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资源,培养创新思维

2020-02-19 07:30李艳敏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英语

李艳敏

[摘要]教学者传授小学英语的过程,是学生初次接触并学习英语的阶段。此时,要注重学生英语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英语学习。教学者可以通过挖掘文本资源,使学生在新异的信息中,产生求知欲。从观察插图、放飛想象、一题多议、随堂练笔四个方面浅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培养英语创新思维。

[关键词]文本资源;小学英语;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3-0075-02

在传授英语的过程中,教学者应凭借文本资源带给的信息,对其进行探究观察,挖掘其中隐藏的奥秘,并对其进行合理性的知识扩展,从而在完成知识点讲述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本人将结合多年小学英语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

一、观察插图,多元对比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学者应借助文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力,并对其进行英文的阐述,使学生进入情景学习,从而进行多元化的比较,使学生懂得创新。

例如,我在教学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时,首先,我会提问学生,你的兴趣hobby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讨论,随之回答问题,我会对其回答作英文翻译,使学生懂得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爱好。继而我会进行引导,随之反问,既然是爱好,肯定会时常去做,那如何问会不会做某件事呢?以此完成课堂的导入并为新知识的讲述做好铺垫。紧接着,我会在PPT上展示教科书的插图(去除英文文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组讨论过后,派代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即穿蓝色衣服的男孩在打篮球,黄衣男孩在为他加油,继而对其英文的表达进行简单的阐述。紧接着,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你能干某事吗?”以及对回答方式进行插图的套用,随之对其作英文翻译,即can you+做某事?引导学生与中文的提问进行对比,感受英语疑问句的句型结构,将he动词或助动词提前,主语在后,打篮球即play basketball,由图可知,回答为“我能做某事”,但由于回答讲究简洁,即为“Ican”。此时引导学生对下一个插图进行观察,可见黄衣男子不会打篮球,继而引导学生做否定回答,对助动词can进行否定形式的改变,即“I cannot”,继而让学生打开教科书,与之前展示的插图形成对比,使学生在多元对比过程中学习新知,感受英语的语法。最后一张插图的目的是想告知学生,不会做的事情我们要勇于尝试,需要“have a try”,作为朋友要懂得鼓励,从而提升学生情感,使之乐于学习英语。

插图的存在吸引学生眼球,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一个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插图构造的环境中,懂得向脑子内渗透知识点。

二、放飞想象,改变情节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教学者应借助文本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致使学生思维得以创新,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Unit 8《How are you?》时,首先,我会进行情景的创设,假设某学生感冒了,如何询问学生的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必然会得出类似“你还好吗”或“你身体怎么样”的答案。随之,通过比较中外差异,使学生对英文的表达进行思考,继而我会对其表达展开讲述,即为标题内容,并告知学生,此句同样应用于好友相见时的礼貌问候,相当于中文中的“你好”。紧接着,我会通过文本资源继续进行引导,既然学生的身体不适,必然会因为不能正常上课而向老师打电话请假。此时,我会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电话场景的模拟。首先进行“hello”的礼貌问候,随后自我介绍,学生会使用I am的句式,此时我会进行讲述,在打电话时应该使用This is×××,随后就要告知你要寻找准,即为can I speak to×××?假设对方是你要寻找的老师,随后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阐述,并请老师同意你的请假,最后告别。通过以上的情节构造,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充分掌握了所学知识点。同时我会对身体的诸多不适进行讲述,比如发烧、牙疼等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进行电话场景的改编,学会知识点的套用。随后让学生上台表演,要求使用知识点,情节自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

文本的存在,提供了情景氛围,学生在其情景氛围下,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改变情节,创新思维。

三、一题多议,延伸发散

学习知识点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教学者应该通过文本资源,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实现一题多议,学生踊跃思考问题,延伸知识点的扩展,发散思维,最终懂得创新。

例如,我在教学Unit 3《My day》时,首先,我会将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在PPT上展示,并对其进行英文阐述,比如,I get up at+时间点,诸如此类,对一天做的事情进行阐述。随后我引导学生翻开课本Story time的第二部分的文本资源进行观察,可见有四个阶段,分别为早晨、中午、傍晚以及晚上,前三者在英文阐述前面要加in,后者加at。此时学生必然会发现,每个时间段内,小朋友在做不同的事情。继而我会提出问题,你们一天内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面对同一问题,学生的答案必然各不相同,由此,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回忆,延伸思维。同时,让学生展开两人对话,一问一答,完成本节课的知识重点。紧接着我会对表示频率的副词进行讲解,比如,总是always、经常usually等等,告知学生放在主语后,随之对时间点的阐述作侧重的讲解,比如4点50,即four fifty,前面要加at,使学生充分掌握对一天生活的正确表达。

通过一题多议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而只有在知识储备足够充实的基础下,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扩展思路。

四、随堂练笔,求异表达

在传授英语的过程中,教学者应该懂得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随堂练笔,在挖掘文本资源的同时,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激励学生作不同的表达,从而实现创新。

例如,在教学Unit 2《Good habit》时,首先我会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的好习惯展开阐述。继而我会在幻灯片上展示教材上的文本。王兵具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英文翻译时,将“早睡早起”分开进行翻译,即get up early和从不晚睡,并且早起后和睡前有刷牙的好习惯等等,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具有什么好习惯?比如,帮父母做家务活等等,从而对其英文翻译进行解析,丰富学生的认知范围。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有的好习惯进行随堂练笔,并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纠正,使其充分理解并掌握句型结构。经过多个学生表达之后,必然会有相似点,也必然会有对同一种习惯的不同表达方式,此时我会告知,只要语法合理,哪种表达方式都可以,并告知学生要懂得求同存异,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合理性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懂得应用,学习过后,应对知识点及时进行结构的构建,学会举一反三,将文本资源利用得淋漓尽致。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阶段,文本资源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对其挖掘,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充满足够的求知欲,从而发展学生英语创新能力。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英语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