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降下帷幕,可是人们还久久继续沉浸在激动和欢乐之中。此次活动中蕴涵了不少“山西元素”,着实让山西的父老乡亲格外骄傲自豪了一把!且看:那些安全可靠、声音洪亮而又不刺耳的迎宾礼炮(已升级至第六代)系出自山西的兵工企业——中国兵器北方机械有限公司;国庆阅兵陆军方队总教练负波是山西平陆人;在阅兵仪式中率先通过天安门的仪仗方队的威武擎旗手——王子赫是山西忻州人;国旗护旗兵武振宇、武振洲(双胞胎)是山西夏县人;驾驶国产歼10B战斗机(受油机)飞越天安门上空的飞行员有山西夏县人武铁军……
其实,在国庆活动观礼嘉宾和受检阅队伍中,也不乏“山西元素”,那就是来自山西各条战线的被国家表彰的英模人物。本文要介绍的“山西元素”,就是在国庆70周年大典上应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的一位山西籍科学家,他就是来自合肥“科学岛”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王俊峰。
王俊峰
王俊峰祖籍山西省臨猗县北景乡石家庄村,1969年9月出生于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篦子沟矿一个教师之家。王俊峰的父亲王惠民和母亲冯慧萱都是运城师范的毕业生,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教育。运城师范是一座历史比较悠久并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学校,是我党培养革命干部和新中国师资的摇篮,曾走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以及一大批省、地、县领导干部;在各级学校担任教师、校长者更是多不胜数。王惠民和冯慧萱这对同窗伉俪,相亲相爱,琴瑟和鸣。王俊峰兄弟姐妹在书香门第良好家风的熏陶中快乐成长,身心健康,积极向上,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父亲王惠民对于儿子,既有“言传”又有“身教”,更多的是“身教”:勤奋工作,真诚奉献,为儿子树立榜样。他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工作,曾当过学校教师,后任公司职工总医院党委书记、公司宣传部长、党校副校长、经理办主任、集团董事会秘书长,是山西省第一批正高级政工师,2008年退休。在职期间,曾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教育工作者”称号;并推选为山西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出席会议;多次被评为公司“标兵”“模范共产党员”。
1976年,王俊峰在篦子沟矿学校入学,至初中毕业。1985年考入运城康杰中学。运城康杰中学创建于1945年4月,前身是“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干部学校第五分校”。1952年5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为纪念晋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人、优秀的革命家、教育家嘉康杰烈士,将学校命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1954年,被国家教育部核定为全国30所直接联系的重点中学之一。康杰中学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个性,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校风良,师资好,成绩优,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才。王俊峰在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加之个人勤奋心无旁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校期间,曾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竞赛,均获得奖励。
1988年,王俊峰从康杰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化学专业。成绩依旧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学金,并获发明奖、论文奖。199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1995年获硕士学位。
1995年,王俊峰通过托福和GRE考试,获得赴美留学全额奖学金,被录取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国家高强磁场中心实验室,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先后在佐治亚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他是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与分子药理学系,从事核磁结构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的。创办于1782年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简称HMS,是世界上最顶尖级的医学院。它因高超的医学技术与每年录取的学生少而精而闻名世界,迄今为止已诞生出18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王俊峰,本来悟性和韧性就好,加之有知名导师指点,研究工作步步推进,屡有成果显现,有一些论文登上了国际一流科学杂志。
导师和同行都看好他。他的科研事业可谓风生水起,无需太长时间,他的科学研究肯定会产生大的飞跃。届时或是名校或是重要科研单位,肯定会抛来橄榄枝,有着丰厚薪酬的“教授”“研究员”……也将由他选择。他的前进道路上,可以说到处都绽放着鲜花,洒满了阳光。
然而,在美国业已闯出了一片天地,并获得美国绿卡(永久居留证)、在科研生涯中如日中天的王俊峰,却在2009年8月,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地位、名利和发展机会,毅然回归祖国。
原来,早想让自己所学为祖国所用的王俊峰,在2009年夏的一天,得知中国也要建设最好的世界一流的强磁场科学大装置,大喜过望。于是立即同有关部门负责人联系。时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匡光力,向王俊峰介绍了建设强磁场科学中心的规划,明确表态:“中心刚刚起步,相当于一张白纸。我们渴望优秀的人才加盟!”王俊峰的研究方向是核磁共振和结构生物学,他明白强磁场装置的意义,意识到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终于到来了。面对难得的机遇,王俊峰当即作出了回国的决定。他得到妻子的支持,当即带领妻子儿女,“空降”到安徽合肥的“科学岛”,开始了他的“岛民生活”,加人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从事“高、精、尖”的科学研究。
一年后,在研究院全力支持下,强磁场中心科学大楼拔地而起。王俊峰参与了各种实验设备的相继购置和调试的主要工作,硬件条件正在按理想的蓝图顺利实现。但王俊峰内心始终无法轻松,因为要出成果,中心必须有一批具有生命科学背景的研究人才组成团队。于是,他把目光投向远隔万里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那里还有他熟悉的伙伴,他们都跟王俊峰一样,事业有成,前途一片光明,而且都有一颗报效祖国的火热的心。经过交流、沟通,在王俊峰的介绍下,相继又有7名哈佛博士后先后回归祖国,来到“科学岛”,加入强磁场科学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与技术,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的“学术链”。他们8位也就被人们称为“科学岛”上的“哈佛八剑客”。
王俊峰发表获奖感言
王俊峰,研究生物物理学;张钠,研究结构生物学;张欣,研究磁生物效应;林文楚,研究动物模型;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则研发抗肿瘤药物。其中,刘青松和刘静是夫妻,王文超和张欣是夫妻。
王俊峰告诉记者:“这正好是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可以直接制药的应用研究,完整的研究链条。”“这是我们在美国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一种团队组合。”
媒体这样评论他们:“简单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并非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式的‘共进退。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离职回到中国,命运轨迹再次交织。这一次,他们找到‘共同事业了。”
在美国做研究时,王俊峰和其他7位博士后平时交流很多,大家都看好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都动了回国的念头。但只是在观望或者在等待时机,寻觅合适的去处。王俊峰说:“我率先回国,也是为他们探探路。”他成了他们中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成了新一波回归潮的“排头兵”。
王俊峰说:“我们之所以选择‘科学岛,不仅因为那里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更重要的因素是那里科研氛围浓厚。中科院的研究机构有自己独特的科研氛围,踏踏实实做科研,注重团结合作,这是一种传承。尤其是做科学装置项目,更需如此。”
王俊峰作为一名科学家,心里十分清楚:中华要复兴,祖国要富强,必须靠全民族齐心协力的努力奋斗。他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更觉得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必须潜心研究,创造奇迹。”
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磁场实验装置中的磁场强度一般都比地球磁场高数十万倍以上。这种人为的、非常规的、极端的强磁场环境,为科学家探寻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经过8年努力,目前,强磁场科学中心已经建成系列强磁场实验装置10套,创造了多项磁体强度世界纪录,科学大装置平台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在国际上,利用强磁场条件进行生命科学研究,还是一个冷门。王俊峰非常庆幸自己选择来到“科学岛”,说:“从研究领域上来讲,我在这个地方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在他们的默契合作下,“科学岛”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5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王俊峰感慨地说:“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群“强磁场人”最关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利用强磁场科学实验装置研究肿瘤,包括肿瘤监测、治疗机制以及药物研发等;二是磁生物学研究,研究磁场对人体、生物体的影响机制。下一步,他们想打造下一代强磁场研究平台:强磁光。王俊峰说,“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强磁光,它要比‘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不久前,王俊峰的科研团队又传出喜讯:他们花了3年时间,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成功地解析了人体本身具有的FGF21蛋白的结构;又花了3年时间,对FGF21蛋白进行改造,获得了蛋白的突变体。它可以像胰岛素那样降低血糖,且不会产生像胰岛素那样的抵抗。世界上多家大型制药公司和实验室都在进行此项研究,但却被这个科研团队率先攻克,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他们已经对FGF21蛋白的突变体申请了专利,并进行产业化的转化工作。可以预见,未来FGF21这个突变体的药物,一定能够在临床上造福于糖尿病人。
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发展经济,造福国人,造福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目前,这个团队的另一组科研人员在刘青松博士带领下,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肿瘤细胞库。他们希望利用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做出一流的学术成果,研发出抗肿瘤新药和临床精准用药的新方法,并希望培养出更多好学生。
王俊峰说:“我们也希望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帮助更多人,同时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几年来,王俊峰带领研究团队,依托强磁场科学中心先进的科学装置,在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其中有两篇发表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及其子刊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俊峰等8位哈佛博士后回归投身祖国科研事业,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多项荣誉。王俊峰感到有些意外。他谦虚地说:“那些早年回国的老科学家才了不起!他们的回归、他们的科学成就更值得宣传。”
从2011年11月起,王俊峰被中國科学技术大学聘为兼任教授。
2014年初,安徽省评选“心动2013·安徽年度新闻人物”,“科学岛”上的7位哈佛博士后作为唯一的团队当选(当时任涛尚未回归)。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诵读了如下的颁奖词:“从哈佛大学到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的吸引力无须衡量;从异域扬名到报效祖国,不计得失的人生续写壮美的诗行。科学无国界,赤子有真心,七颗星辰化为北斗,朝着梦想的方向!”
2014年度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进计划”实施,王俊峰光荣人选。
2016年,王俊峰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17年8月,由于王俊峰和他的团队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宣部曾组织国内权威主流新闻媒体的40余名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专题采访。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电讯发布长篇通讯《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8名哈佛博士后归国创业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8月24日新闻联播头条和《焦点访谈》15分钟,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强磁场的人才吸力》,形象而具体披露了王俊峰等8位哈佛博士后回归后,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大展拳脚的动人故事。
2017年8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我在祖国,有更大的舞台——记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留学归国博士后集体》。
同一天,《中国青年报》发表《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记》,称“即便是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这也是一个罕见的归国故事”,“在讲究团队合作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这种‘集体式的回归显得弥足可贵。”
同一天,《光明日报》发表了《科学岛,你是一个怎样的强磁场——八位哈佛博士后集体回国创新创业的故事》,称“哈佛八剑客”集体回国创新创业,表达了海外赤子“越出国越爱国”的真实心声。
也是在同一天,《文汇报》《中国科学报》《环球资讯广播》《科技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各大报纸头条长篇刊发他们的事迹。
2017年12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发布“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五十人榜”,王俊峰名列其中。
2018年初,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侨网承办的“2017全球华侨华人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以王俊峰为代表的“集体归国”的8位哈佛博士后光荣人选。1月10日,“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为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王俊峰颁奖。颁奖词这样说:“作别哈佛,他们回归故土,重新开始;依托科学岛‘强磁场,他们用个人所学,诠释出家国担当。他们归来,既是中国发展的印证,更为中国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回归集体”的“排头兵”,王俊峰接受了中国新闻社记者的专访。中新社北京2018年1月12日电的标题为“《归国哈佛博士后王俊峰:怀‘赤子之心,做极致科研》”。记者说:“真正做科研的人,气质大多是相似的。在与王俊峰交流期间,记者不禁想到‘赤子情怀一词。他们从不愿把‘爱国放在嘴边,却无时无刻不用踏踏实实的态度和行动,用心书写手上的答卷。”
2018年8月29日,王俊峰在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侨联委员,并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不久,王俊峰当选为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兼职)。
2018年,王俊峰所在的团队荣获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并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
2019年4月19日,应运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之邀,王俊峰来到运城学院,以《国之重器——稳态强磁场装置》和《强磁场下的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从而拉开了运城市侨联“海外人才进校园”活动的序幕。历来河东大地英才辈出,对于哈佛博士后王俊峰的毅然回归和真诚奉献,河东父老乡亲无不引以自豪,纷纷点赞。王俊峰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说:“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把该做的做到极致,对国家、对民众有所贡献,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此次,王俊峰作为嘉宾登上观礼台,参加、观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隆重热烈震撼人心的庆祝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每一个场面都使他激动万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感天动地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进。而自己作为海外华侨华人回归者的一员,更应珍惜大好时机,砥砺前行,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对采访的记者說:“在现场,感受最深的是祖国的强大,祖国至上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参加观礼,我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确实很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信心更足了!”
2019年底,王俊峰人生道路上,又出现了一个亮点:12月27日,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副院长。这样一来,王俊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从他回归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准备迎接各种新的考验和挑战,只要祖国需要。对此,他就是一句话:“时刻准备着!”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像王俊峰及其团友那样的海外华裔科技英才回归,因为祖国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无比强大吸力的“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