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0-02-19 06:07郝秀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腹壁盆腔瘢痕

郝秀萍

广东省阳江市市中医医院产科,广东阳江 529500

现阶段,剖宫产术在保障一些伴有严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高危险性孕妇母婴安全以及解决难产等问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随着近些年剖宫产在临床应用的普及和“二孩”政策的开放,再次剖宫产手术率正在逐年上涨,而剖宫产手术所带来的瘢痕子宫等远期并发症使得再次妊娠后的剖宫产手术难度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盆腔粘连等手术并发症的出现,还极大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4-6]。有学者指出[7-8],在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剖宫产术时,腹壁横、纵切口的选择对其分娩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在我院分娩的50 例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剖宫产术口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分娩的50 例瘢痕子宫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其剖宫产术口方向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 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年龄22~38 岁,平均(32.69±4.37)岁;孕龄34~41 周,平均(37.69±2.47)周;两次剖宫产时间间隔3~10年,平均(6.69±2.46)年。对照组中,年龄23~37岁,平均(32.75±4.32)岁;孕 龄34~42 周,平均(37.57±2.43)周;两次剖宫产时间间隔3~11年,平均(6.75±2.42)年。两组的年龄、孕龄、两次剖宫产时间间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胎儿发育正常;产妇及家属对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的产妇。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在完善产妇各项检查后安排手术时间,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及长度。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腹壁横切口:于耻骨联合上方约2 cm 处将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前鞘切开(长度约10 cm),逐步分开腹膜,暴露子宫,然后于子宫下段正中作一切口,以血管钳将羊膜刺破,胎儿娩出断脐后予以缩宫素(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63,生产批号:2010051009)20 U 宫体注射。观察组产妇在子宫剖宫产术中采用腹壁纵切口:于耻骨联合与肚脐间正中心将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肌层以及子宫肌层切开(长度约12 cm),以血管钳将羊膜刺破,胎儿娩出断脐后予以缩宫素20 U 宫体注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盆腔粘连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优良率于术后5 d 进行评估,其评估标准如下:腹壁切口愈合,未发现红肿和硬结为优;腹壁切口可见红肿和硬结,甚至可见积液渗出为良; 腹壁切口裂开,出现化脓性感染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盆腔粘连程度评价标准如下。轻度:腹壁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子宫、部分网膜粘连;中度:子宫与膀胱、腹膜大面积粘连;重度:子宫与膀胱、肠管严重粘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胎儿娩出用时(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10 40 75.18±10.57 97.15±12.47 5.120 0.004 237.21±11.79 289.42±14.58 10.474 0.001 15.28±3.19 22.34±3.57 5.702 0.004 2.21±0.16 2.70±0.23 6.340 0.003

2.2 两组产妇盆腔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妇盆腔粘连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优良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优良率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现阶段剖宫产术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加上大多数初产妇对分娩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担忧,更倾向于选择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因此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加[9-10]。近些年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导致了二次剖宫产比例逐年上升,而初次剖宫产子宫瘢痕的存在也进一步增加了二次剖宫产手术的难度系数[10-11]。对于第一次剖宫产的大多数产妇而言,腹壁横切口刚好位于自然皮肤褶皱处,且切口较小,故而美观度较高,同时该处切口张力较小,切口的缝线于躯体弯曲时也几乎无任何拉力,疼痛感较轻,因此深受其喜爱。但是第一次选择腹壁横切口的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时,由于子宫弹性的消失,子宫收缩能力的降低,若再次选择腹壁横切口,极易导致切口裂开,而切口位置越低越容易损伤血管,从而发生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并且术后易对子宫底造成挤压,发生盆腔粘连,影响预后[12-14]。而在二次剖宫产时,瘢痕子宫产妇应用腹壁纵切口,由于其切口较短、创面较小,对腹膜进行缝合后能够显著将粘连现象发生率降低,安全性高[15-18]。此外,二次剖宫产时应用腹壁纵切口,术野暴露较好,手术时扩大切口较为方便,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且不易导致切口裂开等的发生,不易造成对血管的损伤,术中出血量较少。

本次研究对进行子宫剖宫产术时不同切口方式的效果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粘连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在子宫剖宫产术中瘢痕子宫产妇应用腹壁纵切口的效果优于横切口,更有助于产妇切口的愈合及盆腔粘连率的降低,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更短,值得应用。

综上所述,与采用腹壁横切口相对比,瘢痕子宫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腹壁纵切口的效果更为突出,其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盆腔粘连、切口难愈合等的发生率,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未能进行长时间随访观察两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腹壁盆腔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壁缺损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盆腔积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