄不能在东北肆意践踏,才使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步伐放缓。14年浴血奋战,无数抗联先烈用鲜血凝结而成的东北抗联精神感动着全国人民,它是红船精神的延续,它是每一个东北人民的骄傲。延边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涌现出一大批英雄的抗联将士,大部分抗联部队的高级将领都曾在这里迂回作战:杨靖宇、魏拯民、童长荣、王德泰、柴世荣……这些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都在延边的热土上洒下过汗水、泪水、血水。“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这是对延边地区丰厚红色资源、熠熠生辉的抗联精神的真实写照。东北抗联精神已经成为了延边印记,一座座纪念碑已经成为延边符号,延边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抗联精神的崇高使命。将延边地区的红色资源与民族风情、旅游产业相结合将大大扩大东北抗联精神宣传范围和受众面,有利于更多的而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群体了解抗联历史、领悟抗联精神。
2.有利于党员和群众理想信念的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从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党性修养水平。对于延边党员干部来说,学习中共党史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与此同时,作为延边人,在这片拥有38年与日斗争历史的革命老区,了解延边地方党史、地方革命史更是具有特殊教育意义。党员干部如此,普通群众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勠力同心,离不开对普通群众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情怀的培养。这种情怀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段历史故事、历史情境的感染与内化。延边作为革命老区,首府延吉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为延边地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广阔舞台。将红色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相融合,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方式滋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情感,意义非凡。
3.有利于延边经济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文化教育工程,它的经济带动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是能够促进延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延边人民生活的经济工程。延边一直被称作是“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延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缩影。近些年来延边地区的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条件的限制,从目前来看,延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第一、第二产业带动力弱,仍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这是延边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未来。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和推动红色旅游事业,让延边尽快发展起来,让延边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这对我们进一步促进整个延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延边红色文化资源丰厚
延边是自甲午战争之后,率先开始与日斗争的地方,分为反日斗争阶段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阶段,始于1907年8月,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长达38年。38年的与日斗争历史在延边地区留下了大量难以磨灭的印记,据统计,在延边4.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革命遗址遗迹就高达1 500多处,其中重要会议址10余处、抗日游击根据地13处、重大事件发生地220余处、抗日密营及其它抗日活动据点80余处、重要革命纪念地70余处、战迹地630余处,日伪侵华罪证和惨案地500余处,其中包括一级红色旅游资源15项,二级红色旅游资源15项。这些红色资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丰厚资源基础。
2.国家和地方重视程度逐年加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的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河北阜平、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陕西照金、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宁夏固原、山西吕梁、江西于都……2014年11月,习近平在福建上杭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2019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于都调研期间多次强调:“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总体部署,《2016—202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继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发展红色旅游以来的第三期规划纲要。新一期《纲要》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发展。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纲要》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吉林省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一是挖掘红色旅游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二是继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争取对重要文物、遗址遗迹、纪念地、名人故居的维修和保护资金;三是重点围绕“长春通化白山杨靖宇线”和“长春吉林延边吉东线”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链接著名景区、乡村旅游、地方文艺演出等进行宣传推广;四是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旅游职业教育、专题班以及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员培训工作,以红色景点为载体开展各类红色教育培训班,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等;要求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广泛动员和组织知识分子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开展考察和咨询服务;要求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基地,加强内容建设,改进展陈方式,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要求依托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体现出的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让大中小学生积极接受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扩大了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业的受众群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实施为集少数民族地区、红色老区等身份于一身,拥有红色、绿色、白色等文化底色的延边带来了新机遇,为延边充分利用自身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民俗旅游、自然风光游奠定了极好的政策基础。国家和吉林省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看到延边发展红色旅游的东风已到,望延边抓住有利机会,以全力谋万事,争取资金、项目,建设、发展延边红色游、民俗游、绿色游。
3.全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动力呈现新特征,尤其要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驱动力。全国各地区大力突出发展红色旅游业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最优选择。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临沂等革命老区依托红色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实践为其他地区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宝贵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
一是发展理念的经验借鉴。以井冈山为例,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是一个绿色宝库同时也是一块红色土地,风景秀美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是革命的发源地,被誉为“红色摇篮”。井冈山人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红色旅游,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势头强劲。
据井冈山旅游部门数据显示,2018年井冈山接待旅游人次1 839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6.15%和7.9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1.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67.8%[4]。旅游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给井冈山老百姓提高收入水平提供广阔平台,当地农民纷纷开起农家乐,顺利脱贫致富,当地年轻人大多选择留在家乡从事与旅游相关工作,建设家乡的同时也从红色旅游中受益。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井冈山红色旅游产业的塑造与蓬勃发展为延边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延边作为革命老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需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延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
二是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延安一直被誉为中国革命圣地,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除了它的红色名片外,还有另一张名片,那就是陕北民俗文化。延安以发展红色旅游为核心,凝聚地方民俗文化,文旅联动,让二者相互支撑。
延安市以“民族圣地·红色延安”为主打标志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季、公祭民祭黄帝陵、延安过大年、洛川苹果节、壶口旅游节、延川红枣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重大品牌节会活动,把红色文化旅游与黄河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强红色文化、做大黄帝文化、做精黄河文化、做美黄土文化、做亮绿色文化,共同构筑起延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5]。与延安一字之差的延边同样“色彩”丰富,红色的革命文化资源、白色的民俗资源、绿色的生态资源是延边最亮底色。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的美誉,朝鲜族民俗文化包括语言、服饰、美食、舞蹈、节庆,在外人看来都有一层神秘的面纱,魅力无限,令人心驰神往。延边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森林覆盖率高达80.8%,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后花园”。延边发展旅游业,应将红色文化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做精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做强朝鲜族民俗文化,做美延边绿色文化。
1.突出延边红色旅游发展主题
吉林省是一片红色热土,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开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众多革命历史活动,因此留下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四平市的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革命烈士陵园,白山市的陈云故居、杨靖宇将军殉难地,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长春市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各有千秋。延边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投入兵力最早的地区,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跳板,延边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长达38年的抗争,是朝鲜族革命志士和群众最多的地区,是吉林省抗战时期牺牲烈士最多的地区。和龙市的药水洞苏维埃政府是东北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它点燃了东北革命的星星之火。除此之外,东北抗联精神在延边地区也拥有独特内涵。整个抗战时期,延边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不惧牺牲,体现出的民族团结、共赴国难的精神丰富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是延边区别于吉林省和东北其他地区的独有之处。再者,延边发展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相较于吉林省其他地区如通化、白山等地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的成熟模式,尚有不足。因此,延边红色旅游应独创新意,发展红色旅游的主题不应是泛泛而谈的东北抗联精神,而应将民族团结纳入进来,充分体现延边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独特内涵和魅力。
2.明确延边发展红色旅游原则
一是双效统一原则。开展红色旅游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红色旅游的初衷是对红色文化的敬畏。革命老区是对一个地区厚重底色的诠释,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延边地区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首要目的是对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的承认与尊重,是对血泪凝结而成的东北抗联精神的尊重,因此开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抗联的历史,让更多的人记住东北抗联,将东北抗联精神传播开来。其次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延边进行绿色转型发展,其中重要的依托就是旅游产业,红色旅游作为延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能够为延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而延边的腾飞就是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告慰。因此,延边发展红色旅游要坚持双效统一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
二是区域联合原则。以延边红色资源为主阵地,整合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红色资源,开展省际、市际旅游合作,实现延边与东三省其他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聚合效应”。东北抗联鼎盛时期总人数达到3万余人,辗转东北各地,活动范围遍及当时南满、东满、吉东、北满的70余县。以杨靖宇将军为例,杨靖宇将军1929年在抚顺,1931年在哈尔滨,1932年在南满,之后在南满广大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足迹遍布东满、南满地区,最终牺牲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担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的陈翰章是延边敦化人,最终牺牲在牡丹江镜泊湖;魏拯民曾在延边指挥作战,最终牺牲在桦甸……因此,对于延边地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的系统挖掘绝不是一个地区就能实现的,需要追寻他战斗过、生活过的足迹还原一个生动、全面的形象,需要区域合作,共同研发,同享成果。
三是线路灵活原则。将红色游与绿色生态游、冰雪游、边境游、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丰富线路内容。随着国家、吉林省加大对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的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推行,未来延边地区的游客成分将有巨大变化,游客旅游目的将更加丰富多样。未来将有大量大中小学生来到延边感受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成果,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将有更多知识分子来到延边实地调研延边改革发展成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果、民俗文化发展成果;将有大量普通游客来到延边感受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可以说,延边的红色、绿色、白色丰富了延边发展旅游产业的底色,针对游客的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灵活安排线路,将大大提升旅游品质。
3.精致延边红色旅游线路设计
延边州红色遗址遗迹虽多,但真正建有完整体系的遗址较少,遗址遗迹开发不完全,修复进程缓慢。在发展红色旅游硬件建设逐步完善的前提下,精致延边红色旅游线路则是继突出延边红色旅游主题的又一重要顶层设计。延边州下辖八个县(市),可划分出六个红色旅游区:延吉市红色旅游区、和龙市红色旅游区、珲春市红色旅游区、安图县红色旅游区、汪清县红色旅游区、敦化市红色旅游区。值得注意的是,虽以行政区划来划定旅游区,但旅游区的地域性划分并不代表各县(市)旅游区必须单独发展,而应在各自建设的基础上融合发展,共融共通,协同打造延边红色旅游品牌线路。延边发展红色旅游线路的设计上,应形成菜单式、可点单的可视化方案,初步可做以下设计:一是按旅游区划分,即八个县(市)各设经典线路;二是按旅游或培训天数划分,满足1—7天的不同团队需求;三是按旅游需求划分,针对党员干部的红色教育培训、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训以及普通人群的红色旅游,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设计方案。
总而言之,延边是底色鲜明、资源丰厚、红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的革命老区,在全国红色旅游事业发展大潮中,延边如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发展的先天和后天优势,定将为延边振兴注入红色动能,推动延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