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应急语言研究的三大视域

2020-02-21 01:57赵世举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急疫情语言

赵世举

新冠疫情的暴发,引发出不少语言问题,很快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我国首拨研究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语言问题的热潮,表明语言学者积极回应社会语言需求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令人欣喜。《语言战略研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2020年第2期即组织了“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多人谈”,刊发了主编李宇明撰写的卷首语《重视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语言应急问题》;第3期推出了“应急语言问题”研究专题,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本期专题是其后续,旨在持续关注,深化研究,为尚在起步阶段的应急语言研究添砖加瓦,促进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

关于“应急语言研究”之类的表达,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如下结构:“应急/语言研究”、“应急/语言服务”,而不是“应急语言/研究”。“应急语言”指什么?可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难以界定。当然,可在狭义上指专门供应急使用的语言,如“简易日语”。但这类“应急语言”只是应急语言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已,并非全部。

应急语言研究到底要研究哪些问题?国内外已有学者进行了探索,但似乎还未能做出全面的回答,有必要推进这一重要基础问题的研究。笔者最初奉命策划“应急语言问题”专题时曾在导语中写道:“应急救援中的语言问题,重要的不是一般性语言使用问题(不宜纠缠于规范问题、标点符号问题、修辞技巧问题等),而是要重点解决危急环境下,怎样快速高效地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包括个体交流、公共信息发布传播和信息获取等问题)——如何快捷地提供各种语言服务、怎样正确地发挥语言的正能量克服各种危机、怎样避免语言问题给危急处置带来负面影响、怎样规划和建设应急语言服务制度及应急响应机制等。后者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因为应急语言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为了从语言出发为处理危机服务。”意在表明,应急语言研究,应跳出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着眼应急处置可能遇到的各种语言问题,开展理论的和实践的探讨,为应急语言服务提供对策和指导。其研究范围可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备急语言研究、应急处置语言研究和善后语言研究。这也是应急语言服务的三大领域。本期专题6篇文章恰好在这3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备急语言研究——主要关注语言应急“备战”的各种问题。例如应急语言需求研判、应急语言规划、“应急语言”设计、应急语言技术研发、应急语言资源及产品开发、应急语言服务制度及应急响应机制建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等等,都亟待深入研究,以服务于应急备战。

备急是应急的基础,也是决定应急成败的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备急比应急更重要,因为有备而无患,只要“曲突徙薪”,自然就会避免“焦头烂额”。如果平时能够全面研判各种公共突发事件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根治隐患,备足需用,枕戈待旦,以戒不虞,那么就会减少甚至避免应急处置中的语言难题。否则,就会临阵忙乱,不知所措。这次武汉抗疫中出现的医患沟通方言障碍,恰恰暴露了我们备急不足:其一,普通话推广还有薄弱点。如果普通话充分普及,自然就不会遇到方言难题;如果全民语言能力增强了,也就不会有语言障碍。其二,准备有缺位。如果有相应的应急语言培训,或适用的应急语言产品,或及时的应急语言服务,自然就不会出现医务人员临阵自编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手册的情况。可见,充分备急是解决应急难题的根本之道,加强备急语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辉《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一文,正是立足于语言备急,论述了“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提出了提升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若干方略,直击要害;王娟和曲志强《“简易日语”与救灾应急》介绍了日本“简易日语”的研制及其特点,可为我国应急“简明汉语”的研制提供参考。

应急处置语言研究——主要关注应急语言服务的“实战”问题。包括应急救援时的语言沟通,社会动员的语言运用,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中的语言手段使用、语言技术的应用、语言资源及产品的调配、语言服务队伍的运作及管理、语言舆情监测与应对、心理危机语言疏导等等相关语言使用问题和语言服务问题,都需要务实研究,以指导应急语言服务实战。

刘梦的《社会学视角下新冠疫情心理咨询的语言使用个案分析》,选取疫情期间的心理咨询电话案例,从语言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咨询师如何采用有效的语用原则和特定的语言表达手段,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也阐释了咨询师语言策略背后的社会因素。该研究可为应急心理援助提供参考。

汪高武等《讯飞语音输入法方言识别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应用评估》一文,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输入法在疫情防控场景中的方言识别情况进行了效果评估。其成果对于应急处置语言服务实战细节的谋划和备急语言产品的改进等,都不乏参考价值。

善后语言研究——主要关注应急“战后”恢复及反思总结中的语言服务问题。例如,危机解除后的语言抚慰和心理疏导、语言康复治疗、灾后恢复中的一般语言服务、各种应急原始文本的整理及其信息挖掘分析、必要的应急处置复盘工作中的语言协助等等,与此相关的很多具体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语言服务在事件善后和历史回溯总结中的积极作用。

袁毓林《从语言表达看疫情下人们的因果认知与反思归因》一文,通过对疫情期间的一些相关文本的分析,特别是借助其中的反事实表达,来窥测不同地区人们对于疫情防控措施及其效果的因果认知与反思归因、责任追究意识与道德风险考量等,别开生面。这种研究对于疫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妥善处理遗留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为今后的应急处置提供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天伟的《国外应急语言研究的主要路径和方法》,梳理了国外应急语言服务实践、规章和相关研究情况,总结了其特点和经验,也指出了问题和不足,颇具参考价值。

应急语言研究方兴未艾,诸多问题尚无人涉猎,期待有更多的学者为之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应急疫情语言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语言是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