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0-02-19 03:39周峻荔黄宏琳文凤云李联侨朱其国王宏胜
临床儿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参考值基因突变中性

周峻荔 黄宏琳 文凤云 李联侨 朱其国 王宏胜

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厦门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分泌、血液、肾脏科(福建厦门 361006);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上海 201102)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SCN)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临床上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0.5×109/L,并有反复的严重感染为特征。SCN 可仅有血液系统改变,也合并其他系统病变,表现为某种综合征。遗传方式主要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 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和散发方式。

随着基因二代测序逐渐被大家熟知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导致SCN 的突变基因被报道,如ELANE,GFI1,HAX1,G6PC3,VPS45,JAGN1。但国内报道非常少见。CSF3R是近5 年发现的新的突变,导致SCN7型,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现回顾性分析1例VPS13B基因突变和1例CSF3R基因突变所致SCN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点。

1 临床资料

例1,男,1 岁9 个月,因发热2 天入院。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上呼吸道感染3次、支气管炎2次、肺炎1次,ANC呈间歇性低值,最低0.17×109/L,伴精神运动发育较同龄人落后,4月龄左右抬头,1周岁能独坐,现能扶站,不能独自行走,偶尔会简单的叫“爸爸”,语言发育落后。患儿G1P1,足月,出生体质量2400 g,产钳助产,生后母乳喂养,吸吮能力差。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有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体格检查:体质量8 kg(<P3),头围41cm(<P3),前囟已闭,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反应可,追光、追物正常,听指令;小脸畸形,四肢肌张力低,双侧巴氏征阴性。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02×109/L,Hb 125 g/L,PLT 300×109/L,ANC 1.02×109/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60.82 mg/L;体液免疫:IgG 13.4g/L(参考值:5.52~11.46),IgM 0.637g/L(参考值:0.60~2.12),IgA 1.91g/L(参考值:0.06~0.74);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65.68%(参考值:55~82),CD3+CD4+T 细胞37.64%(参考值:33~57),CD 3+CD 8+T 细胞25%(参考值:8~31),CD4+/CD8+1.51(参考值:0.98~3.24),B 细胞14.81%(参考值:11~45),NK细胞11.37%(参考值:4~17)。予以头孢噻肟抗感染治疗7 天后体温逐渐正常,第8 天复查血常规:WBC 5.65×109/L,Hb 121 g/L,PLT 204×109/L,ANC 0.32×109/L,CRP 0.76 mg/L。患儿新生儿期听力筛查未通过。3月龄脑干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短声波V反应阈:右耳20 dBnHL,左耳25 dBnHL,ABR click声80 dBnHL,双耳Ⅰ、Ⅲ、Ⅴ波潜伏期未见明显异常,双耳潜伏期差无延长。4 月龄头颅超声提示双侧脑室稍增宽。6月龄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信号。1周岁时双眼视力尚可。1 岁1 个月,Gesell 发育评估发育商(DQ):大运动43;精细运动33;适应能力47;语言43;社会行为58。

患儿于7 月龄遗传性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无异常。8 月龄时患儿及父母行全外显基因测序示:VPS13B基因2个杂合突变位点,Exon47,c.8531delG(p.Ser2844fs),来自父亲;Intron 38,c.6940+1G>T,来自母亲(图1)。

图1 例1 患儿及父母基因测序图

因患儿粒细胞低且伴有发育异常,出生后反复感染,根据国际慢性严重粒细胞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治疗指南,后期对该患儿予以了G-CSF 升粒细胞治疗,并调整至最适剂量,拟保证ANC能维持1.0×109/L左右,以减少感染次数。

例2,女,2 岁,因发热5 天就诊。既往1 岁起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大约1 个月1 次。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反应可,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颈软,呼吸音粗,无啰音,心音可,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四肢活动可,无畸形,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4.0×109/L,Hb 94 g/L,PLT 257×109/L,ANC 0.42×109/L,CRP 169.78 mg/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14 ng/ml;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83 mm/h(参考值0~15);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25 IU/mL;EBV-DNA低于检测下线;体液免疫:IgG 8.73 g/L,IgM 1.01 g/L,IgA 1.28 g/L;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 66.76%,CD3+CD4+T细胞43.52%,CD3+CD8+T细胞14.20%,CD4+/CD8+3.06,B细胞15.6%,NK细胞4.84%。予以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正常,并复查血常规:WBC 5.07×109/L,Hb 94g/L,PLT 420×109/L,ANC 0.43×109/L,CRP 9.95 mg/L。

患儿及家长行全外显基因测序:对OMIM 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明确致病关系的3583 个基因进行逐个分析,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结果提示患儿携带CSF3R基因两个杂合位点突变(一个位于Intron3,c.64+5G>A,来自父亲;另一个位于Exon7,c.690delC(p.Met231Cysfs*32),来自母亲(图2)。予以G-CSF升粒细胞无改善,改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有效。

图2 例2患儿及父母基因测序图

2 讨论

SCN 是指外周血中的ANC 低于0.5×109/L,可导致严重或反复感染,这些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是恒定的、间歇性的或周期性的[1],比如ELANE基因突变所致的SCN 1型(SCN1)、HAX1突变导致SCN 3型(SCN3)、WASP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X-linked neutropenia,XLN)等[2-4]。本组2例SCN在国内外报道中较为少见。

Cohen综合征(OMIM:216550)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染色体8q22.2上的VPS13B(也称为COH 1)基因突变引起。VPS 13 B 是一种跨膜蛋白,被认为在细胞内蛋白的囊泡介导转运和分类中起作用,并在眼睛、血液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中起作用,其临床表现常复杂多样,当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患儿出现特征性的面部表现,伴中性粒细胞减少、早期低血压等症状时应注意此病,行VPS13B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5]。Kolehmainen等[6]提出具有8项临床标准中的6项者可被视为Cohen综合征,包括:①发育迟缓;②小头畸形;③典型的科恩综合征-面部格式塔;④肢体细长的躯干肥胖;⑤过度社交行为;⑥关节过度活动;⑦高度近视和/或视网膜营养不良;⑧中性粒细胞减少。研究表明具有VPS13B基因突变才是真正的Cohen 综合征,如满足5 项或更少标准的患者被认为患有“Cohen样综合征”。目前认为Kolehmainen标准在识别Cohen综合征方面具有100%的敏感性和77%的特异性[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Cohen综合征的一个常见特征,可能与VPS13B蛋白的异常导致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增加有关[7],SCN通常是从出生时出现,无明显周期性规律,中性粒细胞呈轻度到中度下降。尽管SCN 可能没有严重的细菌感染,但可出现反复感染、口腔溃疡和慢性或复发性牙龈炎,骨髓细胞通常正常,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数值会增高或增多,用G-CSF可以纠正中性粒细胞减少。例1 患儿在8 月龄行全外显基因确诊Cohen 综合征,受检者携带VPS13B基因两个杂合致病突变,位于Exon47,c.8531delG (p.Ser2844fs)移码突变,来自父亲;位于Intron 38(c.6940+1G>T)剪接突变,来自母亲,预测可使编码的蛋白发生紊乱从而丧失功能。Cohen综合征目前无有效治愈手段,予以G-CSF可提高患儿的粒细胞水平,可减少感染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SCN7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CSF3R为G-CSF 的受体基因,表现为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但无成熟障碍,予以G-CSF 刺激后粒细胞无反应,无血液系统外的表现。以前的报道指出CSF3R突变是减数分裂中的体细胞或从新生突变,而非遗传自父母,这些非遗传的、杂合子的CSF3R突变通常影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G-CSFR)的细胞质区域,可能与白血病发生有关[8]。但在2014 年Triot 等[9]首次报道两家系CSF3R基因突变所致的SCN 的研究中表明,患者的骨髓成熟无障碍,对G-CSF 治疗无反应,认为该基因突变与粒细胞缺乏有关,在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CSF 3 R 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遗传亚型。例2 患儿1 岁前无明显感染病史,1 岁后开始反复扁桃腺感染,但家长拒绝行骨髓细胞学检测,自愿行全外显基因检测,提示CSF3R基因杂合突变,一个位于Intron3,c.64+5G>A,为内含子突变,来自父亲;一个位于Exon7,c.690delC (p.Met231Cysfs*32),为移码突变,来自母亲,可导致氨基酸编码蛋白发生提前终止。这2个CSF3R基因突变类型在dbSNP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np/)以及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www.hgmd.cf.ac.uk/ac/index.php)中均未能检索到。例2患儿予G-CSF无效,予以GM-CSF有效,较为遗憾的是患儿家长不愿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但后续患儿的粒细胞变化、感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AML 或MDS转变倾向仍在进一步观察,有待继续随访。

综上,SCN 临床罕见,本组2 例患儿经基因检测分别确诊为Cohen综合征和SCN7。

猜你喜欢
参考值基因突变中性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