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元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江西南昌 330000)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损伤、薄弱及功能障碍引起的盆腔脏器移位或盆腔脏器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大部分患者伴随有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以及尿失禁等症状[1]。目前,该疾病并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我国只有不到1/3的女性认为这是一种需要被治疗的疾病[2]。部分盆底障碍患者,即使是症状严重,也会因为自身文化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不去诊治,导致病情延误[3]。本研究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康复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2~31岁,平均(25.48±4.26)岁;病程1~8个月,平均(4.82±2.71)个月。试验组年龄23~30岁,平均(26.71±3.93)岁;病程3~9个月,平均(6.21±2.7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顺产产妇;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8岁或者>35岁患者;宫颈防癌检查异常患者;癫患者;剖宫产产妇;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对照组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又称为Kegal运动:缩紧肛门3 s后放松,3次/d,20 min/次,连续锻炼5周。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使用法国杉山盆底康复治疗仪U4进行电刺激治疗,治疗时患者仰卧,在其腹部及髌骨两处贴上极片,在其阴道内放置盆底康复治疗仪探头,连接电源;选定患者可耐受的电刺激进行治疗,30 min/次,其中10 min电刺激以唤醒患者深层及浅层肌肉本体感觉,20 min生物反馈训练以训练患者Ⅰ类肌以及Ⅱ类肌的收缩;3次/周,连续治疗5周。
治疗5周后,比较两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盆底功能、尿功能、性功能)。盆底肌力分级采用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分级,即通过手法评定盆底肌力:0级,阴道肌肉无收缩力;Ⅰ级,阴道肌肉收缩力甚微;Ⅱ级,阴道肌肉收缩力增加但不明显,可持续2 s左右;Ⅲ级,阴道肌肉收缩力加强,可持续3 s;Ⅳ级,阴道肌肉收缩力明显加强,可持续4 s,且测试手指可感受到压迫感;Ⅴ级,阴道肌肉收缩力持续加强,可持续时间≥5 s,测试手指可感受到强烈压迫感;盆底肌力在Ⅲ级及以上为正常。
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性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阴道分娩是最常见的分娩方式,更有助于产妇后期恢复以及婴儿健康[4]。但是临床研究证明,阴道分娩极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国内外不少研究证明,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损伤、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以及子宫脱垂的概率更高[5]。一旦确诊盆底功能障碍,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降低患者盆底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产后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主要是通过对盆底肌群进行收缩训练,直接提高盆底肌群收缩能力,同时延长收缩持续时间,进而降低盆底组织器官或者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有研究显示,连续性及规范性的盆底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降低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6]。盆底康复治疗仪的原理是通过电刺激提高患者神经肌肉的感知能力,改善患者盆底肌肉的收缩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高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性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康复锻炼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力,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分析原因在于,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电刺激可以直接刺激患者肌肉组织,恢复盆底肌力,抑制膀胱收缩能力,从而提高其储尿能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康复锻炼可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恢复,降低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