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应用的失当现象与完善路径研究

2020-02-20 14:49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源传统经济

(上海建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3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度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和中国人民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铸就了我国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对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资源。十九大以来实现乡村发展是广大人们的一致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成党和人民的共同心愿须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含了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等发展目标。我国乡村地区正在积极寻求发展经济的新方法,发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成为了乡村社区成员的一致心愿。然而根据乡村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的实际工作情形,可发现多数地区对本地传统文化资源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出现许多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失当的情况。如:部分地区在急功近利心理的影响下,贸然将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乡村经济建设工作中,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合理定位,仍然以极少数发现了本地传统文化优势的地区为模仿、学习对象,从而湮没了本地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还有些地区因文化资源开发的初期规划不合理、不系统,导致开发过程中矛盾持续暴露并不断升级,后续开发难以为继,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需在澄清何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现现有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失当现象,结合传统文化资源的特点,为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乡村经济建设寻找合理有效的策略,是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

一、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资源与资本

文化资源是一个宽泛模糊而又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一般认为文化资源是前人和今人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①尹明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利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36。,文化资源可包括制度、精神、技术、文艺等各种文化内容。所以可把传统文化资源概括为,相对于那些形成于当代社会、凭借新兴技术与旧有文化资源对接所衍生的现代文化资源而言的资源类型。①王志标.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8。它们凝结着人民的智慧,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双重属性。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应用于乡村经济建设,也正是因为在更为保守的、受到现代化生活方式冲击较少的村落社区传统文化资源被更完好地保存下来,而且传统文化资源文化资本的属性可以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资源属性

资源是指对现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事物,故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传统文化传承中留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正面的传统文化精髓。在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产物。村落社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文化精神、制度惯例、文化产品、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最具概括性的分类是将其划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传统文化资源两大类。物质型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实质性的表现形态,如在诸多村落社区可见的古城墙遗址、工艺品、碑刻、书法等以实物形式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非物质型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村落社区的口头表达传统、表演艺术、地方风俗礼仪等传统文化资源。这两种形态的传统文化资源都是极具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化资源,正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传统文化资源突出的经济价值与它的丰富的表现形态密切相关,无论哪一种表现形态都能与经济发展的领域产生联系,如物质性传统文化资源,是地方发展文化旅游、博物文物展览的重要资源;地方风俗、手工技艺,则是教育展示、人文综合型文化活动的基础。对各种形态的传统文化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就能产生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二)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本属性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利用非经济理论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他认为目前存在三种资本形态,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其中文化资本可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②朱伟钰.“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06):118。文化资本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具有多种存在形式:①具体的状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②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③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体制的状态,因为这种形式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的资产,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了这笔财产的庇护。③传统文化资源的不同表现形态与文化资本的身体、商品等形态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是传统文化资源本身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的体现,决定了传统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价值。作为前人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的产物,传统文化资源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等方面的庇护,这表明传统文化资源是古人对现代人的文化投入,供现代人享受文化带来的便利,其文化资本的性质更加显而易见。同时,传统文化资源在传播性、传递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创意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只要是文化资源,它就包含了某种创意内容,是人类创意劳动的凝结,反映了人们的经验、认识、智慧、情感与操守”④王志标.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7。。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代文化资源运用的一大趋势,有鲜明的特征正是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的重要优势和必要条件。根植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传统文化是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也是能够带来价值增量效应的有效文化资本。

(三)传统文化的应用:资源向资本的转化

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资本属性是潜隐在文化资源表层之下的,即不将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经济建设,它内含的经济价值、可能创造的经济回报都是潜在性的,不具有现实影响力。“资本是一种能够获取收益的资源”⑤宋建龙.文化资本漫谈:含义与特征[J].大舞台,2008(01):80。,因此,为使传统文化资源的资本属性发挥价值,乡村地区正积极地把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事业中,从而获得收益,这个过程实现了传统文化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换。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乡村地区主要以三种形式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资本转换:(1)发展文化旅游,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制造吸引游客旅游参观的噱头;(2)打造文化节,富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传说等,是开展主题文化节的重要基础,这种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方式与文化旅游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3)生产文化副产品,如利用当地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制造工艺品,发展贸易。不少地区通过上述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方式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但是也有大量地区因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缺乏全面的认识,没有合理有效地凸显出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创造的经济价值还较为有限。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明确自身在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过程中的失当现象,寻找到适合本地经济建设的传统文化资源应用途径是其应用好传统文化资源的必然要求。

二、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的失当现象

为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不断被发掘利用。一段时期以来各级政府大力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发展资源相对有限的村落社区,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有效的文化资本,被积极地应用于乡村的经济建设,真正践行了文化搭台,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确实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传统文化资源的本位价值被遗忘,只能以发展工具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教化作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一味追求村落社区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忽略创新性和独特性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丧失了村落社区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各地区文化产业千篇一律而失去其本身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优势。所以在把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村落社区经济建设之前,应总结目前传统文化资源运用过程中的失当现象,合理应对传统文化资源在后续的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一)文化价值让位于经济价值

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资本属性决定了它既有文化价值又有经济价值。但是,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来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背离”①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J].探索与争鸣,2007(06):51。,这种开发文化资源时倚重经济价值忽视文化价值的情况十分普遍。传统文化资源最根本的特征,应该是一种融入到大众生活中的文化形态。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承载着先人智慧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应用于群众的精神教化中,引导人民树立起温良恭俭让的价值观;能够于博大精深之中,强化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规避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荼毒;还能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资源。然而,在各村落社区,利用有限的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利益的观念近年来持续强化。换言之,传统文化资源被异化为商品,仅仅被看作是发展经济的工具,其文化意义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多数人还没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强调开发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只因与利益挂钩,一旦新的可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出现,传统文化资源也将被遗弃。

(二)模式化开发迭起而个性化缺失

地域性和独特性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显著的特征,这些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理应在开发过程中转换为独树一帜的风景线,成为各地区发展经济的招牌。近些年,乡村地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古镇旅游、开展文化节、名人遗迹等模式,类似的模式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对传统文化资源独特性的彰显沦为模式化的开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一些乡村的文化开发投资集团没有长远的规划,过于急功近利。在看到其他地区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之后,生搬硬套地把别人的经验用于本地的文化资源开发,其传统文化资源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反而被放弃,与其他地区同一性的部分却被大肆宣扬,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经济回报。以我国各地区的古镇建设为例,除个别古镇旅游开发的先行者之外,近些年古镇建设蜂拥而起,以古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各种不知名的乡村地区都冠以古镇的名头。遍地是古镇,这些地区即使经过重建,也无法激发游客的兴趣。这种模仿式的、未与当地文化底蕴相结合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只能成为第二个、第三个他者,本地的开发实则不具有任何不可替代性,无法提高竞争力,为当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其次是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认同感,未洞察当地文化资源的价值。长期以来,乡村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局限了村落社区成员的视野,难以开拓思维,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利用;还从潜意识中激发了村落社区成员的自卑心理,缺乏肯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价值的勇气和见识。因此许多村落社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活动都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地区为标本,低估了挖掘、利用好本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可能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化的趋势。

(三)理性运用向盲目开发妥协

追求经济发展,需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换是乡村地区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共识。但许多地区在还没有长远、合理的开发规划时就盲目地进行资源开发活动,传统文化资源在这种缺乏理性的运用中,无法为乡村地区带来理想的收益,甚至还会造成当地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乡村地区盲目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搞建设,不能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地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乡村地区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增长点在于,以富有地域特色的、有活力的文化产业,打开地区门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部分地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缺乏创新意识,形式主义严重,认为大型的建设活动即可打造出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所以一味把资金投入建设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陕西西南地区的一小乡镇,为建设成古镇发展旅游,盲目学习其他地区,把房屋重建成仿古式外观,还有些乡镇斥巨资建设超大型雕像、在河道上修缮石阶等。其初衷是想要利用新奇的文化事物吸引广大游客、消费者前来参观,然而乡村地区在人流量、知名度等方面远远达不到要求,创造的经济价值极为有限,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系统,产业规划不全面。“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创新组合的结果……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和方式是极其复杂的,也是难以计量的,纳入经济增长模型成为‘不太可能’的事情。”①李忠斌.论民族文化之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方式[J].民族研究,2018(02):29。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能提高乡村地区的市场竞争力,但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文化产业,仅依靠传统文化资源还不足以催生出健全的文化经济产业。一些乡村经济的建设者,未意识到传统文化资源以外的科技、交通、饮食等要素也制约着乡村产业的发展,没有全局性的规划就盲目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缺乏理性和全局观念,过度利用和盲目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是乡村地区经济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实践的完善途径

传统文化资源是各地区的宝贵财富,为现代的文化创造、产业开发提供了灵感与素材。合理地把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乡村经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应对现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问题,必须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带动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集合群众的智慧,利用法律法规,理性地把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乡村经济建设中去;坚持创新性思维,以富于创造性的发展理念,把握传统文化资源于现代社会一致的思想内涵,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出满足消费者偏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拒绝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化;以入乎其内地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资源为前提,因势利导,结合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一)坚持文化本位,多方联动参与

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关系到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文化资本的运行。在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的乡村地区,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发展、创繁荣,最缺乏的就是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理性态度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自身价值的认同感。村落社区的居民,大多长期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对当地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过于熟悉而缺乏敬畏感。在发现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之后,大肆开发,忽略文化底蕴的传承,要坚持文化本位,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首先需要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政府在乡村经济建设中是重要的主导力量,有能力为乡村提供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及周边产业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对实际的开发行为进行全面监管,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商业化开发行为。由于政府对社会效益的重视,他们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弘扬,强调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教化作用,更倾向于有节制地、可持续性地把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乡村地区的产业建设中。乡村地区理性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还应联动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为开发活动出谋划策。有造诣的专家们,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特点、在现代社会的危机以及其文化本位价值都有高度的认识。凭借这些社会人士的专业剖析和建议,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对于传统文化资源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强化创新意识,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乡村地区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增强地方竞争力,势必要在具体的操作上敢于突破、锐意创新,只有高度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才能保留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源自英国的概念,在中国受到关注的时间并不长,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创意性,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存在密切联系。创意产业是指,“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概念,与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6。因此,可以把文化创意产业概括为,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造为核心、以思想为动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提升,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②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在资源较为短缺的乡村地区,具有独特性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乡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有效条件、提供了基础、营造了氛围,现代科技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力推手。乡村地区有充分的机会把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为文旅型、历史回溯型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例如枣阳地区,正在利用汉文帝在本地的相关遗址打造历史文化古城,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创造了更多的机遇。这种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把地区内部的传统文化资源使用地恰到好处,不仅是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而且富有创造力。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内容需不断创新,在文化产品或服务所承载和表达的思想以及精神价值上有所突破,生产出具有时代性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相统一的精神文化”③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J].理论探索,2011(03):9。,从而凸显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助力。

(三)提高全局意识,地区建设系统化

经济建设是一系列因素彼此协调、相互配合的结果,“文化经济价值转化效果的关键在于村寨中的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是否得当,村寨资源的选择、组合需要要素系统的干预,各个独立运作的资源主体在要素系统的干预下完美组合,并形成新的有机整体,资源功能得以扩大倍增。”④李忠斌.论民族文化之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方式[J].民族研究,2018(02):31。在乡村地区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离不开各要素的协同促进,所以应关照乡村发展的全局,完善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以较为常见的文旅产业为例,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招牌跃入大众眼帘,需要一定的信息传播渠道,避免因信息闭塞引起的产业封闭化,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把乡村地区原本不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宣传好当地打造出的文化产业;乡村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为保证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顺利到达目标地区,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此外,单一的文化旅游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后,还可依靠餐饮、住宿等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维系好游客,吸引游客多次消费。提高全局意识,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诸如此类的乡村产业建设将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促进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建设,还能实现产业之间相互推进,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四、结论

实现乡村地区的经济振兴是党和人民的共同目标,乡村地区保存下来的较为完好的,有着鲜明特点的传统文化资源应该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为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机遇。传统文化的资源和资本属性,及各地区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乡村地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理性、健全的策略、保护传承为主的理念为前提。既要发挥好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为乡村地区带来经济效益,也要立足文化本位,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要坚持政府的领导,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活动,为乡村可持续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坚定信心;要以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拓宽路径,以全局意识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环境。从根本上矫正各地区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存在的失当现象,可持续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乡村地区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传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资源回收
老传统当传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