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s评分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影响

2020-02-21 07:41谢剑侠
云南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见性二聚体下肢

谢剑侠

(洛阳正骨医院 康复科,河南 洛阳 471002)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老年人,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深静脉血栓(DVT) 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引发肺动脉栓塞(PTE) 而危及生命安全[1]。PTE 为围术期死亡及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DVT 风险尤为重要。研究指出,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可通过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实施干预[2]。而风险评估在预见性护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 例,探究Wells 评分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对术后下肢DVT 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 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2) 与观察组(n=33)。对照组女14 例,男18 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75±4.83) 岁,骨折AO 分型:A1 型17 例,A2 型9 例,A3 型6 例,合并症:高血压9 例、糖尿病12 例、肥胖6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 例,中学15 例,大专5 例,本科及以上4 例;观察组女13 例,男20 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71.06±5.12) 岁,骨折AO 分型:A1 型19 例,A2 型9 例,A3 型5 例,合并症:高血压10 例、糖尿病13 例、肥胖5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 例,中学17 例,大专4例,本科及以上3 例。2 组基线资料(年龄、合并症、性别、骨折AO 分型、文化程度) 均衡可比(P>0.05)。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⑴均有明确外伤史;⑵符合《实用外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⑶均行内固定术治疗;⑷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承诺书。

2.排除标准 ⑴术前已确诊有下肢DVT;⑵血液系统疾病;⑶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疾病。

三、方法 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⑴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下肢DVT 知识宣教(病因、危险因素、危害等);⑵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及肢体情况,间隔2h 翻身1 次,注意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做好体位、功能锻炼指导;给予超前镇痛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主动活动踝关节、足趾、腓肠肌、股四头肌,15~20 次/组,4~5 组/d。

2.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Wells 评分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Wells 评分内容包括恶性肿瘤、卧床时间>3d、整条腿肿胀、深静脉区有压痛、肢体瘫痪或接受外固定、患肢周径较对侧增大3 cm、浅表静脉的侧枝循环、患肢凹陷性水肿等,每项1 分,累计9 分。评分标准:<2 分、2~6 分、>6 分分别为低危、中危、高危。⑴低危。机械预防:术后当天开始使用足底静脉泵、持续被动活动(CPM),足底静脉泵通过间歇性充气,使小腿由远而近受压,CPM 可持续带动关节及肢体被动运动,二者均利用机械性原理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流淤滞,进而减少下肢DVT 发生。但充血性心力衰竭,下肢DVT、下肢严重畸形、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等情况禁用机械预防措施。⑵中危。告知患者Wells 评分的意义,并在机械预防的基础上增加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抗凝血药物疗法为防治下肢DVT 主要方法,低分子肝素钠安全、有效,为首选预防用药。术后12h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根据体质量调整剂量,注意仅可使用一种药物,应用抗凝药物后,定时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严密观察是否有出血迹象(皮下、皮肤、鼻腔、牙龈、消化道等),若发生严重出血倾向,立即通知医生;术后注意行D- 二聚体检验,结果异常者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已发生下肢DVT 者给予华法林口服,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迹象。⑶高危:术后1d 行D- 二聚体检测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术后功能锻炼方案,具体方案同中危患者;增加护理巡房次数,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胸闷不适等情况;已发生下肢DVT 者,注意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及家属焦虑情绪。

3.检测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3mL,D- 二聚体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纤维蛋白原以凝固法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四、观察指标 1.下肢DVT 发生率、住院时间。2.2 组手术结束时、干预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3.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 评估,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将满意、非常满意计入满意度。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下肢DVT 发生率、住院时间观察组下肢DVT 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二、凝血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讨论 骨科下肢大手术与DVT 三大危险因素(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停滞)密切相关,为发生DVT 的极高危因素[4]。骨折创伤本身可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加之术中长时间被动体位,麻醉反应、肿胀、疼痛等限制下肢活动,使下肢血液处于缓慢状态,进而引起血液淤滞。此外,老年患者伴多器官生理性退变,血管弹性、动力较差,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上多种因素均使患者易发生下肢DVT[5]。研究显示,骨科大手术后DVT 发生率可达41%~60%,年龄>65 岁为高危险因素[6]。且有研究指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 发生率预防组显著低于未预防组[7]。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术后DVT 预防给予充分重视。预见性护理为超前护理模式,有效实现了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的转变。现阶段,骨科血栓预防指南下开展的预见性护理使术后DVT 及致命性PTE 显著降低,但如何发现潜在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难题[8]。Wells 评分通过全方位、系统的评估,有效发现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预防性护理。骨科大手术术后24h 内为DVT 高发期,预防应尽早进行,抗凝药物为主要方法之一,但越早进行药物预防,出血风险越高,故确定药物预防时间应慎重权衡风险与收益。Wells 评分通过评估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低危患者仅采用机械预防,中、高危患者加用药物预防,在保证下肢DVT 预防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同时,对于中危、高危患者,术后注意行D- 二聚体检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已经发生的DVT,避免患肢活动,及时应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以防止栓子脱离引起PTE。对于PTE 这种致命性并发症来说,早期预防、诊断、治疗为关键,而只有做到早期预防DVT 及血栓脱落,才可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因此,Wells 评分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通过全面综合评价,有效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机械预防、药物预防,进而有效预防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下肢DVT 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DVT 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干预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Wells 评分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改善凝血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下肢DVT 发生率。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与DVT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有关。

表2 2 组凝血指标对比(±s)

表2 2 组凝血指标对比(±s)

注:与同组手术结束时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纤维蛋白原(g/L) D- 二聚体(μg/L)手术结束时 干预后 手术结束时 干预后观察组 33 4.72±0.69 2.93±0.47a 639.38±80.29 382.19±68.51a对照组 32 4.77±0.75 3.86±0.64a 642.43±82.35 581.43±76.29a t 0.280 6.692 0.152 11.086 P 0.781 <0.001 0.880 <0.001

表3 2 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综上可知,Wells 评分导向下的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改善凝血指标,降低下肢DVT 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二聚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