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状况研究

2020-02-19 06:54谭好奇
山东工会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生代学历职业技能

谭好奇

(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浙江 杭州3100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深入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帮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增加受教育培训机会,提高专业技能和胜任岗位能力。将农民工培养成为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公平保障其作为用人单位职工、城镇常住人口的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

继续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对工程技术类人员进行再次必要的培训,以便掌握行业内的新技术,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目前,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继续教育拥有了更为多元化的内容。我国的继续教育主要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等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探讨继续教育,指的是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所接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主要指在某一领域内的补充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情况调查

为能深入分析浙江省内各个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继续教育现状,课题组于2019年7-12月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以电子问卷、纸质问卷的形式展开,以省内11个地市的服务行业、建筑行业、制造业的从业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903份,回收有效问卷6344份,回收率为91.9%。同时,为确保能真实反映当下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的普遍情况,还对33家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访谈。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男性居多,年龄在20~25岁间最多,已婚比例高

在受调人员中,男性占比为55.65%,女性为44.35%,男性比女性高出11.30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新生代农民工性别分布

分年龄段看,2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为11.56%,21~25岁的占比为 41.13%,26~30岁的占比为27.15%,31~35岁的比例为10.48%,36岁以上的比例为9.68%(见图2)。

图2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分布

受调人员中,已婚人士占比为56.99%,单身人士占比为30.38%,离异人士占比为12.63%(见图3)。

图3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状态

2.工作年限在2~5年间最多

从工作年限看,工龄在1~2年的占比为17.47%,2~5年的占比为 35.75%,5~10年的占比为28.76%,工龄在10年以上的比例为18.02%(见图 4)。

图4 新生代农民工工龄分布

3.文化程度相对第一代农民工较高,以高中生和大专生为主

在受调人员中,从事服务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3172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334人,占比10.53%;高中学历1126人,占比35.50%;大专学历1460人,占比46.03%;本科学历189人,占比5.9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3人,占比1.98%(见图5)。

图5 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

从事建筑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共计1166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190人,占比16.29%;高中学历414人,占比35.51%;大专学历499人,占比42.80%;本科学历56人,占比4.8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人,占比0.60%(见图6)。

图6 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

从事制造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共计1145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95人,占比8.30%;高中学历355人,占比31.00%;大专学历568人,占比49.61%;本科学历111人,占比9.6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6人,占比1.40%(见图7)。

图7 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

其他行业从业人数861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89,占比10.34%;高中学历人数215,占比24.97%;大专学历443人,占比51.45%;本科学历101人,占比11.7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人,占比 1.51%(见图 8)。

图8 其他行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

4.职业资格等级以中级居多,职业层级以基层技术为主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资格等级和职业层次受到学历、工作年限的深刻影响。

在受调人员中,初级工占比为19.08%,中级工占比为25.81%,高级工的比例为20.70%,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是15.32%和12.37%,其他占比为 6.72%(见图 9)。

图9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资格等级

在职位层级方面,基层操作人员占比19.63%,基层技术人员占比达33.06%,基层管理人员的比例是29.03%,中层管理人员的比例是12.10%,高层管理人员占6.18%(见图10)。

图10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位层级

(二)调查对象的继续教育情况

1.企业很少提供培训机会的情况最常见,每年受训次数1~2次的最多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每年经常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企业占总数的16.93%,偶尔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比例是22.04%,很少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比例高达46.51%,从来没有继续教育机会的企业占比为14.52%(见图 11)。

图11 提供继续教育机会

在调查企业的培训计划时发现,按培训计划保质保量开展工作的企业占17.74%,有培训计划但是执行不理想的企业占比为31.45%,没有培训计划的情况占比为30.65%,不清楚企业有无计划的占比为20.16%(见图12)。

图12 培训计划开展工作

在接受企业继续教育的经历方面,13.71%的被调查员工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19.62%的人员表示只参加过入职培训,23.12%的员工参加过单项技能培训,参加过多项技能培训学习和管理技能学习的分别仅占总调查人员总数的18.82%和13.98%,参加其他技能培训的人员占比为10.75%(见图 13)。

图13 参加培训

在接受企业继续教育的次数方面,被调查人员每年受训次数为0的占比为13.71%,每年受训1~2次的占比为41.94%,每年受训3~5次的占比为28.49%,每年受训6~8次的比例是12.90%,其他情况占比为2.96%(见图14)。

图14 每年受训次数

2.继续教育以实用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面授和师徒制是最普遍形式

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的继续教育的内容看,实用职业技能占比最高,达73.38%,其次是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占比21.24%,个人学历学位提升的培训仅占4.57%,此外还有0.81%的其他情况(见图15)。

图15 培训内容占比

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看,以企业组织为主,占比为47.86%,其次是岗位师傅教育,占比为24.19%,岗位自主学习的比例为18.01%,此外还有政府或相关单位提供、个人联系两种渠道,分别占比为6.45%和3.49%(见图16)。

图16 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

从岗位师傅教育的时长看,岗位师傅教育的时间以7~15天的情况居多,占比41.67%,3~7天的情况占比为24.19%,15~30天的情况占比为13.44%,1~3天的情况占比为12.10%,30天以上的情况最少,只有 8.60%(见图 17)。

图17 岗位师傅教育的时长

从每年岗位自主学习的时长看,1~3天的情况占比为20.43%,3~7天的占比为33.33%,7~15天的占比为32.80%,15~30天的占比为13.44%。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见图18)。

图18 岗位自主学习的时长

3.接受继续教育和实现自我成长的最大障碍是时间和精力不足

在受调人员对自身素质进行总体评价时,认为需要自我提升的占比为46.78%,认为能够胜任的占比为23.92%,认为难以胜任工作的占比为7.8%,其他情况的比例是21.50%(见图19)。

图19 对自身素质进行总体评价

在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困难方面,25.69%的受调人员选择了“没有时间和精力”,23.81%的人员选择了“无人支持”,17.89%的人员选择了“无法支付费用”,9.38%选择“缺乏教育信息”,7.79%的人员则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和渠道”,其他情况占比为 15.44%(见图 20)。

图20 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困难

在影响个人成长最大的障碍方面,占比从高到低的8个因素分别是 “没有时间精力充电”(26.94%)、“专业技术能力不够”(18.15%)、“工作经验不够”(11.04%)、“其他”(10.89%)、“家庭原因”(9.68%)、“缺乏工作动力”(8.62%)、“工作氛围不好”(7.72%)和 “领导不支持”(6.96%)(见图21)。

图21 影响个人成长最大的障碍

(三)调查对象对继续教育现状的满意度

调查对象对继续教育成效的满意度普遍不高。调查对象认为企业的继续教育没有成效的占比为38.43%,认为成效较差的有32.80%,对成效较满意的占比为16.40%,对成效很满意的仅占比12.37%(见图 22)。

图22 对继续教育成效的满意度

在调查继续教育对实现自我成长的满意度时发现,39.7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太满意,24.73%的调查对象表示完全不满意,基本满意的占比为22.31%,满意的仅占比13.17%(见图23)。

图23 继续教育对实现自我成长的满意度

从学习和成长机会的总体评价看,40.06%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太满意,25.27%的调查对象表示完全不满意,基本满意的占比为21.77%,满意的仅占比12.90%(见图 24)。

图24 学习和成长机会的总体评价

二、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意愿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意愿尚显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较上一代农民工而言,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文化水平大为提升,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因为身份认同、成长环境和群体特性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上一代农民工的问题依然延续和发展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继续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学术界以“三高一低”来概括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这些特征既使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容易融入城市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接受在职继续教育。具体表现为:

成长环境良好,心智不太成熟。新生代农民工较父辈而言,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经受挫折较少,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走上岗位后面对差距和挫折缺乏父辈的进取心和耐挫力,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

价值取向多元,缺乏学习精神。因电视、手机、网络等的普及,人口流动加快,信息共享全球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相互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将很多业余精力分散在社交平台和网络交际中,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和约束力。

工作稳定性较差,收入影响投入。新生代农民工因为相对缺乏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职业追求,离职率较高,尤其在毕业两年内跳槽的情况很普遍,这不仅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职位层级的晋升,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工资薪酬,加之勤俭意识淡化,消费观念较为现代,囿于经济能力,新生代农民工或无力或无意支付培训费用,故影响其培训参与。

职业技能欠缺,可替代性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文化程度方面显著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相对薄弱,无法满足企业日渐提高的技术要求,他们在基层岗位上的可替代性也是得不到企业栽培和投入的原因之一。许多企业更愿意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具备相应职业技能的高级技工和管理人才,而不愿意进行内部培养,这又进一步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机会变小。

2.基层工作岗位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继续教育的开展

此次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分布在服务行业(35.48%)、建筑行业(20.97%)、制造业(15.05%),计算机工程(6.99%),贸易行业(4.57%)和其他行业(16.94%)。而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三产业,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职位层级都集中在企业的基层和底层,处于高级技工和高级管理岗位的占比不足10%。在企业里,基础操作工作和基层技术工作一般都具备工作负荷大、工作饱和度高、工作时间长、体力劳动强度大等特点。让新生代农民工在超强度工作、超时间劳动的工作背景下还投入学习的可能性不高。

为了分析工作特点对培训意愿的影响,此次调查中设置了一组比对问题:在工作日参加培训的支付意愿和在休息日参加培训的支付意愿。在工作日,愿意全部自费参加继续教育的占比为33.60%,愿意支付大半费用的占比为32.53%,两者相加超过66%。而在休息日,愿意全部自费参加继续教育的仅占比4.84%,愿意支付大半费用的占比为12.90%,两者相加不足20%。这种悬殊很好地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在高负荷工作之余参加继续教育的意愿是很低的。

3.培训渠道和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新生代员工的自我成长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走上工作岗位后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分别是企业组织 (占比47.86%)、师傅指导(24.19%)、自主学习(18.01%)、政府或相关事业单位组织 (6.45%)、个人联系(3.49%)。其中,企业开展职业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面授 (占比 43.31%)、师傅传授 (占比21.96%)、自主学习(占比 13.97%)、网络教育(占比8.98%)、高级研修班(占比6.79%)和其他(占比4.99%)。由此可见,面授和师傅传授是最主要的形式,网络教育等便捷形式占比很少,这不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碎片化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习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的为数不多的继续教育中,实用技能培训的比例是73.39%,个人综合素质培训和学历提升方面的培训不足30%。但在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提升基本技能最需要学习的方面包括统筹协调能力(占比21.10%)、表达能力(20.17%)、服务能力(16.22%)、学习能力(占比 13.72%)、写作能力(10.50%)、创新能力(占比5.82%)和其他(12.47%),知识范畴远超企业所提供的单一技能培训。此外,调查对象还对专业技能、管理技能等培训方向提出了期望。由此可见,调查对象所接受的继续教育与调查对象所期望的继续教育还相去甚远。

(二)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投资的动力、意愿问题

企业以农民工群体稳定性差为由,不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培训费用显性支付和劳动者技能素质隐性生效的特征。即职业教育培训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形:A企业培训、支付教育培训费用,B企业受益、劳动者部分受益,这样无论是雇主还是劳动者自身投资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减弱。所以,继续教育在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局限。一些企业职工连教育经费的投入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而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2]。在调查中,认为企业经常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人员仅占16.94%,认为企业偶尔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人员占22.04%,认为企业很少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人员比例高达46.51%,而认为企业从来没有提供过继续教育机会的人员占14.52%。在调查企业是否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制订培训计划时发现,无继续教育计划的占比高达30.65%,不清楚有没有计划的占比为20.16%,有计划但是执行不理想的占比31.45%,由此可见企业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较低,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和职工培训机制。这不仅降低了该群体的工作满意度,也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职业忠诚度和群体稳定性,导致恶性循环。

三、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的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之一,但目前浙江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与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此,不断提升全省农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助力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要改善目前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终身教育宣传,多措并举转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对继续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认识,才能促使其付诸实践。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较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但和城市同龄人以及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和技术变革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向往城市生活,消费习惯亦趋向城市化,但因为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思想束缚,缺乏长远目光和广阔视野,对职业生涯缺乏长远规划和宏伟抱负。这在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从事的技术含量不高的流水线工作和基础劳动可以体现出来。要打破这种思想禁锢,就要从学校教育、社会宣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几个层次出发。

首先,学校要倡导终身学习。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在课堂教育中结合职业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灌输终身教育理念,让学生改 “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形成“活到老、学到老”思想。转变“以升学为最终目标”和“学校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全部”这一陈旧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思维,鼓励学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和领域,以向上为目的,通过各种正规的、非正规的学习途径来提升自我。只有这种具备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并能灵活运用的学习方式才能使人们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其次,社会宣传要促进平等。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城里人的社会身份的认同感在提高,而且他们中更多的人还认为不是外在的户口状况而是 “隐性户籍墙”成为他们转变社会身份的最大障碍[3]。但在现实中,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还会遭遇很多隐性壁垒,比如劳动合同的签订、五险一金的缴纳和婚配歧视,都给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信带来一定打击。社会和媒体在宣传中要做到平等,不以地域、户籍、工种进行区别对待,消除陋习和成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生活幸福感和社会认同感,建立自信,从而更积极地看待自我和将来。

再次,自身要解放思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新生代农民工要真正“市民化”,不只在于转变户籍,更在于转变思想。要适应城市的飞速发展,必须具备长远眼光,抛开小农思想,做好未来规划,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清晰的勾勒,科学地投资自我,逐步提高自身竞争力,打开更多职业通道。

(二)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多方合力有效推进素质提升进度

第一,政府要承担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职责。201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 《关于加快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通知》,要求政府部门充分认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宣传力度,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职责分工。各地要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多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任务落实。各责任单位要按《意见》分工要求,认真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牵头单位要主动担责、主动服务,做好协调推进工作;参与单位要积极协同、抓紧落实,认真做好各自分工任务。同时明确强化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检查指导,要检查各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掌握存在问题和取得成效。要检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使用情况,建立培训资金使用台账,做到每一笔资金有据可依、有账可查、有迹可循。要检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建立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真正实现应培尽培,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按规定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省政府。

第二,政府要搭建好学习培训和技能提升平台。2019年10月,浙江省《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正式发布。10月10日,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浙江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中,每年资助1万人接受大专、本科学历继续教育;推动农民工实现高级工以上技能培训和晋级;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为农民工提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农民工自身素质和从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提供普适性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用工企业要利用好政府的政策优势,克服短视和急功近利心态,认识到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行业动态,为全体职工提供有针对性、阶段性、综合性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并做好培训评估,将评估结果运用到绩效考核中,提高职工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培训机构要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目标市场,积极开发。目前,培训机构缺乏城镇用工信息,所开设培训项目与市场实际需求有所出入,农民工参加培训后不能就业,或是在就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受益效率差,影响参训积极性。只有将培训机构纳入社会性的继续教育体系当中,加以指导和约束,将其强大的培训资源和网络作用发挥到最大。

(三)优化在职培训模式,多种途径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

首先,因材施教。继续教育的内容要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特点。在目前的培训中存在着培训随意、舍本逐末的情况,培训的内容或过于陈旧,职工不想听、不爱听、不愿听,或过于深奥,职工听不懂、跟不上、用不了。在学习内容上,要做好筛选和处理,要有针对性和瞄准率,符合职工的切实需求;在学制上,企业继续教育可以将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相结合;在执行培训计划时,要考虑受训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基础、学习习惯、内化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培训深度,循序渐进展开,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情境演示和实践教学,不能使培训流于形式。

其次,拓宽渠道。在互联网时代,教育途径不可拘泥在面授和手把手教学上,而要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习惯,提供更多的网络课程,推送手机课程,让他们在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一些网络课程平台和高校慕课资源可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开放,帮助该群体能以较小代价接触到更先进、更高等、更适用的知识。此外,企业之间的参观和访问学习也是很好的继续教育途径。

最后,营造氛围。企业内部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在业余时间进行技能切磋和文化竞赛,提供一定的奖励和资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基层工会组织要关心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态,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劳逸结合,提高该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社会服务机构、开明人士及其他力量也可筹资参与农民工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资体系,为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共同构建“学习型”和谐社会。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环境虽然较第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也面临着知识老化的威胁,更遑论与城市同龄人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距的新生代农民工。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竞争力和幸福感,继续教育是必由之路,前方任重道远,更需久久为功。各级政府、工会、企业,要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以更踏实有效的措施作保证。要把农民工继续教育和素质提升作为新时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根本性工作,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这项工作做深做实做长久,形成鲜明的浙江特色。

猜你喜欢
新生代学历职业技能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新生代”学数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