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揭示了在市场平等交换的背后,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私有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事实,是广大无产阶级反抗剥削要求、共享剩余的强大理论武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有人对剩余价值论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劳动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生产要素,劳动创造的财富仅限于工资,工资是与其他原材料一样应尽量压低的生产成本,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平等权利面临侵犯。回应质疑,需追溯至剩余价值论的源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是在扬弃古典经济学剩余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系统梳理与归纳古典经济学剩余思想,才会避免对剩余价值论的认识成为“无源之水”。从而,才能用剩余价值论更好地分析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关于剩余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相关思想的比较,学术界已有相当的深入。我国学者周新城区分了剩余价值与一般的剩余产品,提出掌握剩余价值论是批判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论调的关键[1](P9)。刘正才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研究方法,认为“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2](P43)。实际上,剩余价值论对古典经济学剩余思想的批判与发展主要集中于生产与分配这两方面,这也正是“物本”与“人本”思想博弈的焦点领域。本文从生产与分配角度深入比较两派思想,回应对剩余价值论适用性的质疑,剖析“重物轻人”的思潮谬误。
古典经济学派是从现象层面围绕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阐述剩余思想的,既揭示了剩余的源泉,即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超出雇佣劳动者以工资形式交换到劳动量的差额,强调了剩余在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又认为此剩余理所应得归资本家所有。
1.“只见物”的用劳动等生产要素追逐剩余产品的观点
古典经济学的剩余所指的是剩余财富,归结于剩余劳动,更明确地说,是剩余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剩余使用价值,即剩余产品。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认为,此剩余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1)斯密将剩余视为国民财富之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逻辑起点就是剩余。一个人在改善自身状况的动机驱使下,将每年收入的剩余部分节省下来形成资本。这种由勤劳所得由节俭积蓄的剩余财富能预付材料工具与工资,推动更多的劳动并促进社会分工。分工是人们在互通有无的人性驱使下彼此交换剩余产物,随着分工进一步精细,机械会进一步改良,剩余生产物会更多,财富会进一步增进。“要这样大改进劳动生产力,预蓄资财,乃是绝对必要的。”[3](P208)剩余财富要形成资本达到增殖的目的,就要不断投入生产形成剩余产品。衡量剩余产品的价值有二重标准,在私有制产生前,其价值由工人的耗费劳动决定;在私有制产生后,较多的活劳动只能交换到较少的物化劳动,其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之和决定。剩余来源于工人(即“勤劳阶级”)作用于材料的新创造的劳动,是社会总产品减去资本家的预付。
(2)李嘉图“为生产而生产”的剩余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认为资本家追求利润(也即剩余)的增加带来资本积累,促进生产力发展与财富的增加,资本家的利益就是全社会的利益,其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增加利润(也即剩余)。
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否认了斯密的工资、利润与地租三元价值决定论,指出价值只由工人的耗费劳动决定。工人生产的全部劳动产品扣除工资的余额,即剩余产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最终要获得的唯一财富。生产中耗费的总劳动量决定产品价值,产品价值是定量,扣除掉体现为工资的价值就是利润,只有压缩工资才能提高利润,所以,要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利润相对于工资的比率。然而,李嘉图错误地将利润率理解为利润与可变资本而非总资本的比例关系,无法解释在固定资本存在的条件下,较少的可变资本却可能形成较高的利润率。
2.“不见人”的忽视了劳动者的观点
古典经济学家一方面指出剩余劳动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是生产力的启动机,另一方面又将劳动看成是一种应尽量压低成本的生产要素。这就导致了无法从剩余劳动的人与物关系的自然属性中抽象出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属性,也就不能从剩余财富如利润、地租等现象范畴抽象出剩余价值的本质范畴。未能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可能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忽视了保护劳动者利益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只追求发展生产力,没有看到劳动者生产产品的生产力与劳动者本身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劳动者创造财富与劳动者贫困之间的矛盾,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增长并最终瓦解这种生产方式本身。
尽管斯密指出了资产阶级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了工人劳动的产物,但他认为这并非无偿占有,虽然工人付出了劳动,但雇主提供了资本,“工商业都市的下等居民,大都仰给于资本的雇佣”[3](P252),没有追逐利润的资本,就没有生产资料和工资的预付,工人无从劳动,无法在物上追加价值,所以雇主理应获得剩余。斯密将资本和土地视为利润和地租的独立源泉,背离了他提出的剩余财富起源于剩余劳动的思想。从新古典经济学开始,该思想被精美的数学模型包装为要素价值论大行其道。在一个企业的生产黑箱中,资本、劳动、土地并列为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产出,物的贡献与人的贡献相等同,甚至物的贡献可能超过了人的贡献,也就演化为了当代“重物轻人”的思想。
李嘉图则反复强调:“本书中,我始终努力证明,只有工资下降利润率才能提高。”[4](P91)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把工资只看做生产成本,从资本家的立场就要尽量压低工资,没看到工资压低意味着消费不足从而诱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是剩余唯一源泉的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首创剩余价值范畴,既涵盖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力层次,更重要的是提炼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产关系层次。资本家操控的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还要生产价值与剩余价值。其中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创造价值,并且大于交换价值,此差额正是剩余价值。正是剩余价值概念的正确规定,马克思才拨开了历史迷雾,抓住了生产与分配的本质。马克思首创剩余价值论分为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被迫延长的雇佣劳动时间对生产力的限制
古典经济学回避了绝对剩余价值,认为不存在雇主强迫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马克思揭示并界定了绝对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强迫工人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上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也即超过价值形成后的价值增殖部分。资本家要求尽可能延长劳动时间从而获取绝对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是被强迫的而非自由的,工人和资本家围绕工作日的斗争导致资本家不能随意延长劳动时间转而将目光聚焦于相对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者是创造财富的主动要素
马克思把通过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固有的内在冲动势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以此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使劳动条件成为工人的主宰,如果劳动力的价值更便宜,即使机器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会闲置不用,一切以能否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为准绳。由资本家控制的用于增加财富的机器使用,是以劳动者被奴役与贫苦为代价的。只有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主动要素,没有劳动,自然资源不能总是产生有利于人的财富。所以,将劳动者与机器视为等同的可以替换的生产要素,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归谁所有以及是否无偿所有,是商品经济分配关系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都认为,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资本家占有了剩余,不同的是,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对剩余产品的占有是合理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是不合理的,因为是无偿占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即使不劳动也能获取巨额的剩余价值,而不拥有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即使劳动贡献再大,也只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这正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批判的核心。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应分配给劳动者所有。
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力的层面都强调了剩余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样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但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古典经济学认为剩余产品是由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的,剩余财富理应归资本家所有;马克思则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有。这是因为两派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
不同的阶级立场决定了两派学说对资产阶级占有剩余的行径是维护还是批判,为资产阶级代言的古典经济学,千方百计地论证利润(剩余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从利润这一现象范畴揭示了剩余价值这一本质范畴,揭示了资产阶级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实质,并以剩余价值为线索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明前景。
“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界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界限。”[5](P306-307)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被马克思深刻谴责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狼一般的贪欲,在古典经济学中反而是被极力歌颂的美德,即“经济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体现了唯心史观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人”的假设适用的实际上只是资本家。
两者都从经济运行层面指出了剩余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所用,但马克思更多是从经济本质层面来研究剩余价值。经济本质层面与经济运行层面的不同视角,决定了是否承认资本家是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以及剥削是否存在。古典经济学从人与物的关系出发,认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不存在剥削关系,资本家或地主凭借对资本或土地的所有权、工人凭借对劳动的所有权,各得其所。而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与劳动对立的本质。
古典经济学只是为生产而生产,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指出支付给劳动者只能维持其生存付费用的工资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正常运转的齿轮,这是天定的自然秩序,并未探究这种生产与分配方式是否合理。西方主流经济学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忽视了物在生产中的贡献,没有物何来产出。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物也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何况物本身无权取得收入,有权取得收入的正是占有它的人。凭借物的贡献取得收入,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会扩大食利者阶层的比例,进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在生产中不仅仅发现了劳动,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劳动者,用劳动力价值的概念代替了一直困扰古典经济学使其无法自圆其说的劳动价值概念,并创立了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性,启示了劳动者的重要性及其利益扩大对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发展生产力,最终要依靠的是劳动者,鼓励和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且要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通过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剩余思想比较可知,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重视剩余对生产力促进作用,强调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地位,扬剩余价值之利。同时,也要注意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对剩余价值性质的决定,警惕私有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对劳动者以及社会利益的损害,调节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抑剩余价值之弊。
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都强调了剩余对生产力的促进,剩余价值以剩余产品为载体,剩余产品的增多体现了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与当前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发展产品经济的程度,因此应在较长一段时间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就要充分利用各类经济主体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激发其创造性。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通过物的关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作用与人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有的改造自然从而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能力,剩余价值只能由劳动者来创造,不劳动者不创造剩余价值。因此,要想发展生产力,就要尊重劳动者、保护劳动者并且不断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深刻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以资为根本,主体是资本家,社会主义推崇劳动至上,主体是广大劳动者,所以一定要警惕私有资本因追求剩余价值对劳动者乃至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害,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剩余价值之弊。
1.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只有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剩余价值才能归劳动者共同所有,消除剥削关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完善市场经济的不足,同时规避国外垄断资本对我国经济的侵蚀,保障经济安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有经济必须控制关系国计民生与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其次,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也就会相应增多人民分享的剩余价值。最后,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富有投资经验的国有经济也应该进入一些竞争性行业,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塑造民族品牌等。
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向一线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私有制成分的客观存在又要承认按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并存在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但其是受到社会主义法律制约的。社会主义的按劳动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具有本质的区别[7](P63)。社会主义的按劳动要素分配要注意协调劳资关系,同时激发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积极性,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3. 抑制私有资本在追逐剩余价值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公有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归劳动者共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了社会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避免了私有制造成的资源浪费,有利于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私有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往往不顾劳动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要发挥私有资本在激活经济、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鼓励、支持与引导私有资本向有益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抑制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对劳动者的倾轧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破坏。
4.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应建立体现公有制优势的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
在公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归劳动者共有,剩余价值为劳动者共享,公有资本与劳动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关系。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才能摆脱异化劳动的负面影响,体现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焕发劳动热情,使国有经济展现出比私有经济更先进的生产力。所以,即使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私有制企业中也要建立起具有明显公有性这种性质的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