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伟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2.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特定的地理环境、种族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政治传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华民族,其中宗法制与家庭伦理本位尤为显著。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与制度都是植根于这种伦理关系之中,“儒家认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家庭及其成员凝聚在一个宗法家族内,对家族的孝悌可以放大至对国家的忠诚,实现家和国的完整统一,从而为政治关系罩上了一层人伦和血缘的袈裟”。①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45。建基于伦理本位的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将血亲关系和家长制带入政治系统,由此形成了家国同构的局面,忠孝一体,爱父忠君,保家卫国成为别无二致的政治伦理关系。
这样的政治伦理文化所塑造出来的社会,自然也就是一种熟人社会——以宗法血缘为中心,以亲疏关系为半径,构建起来的社会模式。在中国古代的基层社会,即乡村社会,以父权为权威的伦理本位——维系着人伦关系的正常运行。即便是在战乱年代,政权更迭之时,广大的乡村社会依旧有序地自行运转。费孝通先生称赞道“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6-67。这种独特的熟人社会,有其自治之道,无需过多的政治干预,因而在古代中国往往是建制到县一级,有时到乡镇一级,而广大的乡村则没有建制——乡村有其自身的运行之道,能够实现良好的自治。相对而言,乡村社会的政治化程度较低,而习俗与教化的程度较高。
在高度政治化的古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思想极为丰富,形成多元复合型的治理模式。即不再依靠单一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而是以实用和功效为目的——选取直接有效省事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治理策略多样,即以礼法为规范性标准,通过道德教化、科举引导、典范激励、乡贤治理及乡规民约的训导,以实现淳风化俗,民德归厚的治理目标。
先秦时代思想家荟萃,诸子百家提出了许多治理思想,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界的百花齐放景象迅速衰落。至汉武帝又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疑对思想的自由发展是致命的打击。所谓的百家争鸣,此后不过是数家的互相融合罢了,实则是易、儒、道、法和墨五家尚有余韵。董仲舒引法入儒,又融会阴阳五行之说,形成“外儒内法”的治理思想体系,并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东汉时,随着佛教传入中原,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进而形成禅宗。由于佛教对人心有超凡的安顿力,致使人们趋之若鹜,唐时诗人杜牧便感叹寺庙之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清代学者刘世琦对之进行考证,其书《南朝寺考》有言:“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足见佛教之盛。朱熹亦言:“佛氏乃为逋逃渊薮,今看何等人,不问大人、小儿、官员、村人、商贾、男人、妇人,皆得入其门。最无状是见妇人便与之对谈。如果老与中贵、权要及士大夫皆好。汤思退与张魏公如水火,杲老与汤、张皆好。又云:杲老乃是禅家之侠。”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二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46。由此可窥佛教之盛况,也导致了“三武灭佛”惨案的发生。逐渐形成儒、道、佛三足鼎立之势。
此后,几无新思想传入,亦少有新思想产生。更多是就是各种思想的融合问题。“晚唐以来,三教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三教一家、三教归一,成为被社会人士普遍接受的观念。”②陈兵.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38-45。因不可摆脱的历史厄运——分裂与统一的循环之苦,战乱不断,朝代更替,其间接后果,就是人口被迫流动,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的交融。在历史的巨轮下,各民族不断被汉化,即接受并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原文化。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也不断地融合。到唐朝一统时,国家主权得到巩固,贞观之治后,唐帝国成为真正的强国,文学艺术空前地繁荣,各种思想逐渐交汇互融——以佛、道、儒三教为代表的文化走向融合的道路。
不过,宋之前的三教融合,基本上表层的,仍以本教为主而含摄别教,从而达到拓展本教思想和扩大本教的影响力等目的——上则为帝王之学,或作帝王师,成为政治意识形态,下则成为民众的行为准则。故而,三教尚处于兼而未融的状态,广吸他者之长,以补己之短,却未有真正深入他者思想,进行综合创新。但是入宋后,儒、佛、道三教在新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迫于时代使命——担负实现统一与富强的政治共同体之梦——相互融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格局。进而形成宋代思想的综合创新之大成——理学。胡适先生指明了这一点:“宋代承唐代之后,其时印度思想已过‘输入’之时期,而入于‘自己创造’之时期。天台、华严、禅宗三宗皆中国人自己融化印度思想之结果。唐末宋初又有道教之复兴,其影响及于政治(如宋代之《天书》等),又及于学术(如邵雍、周敦颐之论《易》)。当此之时,儒学吸收佛道二教之贡献,以成中兴之业,故开一灿烂之时代。”③张玉璞.宋代“三教合一”思潮述论[J].孔子研究,2011(05):107-116。几经酝酿,便开出宋明理学与心学的灿烂之花。
这种多元思想深入交融之后,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即以儒学为主体,释道为两翼,外加易经、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及民间信仰等思想。并且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明代则将朱熹理学定为士子们科举的必考科目。不仅上层政治人物奉之为治国宝典,下层百姓也视之为圭臬。深入到广大的底层社会,成为教化的基本读物。因而,基层的社会治理也就与之相应,形成以儒家为中心的多元复合一体型的治理体系。即只要能够实现乡村的良治,就不分流派,抛弃门户之见,广摄各家理论,为治理所用。
先秦诸子思想历经汉魏,不断融合,进入唐宋以后,则逐步渗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易经不再只是王侯将相们的宝典,也成了百姓日用的宝典,婚丧嫁娶各种生活事宜都得挑个良辰吉时,进而风水学、堪舆学和命理学大行其道。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就成为官方学说,后又成为士子们的必读典籍,因而传播最快影响深广,上至庙堂,下至乡野,无不推崇儒家的三纲五常八条。道家思想则是通过道教和中医杂糅到百姓的生活之中,尤其是东汉政权的腐朽,促使道教的兴起,五斗米道一时风行,成为百姓的人生明灯——在起义壮举的鼓舞下,道教深入人心,成为民间极为重要的思想。佛家思想则通过寺庙和民间信仰的方式,逐渐化入民众的生活,尤其是不少帝王对佛教的敬仰与推崇,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与民间化。原本专属于精英阶层的各种思想,唐宋以降,逐步社会化,已广为百姓共享,参与构建民间小传统——共同作用于中国社会生活。南怀瑾先生对三者的关系作了一个比喻:儒家是粮食店,人人非吃不可。道家是药店,生病了就得去买药吃。佛家是百货店,什么都有,高兴了就去逛逛。在统一的时代里,此言不虚。多种文化融合一体,在基层治理上也是如此——多种思想融合为一体,对基层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与之相应,在乡村社会的治理策略上,也是多元方式结合,以实用功效为短期目的,即何种方式最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就用何种方式,以思维的经济原则为准,不再拘泥于门派之见。这一点尤其是在治疗疾病上最为明显,若是遇到疑难杂症,常规的医术无效,就用各种偏方,道家的符咒,甚至是巫术,无不尝试,以期解除患者的痛苦。
因而,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策略仍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即以德治为主,礼法兼用。之所以如此,其关键是因为中国古代启蒙教育与科举考试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以修身养性的道德教育为核心。官学,自不待言,以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为学习内容,始自西周的太学,至汉武帝时便设“五经博士”,习儒术为主。就连元代的汉文国子学也是以研习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唐宋时,诞生了相对较为自由的私学——书院,集讲学教育,藏书研究和祭祀教化于一体,虽然不以科举为矢,重在自由讲学,学术研究和研讨问题,成为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国家的干预,往往为书院投入物力,人力和资金的支持,且书院的发展也与当地政府的扶持分不开,因而书院免不了受政治的影响。不仅是书院的主要负责人要被政府认可,而且学院的学习课程也要得到政府的许可。如此一来,自由的私学也是极有限的。且许多讲学的先生们,本来就是儒学大家,不少还是政府官员。如石鼓书院的七贤——韩愈、周敦颐、李宽、李士真、朱熹、张栻和黄干,无不是研习儒学而有成的贤士。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是会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儒家修身八目也就成为学子们修身的方法。
于是,我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策略尤为重视道德修养,通过教育和修身养性,提高个体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皆是以修身为本”,三纲、六证、八目是修学的原则与指导方法。在道德修炼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德性,且能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力量。这种勤而不懈的修炼——旨在成为君子,更高者渴望考取功名,“学而优则仕”进入官僚系统,有所成就,光宗耀祖。次者,则在乡里有所作为,或是成为私塾先生育人为务,或是成为乡间贤人,担负着治理乡村的任务。
与修身相伴的治理策略则是高度重视教化,《礼记》言:“建国君民,教育为先。”不论对个体,还是国家,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育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古中国有着完备的教育体系,从幼教启蒙,小学,至大学,都有丰富的教学课程,尤为重视道德教育,侧重儒家思想。若进一步考察,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童蒙教育或家庭教育,就会发现——汉以来,几乎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当然也包含书数御乐和礼。古代的童蒙读物也是以儒学为主导。①宋代以来的童蒙读物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论语》、《大学》、《颜氏家训》、《治家格言》、《二十四孝》、《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弟子规》、《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和《增广贤文》等,显而易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家庭教育,还会增添自家祖上贤达的教训与族规教育,尤其是大户人家,则更为严格。
随着隋唐科举制的完善与全面贯彻,对基层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此寒门子弟有了合法的晋升通道,成为古代乡村社会的最有力引导。而宋明科举内容以儒学为宗,促使底层社会对儒学的广泛接受和吸纳,儒学不断社会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儒学的观念和礼仪,成为民众的行为准则,规范着百姓的行为。在基层社会治理策略之中,还强调典范与榜样的引导作用。我国古代社会倡导立德立功立德“三不朽”伟业,激励人们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为国家做贡献,成为典范。其中美德是最为世人所称道,孔夫子就将孝道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其为仁之本。②杨伯峻,译注.论语[M].学而篇,北京:中华书局,2009:3。于是便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故事,成为激励人们的道德榜样。以致于西汉就出现举孝廉,品德优秀的孝子廉吏便可升迁。
久之,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一般称之为“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这种策略可称为“乡贤治理”方式。士绅阶层包括士族和乡绅。早期士族往往是衣冠、门第、世族、世家、巨室与门阀等地方势力的统称。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乡绅一般是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组成的。他们间于官民之间,充当官吏的角色却又不是官僚,虽是民众,却又在民众之上。他们拥有柔性权力与威望,依靠这种影响力而成为治理者,治理着当地的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迅速增加,作为乡村的士绅阶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费正清教授将之拓展为基层精英,严格讲是拥有科举功名的一小撮人,宽泛讲是富裕家庭,尤其是地方的地主与豪族。基层百姓可以通过读书、考取科举、捐赠、卖官鬻爵、姻亲关系、荫子制和举荐制等多种方式成为地方士绅。而一旦成为士绅,获得乡邻们的认同,则具有一定的权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上,带领乡邻搞地方建设,既是倡导者,又是组织者,还是监督者。在礼法上,制定或修订地方的乡规民约,是乡邻私怨和纠纷的仲裁者;还是违德败俗行为的判决人——有权对触犯乡规民俗者进行一定的惩罚。在文化上,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保护者,还是传播者。在军事上,他们充当着地方军事组织者,负责当地的安全事务。甚至还可以组织团练之类的军事活动,维护本土社会的安定和谐。很多时候,这些士绅们还是其家族的大家长,也是家庭与家族的治理者。
通常情况下,士绅阶层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儒家的礼仪规范和国家法律制度都能够娴熟于心。是国家律法与礼仪在基层社会的代言人,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一般而言,士绅是乡村社会的楷模,兼具品德与智慧,往往是依靠正义和才华赢得乡邻众人的认同。当然也有少数人凭借家族势力成为士绅,甚至祸害乡里。但他们大多能够以乡邻的利益为重,秉公办事,维护乡邻的团结和谐。他们不仅自觉修身养性,还要求乡邻按照儒家的理念行事。三纲五常是社会和家庭的秩序原则——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父子各有差别,礼义不可逾,族规国法不可违。违纪违德者根据乡规民约进行处罚,而违法者则交由政府进行惩治。在治理乡村的过程之中,是德治、礼治和法治兼用,综合各种治理措施,以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而治理中所依据的礼法,除了国家制定的明文律法和制度之外,士绅们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及现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事实上,对乡村社会具有约束力往往是家训族法,乡规民约和风俗习惯——这种介于人情与法律之间的规训方法,为维护古代礼法社会的安定和谐,发挥着重要的功效;①邱溆,杨丽.家法族规中的戒与罚:介于法与情的道德规训[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5):97-100。其次才是法律制度。因为前者才是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那些繁复的律法则显得更为疏远。
故而,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成为古代基层社会又一个有力的治理方略。中国古代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历史悠久,据可信史料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族规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文本形式,它是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后代而专门撰写的“训示”与“教诲”之辞。其称谓甚多,亦可谓家诫、家范、家规、家书、宗范和族范等等。学界一般认为,家训萌生于周,成熟于两晋隋唐,繁荣于宋明。而其宗旨在于:教导后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先君子,后圣贤,即同时兼具德性与智能。此乃家训族规的内在精神动力与追求的目标,进而形成优良家风,享誉乡里,福泽后世。家训内在精神具体呈现为:在人生价值观上以仁义为本、家庭伦理之中以孝为核心、为人处世以诚信友爱为原则、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之中推崇尊师重道、修身养性强调知行合一,而对于如何提高自制力则以遵守戒律为法则。②王海东,张瑞臣.德性与智慧的力量——论我国古代家训的精神追求[J].伦理学研究,2017(01):83-87。而乡规民约则是士绅和村民们,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根据乡土实况,而制定的乡民言行规范,既是道德伦理准则,又是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甚至具有一定的律法效力。这是一种比家训族规更具普适性和约束力的公共规范,超出一家一族,而是数村数乡都要遵循的约定。它凝聚了乡村智慧,以劝善惩恶,厚风化俗为目的。其主要内容是儒家的礼教和释道的善言善行。
随着儒释道等文化的融合,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也吸取各家思想。或者也可以说,后者其实是前者融合的结果。尤其是明清时期,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融合更为深入。这在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上也尤为突出。
家训族法主要是规范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之间的言行,是治理家庭家族事务的重要方法。它兼容并蓄,不同程度地吸收诸家思想。如山西祁县乔姓巨商为子弟立下家规,必须做到“五不准”:“(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①毛水清等译注.中国传统蒙学大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77。这是命令性的家规,犹如佛教的戒律,要求严格,具有很强约束力。其目的在于约束后世商人的欲望,克己经商,不失儒者风范,为家族和社会做贡献,成为乡里人杰。与康德所言的道德律定一样,具有不可违逆的规范性。清朝江苏万集镇的余氏族规为“耕读堂余氏族规十二条”,其内容有:(一)敬天地,祭神祖。对天道心存敬畏,神明和祖先在上,理当祭祀。(二)孝父母,睦兄弟。在家庭中,以儒家孝道为本,孝亲睦手足,团结一心。(三)善待物,节财用。接人待物以善为原则,节约开支,这是儒墨节用思想的体现。(四)健体魄,惜性命。善养身体,爱惜生命,实为道家贵生贵身思想的呈现。(五)正婚姻,育子孙。成家立业,传宗接代,此为儒家思想。(六)习诗书,重礼义。实为学做人,乃儒家思想。(七)平常心,守本分。佛家强调平常心是道,善受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八)严律己,宽恕人。此为儒家宽恕思想。(九)戒淫盗,禁非为。此乃佛家的戒律思想。(十)忍忿仇,息争讼。体现出儒释不争和宽恕思想。(十一)红白事,量力行。节用思想的运用。(十二)勤耕读,立身德。修己建德皆在自身,这是儒家的功夫论。不足百字的族规,却含摄了多家思想,综合创新的家训族规成为古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经典。
而乡规民约则是规范乡村成员言行的准则。它也兼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制度。江苏省的万集镇,清代时在洪泽湖大堤上,修建了五个减水大坝,便是按儒家的“五常”顺序,从北向南间隔排开在险要水段,分别取名为:仁字坝、义字坝、礼字坝、智字坝和信字坝。②余治平.乡规民约与美政美俗——儒家乡村社会治理中以礼化俗的维度[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06):5-15。巧妙地将儒家精神与水利工程结合起来,不仅能够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还能收到宣传教化的效果。
宋以前,官方对乡约的态度比较淡漠,既不反对,也不鼓励,到了明代,政府则大力提倡和推广乡约,因而《南赣乡约》应运而生,影响极大。此乡约是融释道于儒学的大家——阳明先生于正德十三年十月所作。其文约而美,且又涵盖各家思想与劝诫。家训族法与乡规民约,是保障我国古代乡村社会自治的重要条件,使得人们能够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致富。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策略,不是超脱于国家政治之外的,而是在遵循国家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国家政治法律与制度规定是底线,也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基本方略。只是法律制度的刚性原则,难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也难以兼容情感,更难以深入到山高水远的乡村,实现有效的治理,所以才形成了包容道德教化、科举引导、榜样激励、乡贤治理及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的规范于一炉——多元的治理策略。
古代中国乡村治理思想的整体价值取向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以其释、道、兵、农和阴阳各家思想。因而这种多元复合一体型结构的治理模式,结构多元,要素多样,故而其治理目标也是多纬度的,不过实用与功效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
于个体而言,在乡村之中,其治理目标是安分守己,遵纪守法,依礼而行,勤于劳作,娶妻生子,富足兴家,家庭和睦,人丁兴旺,美誉乡里,就足矣。若能获得五福具至,则善莫大焉。这也是普通百姓所欲求的幸福生活。不过对于那些勤学苦读的士子们,则不甘于此目标,他们习儒学,修养身性,努力成为德慧兼具的君子。优者考取功名,跻身官僚阶层,乃至实现更宏大的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次者,在乡里有所作为,成为士绅。一则服务家乡,一则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总体上还是秉持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只有少数科举失意的士子或是炼丹欲成仙,或是修佛欲觉悟,或是学易究命理,或是习医而救人,或是把玩艺术而有成,或是做先生教化乡民。
对于家庭而言,在良好的乡村治理之中,其目标在于实现有序的家庭关系,天地君亲师之道为人遵循,父子慈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悌,家享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及善终,邻里关系友好,则为家家所欲求之目标。这也是基层治理,地方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共同目标之一。实现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渴望,也是每个家庭的渴望。
对于社会而言,在乡村治理之中,则要实现社会淳风化俗,民德归厚,秩序井然,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①荀子.儒效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2:72。在中国古代社会,淳风化俗,厚德美俗是士绅阶层的职责,同时也是他们人生的价值所在。汉哀帝时,曾设立过“美俗使”的官职,派之专司风化一事。《汉书· 何并传》载:“诩至,拜为美俗使者”即为“宣美风化使者”,就是专门负责治理民间风化的。[10]正如王阳明所希望,通过家训族规的教育和乡规民约的规范,能够实现“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人人向善,可成圣贤。家家和睦,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弟团结,乡里友好,患难与共,无盗无讼,讲信修睦,民自新,德日厚,形成仁义慈德之风。
对于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因为我国人口庞大,基层社会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又因地形复杂、边境线长、民族多,且老百姓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功利性强,因而基层社会问题既繁多,又复杂,且难以治理。又因城镇化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城市人口过半,形成新的聚居模式,即城市社区,这既是新的治理区域,②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8.52%,所以,目下的基层社会,既包括乡村,又包含城市社区,而古代中国基层社会,几乎都是以熟人社会为模式的乡村社会。也是难题。尤其难以在顶层设计上,找到一个最佳方案。那么,古代基层社会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治理模式与思想,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借鉴方案。
新时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综合古今中外的基层治理理论,创造出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我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治理思想,恰有可资借鉴之处。继续加大乡村教育的投入,尤其要重视道德教育,使人们重建道德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不断完善自身;不过要避免千篇一律的说教,道德是自我对自身的要求,是每个人自己的精神事务,不能从制度设计上进行规定,否则会陷入形式主义的伪善。而应通过榜样人物,进行柔性的引导,通过社会问题,揭露公德匮乏的严重后果,使人们认识到“善”的正能量,进而在生活中践行。由于我国体量超大,各级政府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可以适度采用“乡贤治理”之法,吸纳优秀的村民或社区成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百姓的积极性,自主地解决问题。然而,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基层黑恶势力趁机变身为“乡贤”,进而侵占公共利益,危害一方。在基层社会治理之中,大力弘扬传统的家训族法与乡规民约,宣传优良家风,发挥家庭自治的优势,亲子间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于是,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提出:“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但是,这一切都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下,进行甄别和借鉴的,以免熟人社会中乡规民约有悖法律的公平正义。这样才能促使社会主义乡村走向法治、文明与健康的振兴之路,实现宜居、文明和富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