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荣,武忠远
(1.延安大学 医学院;2.延安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治本之策。而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的根本在于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责。[1]因此,在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培养,就成为了医学类院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题中之义。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2]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医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医学研究和医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古往今来,全世界范围内对于医德方面的论述颇为丰富。早在中国古代被誉为“医之始祖”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认为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晋代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强调医者不仅要聪明理达,更要有仁爱之心,廉洁自律的医德;中国近代外科之父裘法祖也曾说“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等等。除此之外,国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医德十二箴》等也都无不体现着医德的重要性。德为医魂,作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后备军,医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高尚的医德品质,才能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人民群众信赖和爱戴的合格医生。
在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建设健康中国不仅要求我们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健康服务,更对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从本质上来看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看病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看好医生难”。[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运作机制进入到医疗卫生领域中,许多公立医院在“经济人”动机的驱使下,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医院的经济“创收”,出现了过度医疗、以药养医等不良现象,一部分医生出现道德滑坡,将医患关系简单异化为市场经济交换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医生队伍的形象,也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医德医风都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医德培养,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医疗卫生人才保障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医德医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医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在当前各类自然灾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先锋模范对我国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中,广大医务人员舍身忘我,冲锋在前,形成了伟大的“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不仅让人民群众从这些事件中认识到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同时也在精神层面接受了崇高的医德医风的洗礼,促使了社会风气的积极转变,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医德建设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凝聚医疗卫生行业共识、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作用的医德医风培养就显得举足轻重。社会主义医德建设过程中,要求医务工作者培养以人为本的理念,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既要以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病痛,也要与患者真诚的沟通交流,以仁心仁德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关怀和鼓舞,点燃患者对于生命和生活的希望,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的灵魂所在,应贯穿于医学教育和医学生培养的始终,但从目前的医德教育体系来看,大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医学技术方面的训练,淡化了医德医风的养成教育,“重术轻仁”的思想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活动中根深蒂固。从医学生自身来看,在日常学习中,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对各类考试考核上,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则非常薄弱。当医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对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教育与管理,进一步削弱了医德约束力和导向性作用的发挥,导致医疗卫生领域的种种丑闻和矛盾,甚至触碰到法律底线。
在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医院和医学类院校是将“医”与“教”结合起来的最重要的两大阵地,但实际上,二者往往难以真正实现协同效应。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课堂教育的方式获得的,但当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没有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链条,使得医德教育在知行合一上出现断裂。由于缺少临床经验,理论和实践脱节比较严重,学生在课堂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往往难以真正外化为坚定自觉的职业行为。当今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受到市场经济和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更加复杂,各种问题不断地挑战他们的医德观念,左右其行为选择,使得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面临道德抉择时往往不知所措,无法体现出医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以往说教性、口号化的医学道德规范,难以发挥约束导向作用,而往往在实践中形成的医德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同时,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主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任务是通过临床带教医师的言传身教来完成的,因此,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医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医德观。
医教协同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以满足服务需求、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但在实际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医”与“教”都出现了严重的人文教育缺失问题。医学是一门和人文社会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从本质上讲是有关“人”的学问。美国著名医学教育家、生命伦理学家佩格里诺(Edmund D.Pellegrino)曾经指出:医学就是最科学的人文,是最人文的学科。但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人文教育成为了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一块较为明显的短板。一方面,医疗技术主义盛行,科技的发展的确带来了医学检验和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但大量仪器的使用,也使得医疗卫生工作者对医疗器械产生了强烈依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接触减少,一部分患者甚至被简单物化为疾病载体而对其进行医治,[4]其心理感受和应有的人文关怀被严重忽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使得患者丧失话语权,医患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就成了必然现象。另一方面,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有关医德的人文教育类课程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加上我国现行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明显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医学类基础课、核心专业课割裂严重,协同度不高,人文类课程未形成体系,学时数占医学教育总学时的比重也未能达到相应的分量,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存在极强的自由选择性和随意性,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规范性,没有整合相关课程资源以形成医学人文社科群。[5]同时,配备的兼具人文社科和医学知识背景的教师也非常少,在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上非常单一,主要从就业率、考研率的高低上来判断,对医德医风培养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高。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基于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充分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元素,打造新的医学人文育人模式。在当前医教协同背景下,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打破学科本身的界限,加强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中融入医学道德、人际沟通、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心理学、文学鉴赏等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起器官系统整体意识,建立整体医疗理念,树立人本观念。同时,要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由学生、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医学教师共同参与能够涵盖人文教育的PBL、CBL教学模式,以鲜活生动的案例、情景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在临床思维、人际沟通、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技能和素质。
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起多学科开放性的教学团队。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进行医学生医德培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医德的培育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形成合力,包括专业课老师、辅导员、实习带教医师等。要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效融入到器官整合课程中去,就需要一支兼具医学与人文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要以课程团队的方式,发挥不同专业背景教师之间的协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将医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因此,辅导员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率先垂范以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的学习,掌握医德教育中涉及到的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修养、医患关系等内容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带教临床医师是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领路人,其医德医风和言传身教都将对医学生今后的实践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临床教师的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训,增加交流学习机会,使临床教师牢固树立起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将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卓越医生。
医教协同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德育基础课程,还必须提高临床医院和教学医院的重视程度,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医学生要走出校园,积极深入到医疗卫生机构、孤儿院、养老院、社会福利院,通过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为孤寡老人与孤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看护照料等,思考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乡村基层,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医德医风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医学生在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后,才真正意义上面临医德的种种考验,开始处理各类矛盾冲突,这些都将会给医学生的医德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此时将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到临床实习活动中去,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临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医德的意义,并尝试用理论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促进医学生高尚医德医风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以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打下基础。
学校和医院要通过大力加强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形成。具体来说,学校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大力营造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如设置医学誓词、名医塑像、中外医德医风文化宣传橱窗等,以此传递出的人文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其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同时在图书馆要增加有关医德教育、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数量,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学习需要;充分借助校园广播、网络、校刊、“三微一端”等传播媒介,积极占领舆论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医师节、护士节、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辩论赛、情景剧表演、观看医德教育影片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明白,做医师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心中有爱,真正做到大医精诚,心中有国有家,拥有家国情怀。[6]实习见习医院要发挥好医德继续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形成紧密衔接。带教医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实习学生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的形成,因此,实习医院必须要加强对于带教医师的监督管理,要以其高尚的人格、精湛的医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医生”身份的过渡和转变;同时,实习医院要积极通过励志讲座等形式,为实习生树立起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鼓舞斗志,引导学生树立起为医学事业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立志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精诚之术的合格医生。
对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和培养,仅仅通过单一的学习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还要建立起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强化作用,对违反医德医风的行为要及时纠偏,给予惩罚和警示。当前,忽视医德教育的现象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主要通过考试分数来衡量,大多流于形式。因此,作为培养院校而言,要在医德教育相关课程考核之外,充分与见习实习医院形成有效的协调,发挥好实习见习医院的继续教育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细化医学本科生见习实习、研究生临床实践期间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评价机制。同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以学生自我评价、实习见习医院评价、社会监督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分散在不同的科室实习和轮转的学生思想行为作出综合评价和鉴定,评价的结果计入到学生的医德医风考核档案和综合考评当中,并将学生的医德医风单列为淘汰项目,在评奖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将评定结果与就业、考研等挂钩,以有力制度措施为医德医风的培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