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守“本”出新

2020-02-19 05:09董舒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考策略

董舒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要从单纯的“模式化”备考转变为理解性学习。文章针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结合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趋势,为养成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理解能力提供一些路径。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01-0009-02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着力点。2019年的语文高考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基本保持稳定。从涉及的知识点来看,断句、文化常识、翻译、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随文命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认真领会命题趋势带来的教学启示。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1.传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不理想

在日常文言文教学中,大多时候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闷头听讲和记笔记。教师教授的重点停留在分析字词上,无暇关注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文字之外的魅力。“满堂灌”是常见的教学现象,“一言堂”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呆板沉闷”是普遍的课堂氛围。

2.教学理念模糊,重“言”轻“文”

“言”是指文言文中最基本的字词,是构成文言文的基础;“文”是指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学和文化,是文言文的精华所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之“阅读与鉴赏”中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其不仅阐明了文言文的教学价值,更清晰地指出了教学应“言”“文”兼顾。以人教版教材中的《张衡传》为例。从“言”的角度看,这篇课文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语言文字知识。从“文”的角度看,其具有文学和文化两方面的价值:文学方面,其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翔实全面地记录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才能,详略突出,条理清晰,人物特点鲜明;文化方面,其涉及了“四史”“五经”“六艺”,出现了“字”“崩”“孝廉”“用事”等常识。作为典型的人物传记,这篇课文的内容具有较高的“言文兼具”的价值。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言”这方面的教学,导致它的价值不能完美呈现。

3.轻教材,重刷题

现在流行“文科教学理科化”,所谓“理科化”就是“题目化”“训练化”。当然,语文教育完全抛弃训练也是不可取的,只是语文教育不可急功近利,教与学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要放眼于未来。因此,要想未来可期,就要着力于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

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当下,学生只有追本溯源,才能胜券在握。那么,教师要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呢?

1.谩定凸显棱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教学改革已经启动。“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只有清晰设定凸显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跟进新高考改革的步伐。如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作者传达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生死观”,这是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乐一痛一悲”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这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再如,教学《苏武传》时,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精神和气节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苏武牧羊十九年里所面临的人生困境,究竟是个人悲剧还是时代困境”这一问题,这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师只有抓住“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文言文“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建构语言图式,牢固掌握文言语法结构

要读懂文言文,疏通文义是第一步。疏通文义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品鉴文章的文学性,进而晓悟其所传递出的文化精神。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这是一条文言文学习的必经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识记字词无法使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建构和语言规则、语言观念相关的语言图式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关键。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词、句及其结构的掌握与了解,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位置推断词语的语境意义(如《张衡传》中“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的“奇”为动词,因为当形容词处在谓语位置时,自然活用为动词);(2)借助变序探究形式意义(厘清变序规律是实现图式建构的前提,比如定语后置有三种情况);(3)揣摩句组发现丰富意蕴(如《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窮”这几句描述的正是苏轼对“有限与无限”的思考,表现了其对“生而有涯”的哀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对典型的语言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以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3.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言文知识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在文言文教学中,思维导图亦大有作为。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梳理特殊句式,将高考中高频出现的实词、虚词、文化常识等进行归类。如高考中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学生很容易混淆,若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它们进行分类,那么一定会更容易记忆。又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号主要包括谥号、庙号、尊号和年号。类似这样易混淆的文化常识,如果能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就容易辨析和梳理。思维导图的优点在于每一层级可以独立存在,也可随时关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建立完善的文言知识体系。

4.关注关联阅读

不少文言阅读题都涉及关联考查。关联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两个课外阅读材料之间的关联,二是课外阅读材料与课内阅读材料之间的关联。关联考查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诗歌阅读中最常出现;而早在2003年语文高考试题的文言文阅读部分就曾考查过《旧唐书·裴矩传》与《资质同鉴·唐纪八》的关联阅读,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借助前文内容来分析后文中的话语。关联阅读实质考查的是比较、整合等高阶能力。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今后关联阅读考查的面会更广,内容会更多。尤其是“将课外文言选段与必修教材内的典范古文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这类题型可能会成为命题重点。在人教版必修4教师教学用书中,《张衡传》的“课文研讨”部分就出现了“将本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的问题设计,这就是关联阅读。笔者认为关联阅读将成为一个趋势,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比较思维的养成。

欧阳修说过:“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在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从“教的活动”转变为“学的活动”,教学成效是课堂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把学生平时无意识中使用的学习方法转变为有意识、有专业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坚信只有厚积薄发,守“本”出新,方能在新高考背景下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李斌辉,王晓敏.文言文“古为今用”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7):100-105.

[2]王曦.语言图式:文言文教学的关键要素[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 11):20-23.

[3]胡礼仁.“目标课堂“导引下的高效教学漫谈[J].中学语文,2019( 10):81-8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高考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