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2020-02-21 11:56王利华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语思政德育

◎王利华

1 引 言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中共教育部党组提出将2017 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把思想政治课建设作为检验大学落实会议精神成效的方法和依据。为此,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开展了积极探讨与思考。2017 年1 月,上海市教委首次提出“课程思政”概念,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教学各环节,建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树立“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 “两张皮”的现象。(高德毅、宗爱东,2017:43)这一创新思维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思路,也给各学科教学和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本文将在“课程思政”指导思想范畴内,对接国家和区域需求,坚持特色性、前瞻性原则,围绕外语高校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就如何构建外语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展开思考与尝试。

2 国内外思政改革探索

2.1 国外研究分析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荣霞,2016:35),与不同国家的道德教育有相同的作用和影响。通过了解、反思世界各国的德育历史及现状,可以给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带来新的视角和启示。

从古至今,西方道德教育经历了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的德育,因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无数种德育形态。20 世纪初,为了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杜威提出了“生活即教育”原则,主张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特别是二战后, 道德教育力图吸收自然和人文科学中的研究成果,加以对其德育内容和方法补充应用。比如,在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是文部省强调内容之一。21 世纪开始,世界各国开展了德育与专业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比如,英国学者Miller 和Shawver(2016)认为没能对高校学生进行伦理培训是产生会计行业诈骗行为的主要原因;奥地利学者Weinberger 和Patry(2016)基于“价值观与知识一体化教育模式”,提出应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整合知识学习与道德判断,从而促进各个科目的道德目标实现;美国学者Avci(2017)在研究各国的德育质量时,查找了从 2010 至 2015 年间的 26 篇学术文章,分析了不同国家各个学科专业中德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了各国德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即教育者缺乏、教学资源有限、课程结构不合理等,为构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德育框架提供了参考。

虽然各国德育的内涵与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对德育的共识是一致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最主要的职责之一。从本质上讲,不同国家其实都在强调各自的“课程思政”。

2.2 国内研究分析

中国的道德教育起源于奴隶社会时期,是伴随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兴起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春秋时期起,以孔孟的“仁”和“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两千余年,在客观上为个人、国家起到了一定的立德作用。近代社会也很重视德育。比如,思想家龚自珍在德育方面提出“道问学”和“尊德行”两大主张,强调高尚德行是有才之士最先要具备的条件之一。蔡元培在 1912 年提出了“五育”并举思想,指出公民道德、世界观等五大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表达了人类与社会价值协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20 世纪90 年代,“德育课程”术语开始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领域,魏贤超教授在《现代德育原理》中较早地提出了“大德育课程”概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德育课程逐渐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除研究德育课程的理论问题外,不少学者将学术成果与我国现行德育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2004 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文件,各地也由此走上探索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之路。近两年来,上海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方针,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其他地区各高校也积极探索,在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理论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向:①发挥课堂教育引领作用。从课程思政的设计问题、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的关系问题、评价问题等出发,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其他课堂隐性教育的同向同行工作机制。(高锡文,2017)②加强队伍建设。充分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结合学科自身文化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余江涛等,2018)在实践上,上海各大学推出一批“中国系列”精品课程,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卫生中国”、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制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人文中国”等一系列课程,在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方面也有所突破,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在翻译课中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岩等,2017)

尽管关于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比较丰富,但在工作理念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高德毅、宗爱东,2017)此外,尚未系统地探讨特色院校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高燕,2017:11)对于外语院校来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培养一批语言知识扎实、富有爱国情怀的外语人才是外语学院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然而,目前外语学院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技能教授过多、价值观念不足、国际化程度高、本地化程度不足的问题。(赵鸣歧,2017:43)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思想政治素质融入外语院校专业课程在外语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

3 外语院校课程思政构建

3.1 外语院校特点及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出了一大批外语专业人才, 也提高了其他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满足了我国社会主义各领域的需求。然而,外语院校的人才培养尚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大学生仅热衷所学语言国的习俗文化等,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很陌生,甚至有一些学生不十分认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易受国外媒体反华报道的诱惑。(赵鸣歧,2017: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的颁布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使我们意识到肩负课程思政特色教学的重大任务和责任。站在总体性战略的高度来看,要求外语教学拥有更有效的支撑能力,推动我国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积极发展。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总是以应用性为方向,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发展。实际上,我国的外语教学模式长期跟随外国的标准,从本质上没有关注中西方语言教育目的的不同。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开展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工作,通过核心价值观、国内外文化等的对比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外语课程思政要有中国所特有的教育理念,这将是一个改革德育教学的计划。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并尝试将外语教学与思政理论教育相结合。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外时文选读》课程,一直努力发挥思政教育指引功能,改变课程过度强调知识而忽视价值教育的局面。但是,在思政改革过程中外语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深入开发外语思政教学资源,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开展思政评价等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王卉,2019:54)

3.2 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依据

3.2.1 课程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统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感性的人的活动”,指出人的本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世界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同样,教育问题存在于人、社会、教育构成的三维互动模型中,应以系统的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课程协同发挥作用。外语学院所有专业科目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可以成为实现思政价值的有效教学媒介,以此为指引在知识学习中展现新作为。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强调“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认为应把德育与智育通过某种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郑永廷,2017:6)这种事物普遍联系性和系统性特征使思政教育要求对其抛弃片面化的思维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透视。因此,外语院校不但要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机制,实行各部门、各教师的联合作战,而且要努力整合思政教育的基本要素,对应衔接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协调一致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系统的功能最优化,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3.2.2 课程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马克思·韦伯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种形式。价值合乎理性是人“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做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Weber,1968:251)这种观点从一个角度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依靠工具理性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精神力量。课程思政化过程就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下追求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目的。

外语课程作为语言科学知识的载体,承载着理论形态和认知过程。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基础能力的学习,更是学生接触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判断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别就显得特别重要。具体来说,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中国道路”和“中国外交”,以便未来在国际舞台上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阐释国家政策和维护国家利益。

本文从以上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和马克思·韦伯“价值合乎理性”出发,针对外语院校特点和现状,从以下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较全面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外语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

4 外语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4.1 思政教育目标

高校办学始终围绕“育人才、出人才”的奋斗目标,办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实现人才强国。外语高校经常面对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各种对抗的思想观念、不同碰撞的思想文化等问题,为外语大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除了在学校接受我国的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外,学生还将受到国际非主流舆论和各种价值观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要肩负塑造思想价值观的工作。各学科都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塑造教育职能,应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具有国家、社会的大德,树立价值观自信,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4.2 课程思政规划

4.2.1 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外语院校思政教学策略设计与规划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实现外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一,课程选取应有所取舍。应该根据外语课程自身的成熟程度,多科试点,逐步推开,形成外语院校特色。第二,建立“生成性”关系。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思政教育材料资源,进行生成性加工,产生外语特色课程思政内容,是外语课程思政设计的核心之处。因此,应立足外语学科的个性差异、特殊方法,灵活纳用思政知识和经验,实现高校大思政时代创新外语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促进价值与知识的有效结合。第三,注重设计系统性。根据外语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学生发展特点,恰当地制定所要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目标、教育内容、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定,保持同步性和一致性。第四,强化显性教育,细化隐性教育。根据高德毅书记等研究成果(2017),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隐性课程包含外语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外语第二课堂等,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拓展和深化作用。如表1 所示,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我们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使两者配合得当、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中全程育人。

表1 外语院校思政教育课程设计方案

4.2.2 教材思政资源开发

在推动外语院校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理念指导下,系统开发教材及资源体系主要是在二次开发方面,即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着手。第一,决定教材开发与资源整合的主要负责人。从科学上讲,为了确保教材开发的深度性,有必要建立一个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专家等组成的教师共同体,根据科学分工合作方式加以培养。教师共同体应结合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特征,梳理隐形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课程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课程分布进行部署,形成课程思政的总体布局,确保课程的科学运行。第二,决定教材体系和资源形式。为了将思政教育的原则有效地融入课程中,课程思政教材体系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原专业教材的二次深入开发,即在教科书本身中增加思政元素。此外,基于外语院校特色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延展资料开发、校本教材开发、影音资料开发、学科实践基地教育资源开发等,都具有重大价值。

4.2.3 教师共同体的培养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如何使外语教师胜任工作已成为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问题。教师共同体培养作为一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认同。因此,在外语院校中建立由思政理论课教师、外语专业课教师、综合课程教师、校外专家等的教师共同体,以恰当的分工与协作的模式开展,已成为促进外语院校课程思政发展的重要模式。

要顺利且有效地开展教师共同合作,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教师合作的质量与水平。基于思政教育的专业性和逻辑性,外语教师常常需要通过规范化培训和合作式学习来掌握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使他们逐渐具备思政教育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实现思政教育与自身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例如,定期开展思政教师与外语专业教师的协同备课,邀请思政教师到外语学院进行交流讲习,使外语专业教师克服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困难,重新认识教育教学实践的价值观,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二是拓展专业领域和水平,突出个性教学价值。建立教师共同体不仅要传播和普及公共知识,还应意识到教师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利用教师的不同资源来促进教师自身职业的发展,并促进学校多样化的教学生态环境。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在线交流活动。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有效应用,网络教师共同体已日益成为教师教学反思和科研研讨的基本形式。课程思政借助网络平台共同体为教师们打开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构建一个实时的虚拟教育科研环境,在更大范围内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改进专业实践领域中的思政教育问题。

4.3 课程思政设计

4.3.1 显性课程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一门承担着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之一。探索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政理论课,实现外语院校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直是课程思政推进中的难点。

按照思政教育的目标和理念,思政理论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一是解决思政理论课内部贯通问题,研究高校思政必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等学科资源如何相互撑持、相互推动。首先应发挥形势与政策课优势,结合其他课程,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成果,成为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田”。其次,积极探索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政理论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再次是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二是解决思政理论课外部融合问题,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引领其他隐性教育的工作机制。高校可以尝试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逐步建立起一套由学校牵头、教学部门参与的制度体系,对带头试点课程探索研究,实现思政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与外语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4.3.2 隐性课程

高德毅和宗爱东(2017:31)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 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诚然,专业教育课堂、综合素养课程、第二课堂以非思政教育为主体,其中所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是隐形教育。

(1)综合素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等。把思想政治有关理论融入综合素养课程中,或开设相关的课程,鼓励教师双语授课,是外语院校开展特色课程思政的关键之处。一是要制定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组织形式、课程结构、教学的性质以及教学任务等方面,更正通识教育系统,深化政治思想引领,凸显综合课程的价值与职责。二是要打造“中国系列”特色课程。邀请各领域的知名学者讲述中国智慧,引导高校学生激扬“中国自信”,潜移默化地将正确的思想理念传达给学生。三是要提升课程教师思政知识结构。思政教育对教师的知识体系与思考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应有稳定的系统化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正确的社会历史观、文化价值观、素质教育观,了解掌握现代的思维方式。作为现代社会的优秀教师,这种能力的提升已不容拖延,而思政教育与外语课程的最佳结合,也离不开这样的教师去实现。

(2)专业教育课程。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注定要受语言这样的‘物质’的‘纠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注重外语专业学习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是必要的。外语院校应根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挖掘其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既要从各个外语学科的独立视域,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又要从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建设、互联网运用等多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增强专业课程的价值使命。例如在外语专业教学上,经过相关教学部门互相协助,可以在翻译、泛读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开设时政文献译读等课程;也可以启动外语课程思政体系的资源库建设,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扭转外语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

(3)外语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指除了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思想教育、课题研究、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用。因此,在大思政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外语院校应根据学院专业和学习阶段的特点,打破不同专业的壁垒,以全面提升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外语能力等为目的,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科学性的课堂平台,具体如下。

首先,开展多元化专业实践体系。外语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要求,不仅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同时结合大思政时代下的人才需求,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加强校企联动,构建开放性、个性化、多元化的专业实践体系。如通过实践教学周、寒暑假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以小组形式承接企业、政府部门、广告公司等机构的对外翻译项目,不仅能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自觉地进行文化对比。通过国内外文化对比,利用外语潜在的文化知识理解本国文化,不仅丰富外语学习的实质内涵,同时也提高文化上的觉悟。比如使用外语工具,举办各项活动和比赛,讲述中国故事,唱响中国旋律,弘扬中国精神,不仅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还能促进学生的人文思想发展。

再次,借助名家引领,进行课堂思政改革。采取互利共赢和多元平衡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与国内外知名大师进行深入交流,从主要问题与障碍出发,获取经验与教训,加强外语功底和自我思想内涵,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例如,上海大学策划出了一门全新课程“创新中国”,邀请各路专家,与学生相互作答、彼此驳论,使得该课程异常夺目。

4.4 课程思政评估

由于思政教育的复杂性,在外语院校中的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和第二课堂教学工作往往相互叠加,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上的提升很难判断是由哪方面的工作带来的。因此评价应以客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依据,围绕设定的教育内容,采用特征指标进行评估。

第一,评价的原则。思政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过程性特征表明外语课程思政应注重定性、描述性评价而非定量、非区分性评价。此外,在评价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突出学生纵向评价,综合减少横向对比。

第二,评价标准与方法。任何一门课程对思政教育都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价值观、学科专业道德、对专业价值的认知等。专业课程思政可以以此几个层面开展效果评价,制定相关标准。同时,选择采用思想发展评价表法、关键事件法、档案法等评价方法,为学生建立各自课程思政档案袋,用纸质文档记录存储思政教育过程,以便评价之用。

第三,评价的运用。评估的核心环节是结果的应用,其作用远远大于评价结果本身。对于思政教育来说,一方面,评价结果的运用不仅可以改进教学、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同时还可以改进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及时发现课程建设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自身等问题,从而为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由知识掌握深化到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

5 结 语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推进外语院校课程思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加深认识,既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在价值观引导中“领舞”作用,又加强外语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第二课堂等各门课程的理论引导作用,对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合理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教师思政素质,精准筛选思政教学素材,才能将课程思政落到外语院校教学实处,才能为成为向世界展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猜你喜欢
外语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