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小叶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成为语文五大教学内容之一对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农村学校;口语交际;交际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95-0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成为语文五大教学内容之一。但目前农村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交流的状态,再加上教师偏重于阅读和写作,认为口语交际课可上可不上,上不好也不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学校的课堂上,口语交际教学还是一大弱项。
在一次乡村校级交流活动中,我听了这样一节口语交际课——《劝告》,这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交际要求为两点,1.表达: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并陈述自己的理由。2.劝告: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整节课分三大板块,先请学生说说什么叫劝告;再创设情境,学习如何劝告从楼梯上滑下来的同学,劝告闯红灯的路人,学会劝告的技巧;最后教师模拟一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路人,让学生练习劝告。应该说课堂模块清晰,但从整堂课来看,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被动练习,口语交际能力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反观整堂课,我不禁在想,农村的口语交际课到底该怎么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打破壁垒
在课堂上,我们就发现很多学生不爱开口,尽管老师多次鼓励,要求大家大胆发言。可能因为是山村学校,面对较多的听课老师,孩子们紧张,害怕自己说错话出丑。此时,创设轻松愉快的交际环境就尤为重要,人与人的交往,总是在某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交际活动有一个较舒适的环境,或营造出某种祥和的氛围,则有利交往过程的发生和往深度发展。例如一位年轻的女教师送教下乡,借班教学《打电话》,为了创设优质的交际环境,打破交际壁垒,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利用图片先了解一下古人是如何传达信息的,然后猜谜语“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这样看一看,猜一猜,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然后老师问:“你会打电话吗?我想约小明周末去踢足球,你能替我打个电话给他吗?”通过创设接近社会生活交际的情景,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景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
二、梯度设计,层层提高
在口语交际课上,相比让学生开口说话更难的是让学生每一次开口说话都有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课上常常会创设一些具体情境,例如在课例1中我们就看到教师设计了学生从楼梯扶手上滑下来,路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这样的情境。在第一个劝告同学的情境中教师希望让学生学会劝告的技巧,说话要有礼貌,要有道理,要从别人的角度着想,注意说话的语气。然后把学到的劝告技巧在第二个劝告路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境中加以练习,最后教师义自己扮演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路人,让学生来练习劝告。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情景二和情景三类似,只是被劝告的对象不同,学生在这两次的练习当中的表达几乎是在重复,语言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在教学设计要考虑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细化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还要呈梯度上升。例如:何捷老师在上部编二年级上册的《商量》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个小孩当值日生时恰逢生日,需要和同伴商量,提前一点离开。第一环节找同伴商量,很快就成功了,教师设定的目标是“注意商量的语气就能成功”;第二环节中教师就制造了许多问题,无论你怎么说,同伴都不同意,这时教师教给的就是在遭遇商量失败时,如何思考“换人”商量,找老师商量调整值日生,找父母商量迟一点来接自己,让学生学会了“商量要找对人”这一目标。
三、有效指导,合理评价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很多成功的口语交际课上,都有一个会引导,会评价的教师。他会在师生互动中给出有效的示范,悄悄给学生一个怎么说的范式,然后在学生口语表达后给出合理的评价,指导学生从老师给予的信息中去纠正,反思,总结。例如有一次听《小兔运南瓜》,有学生就说把南瓜放在跷跷板上,一头放南瓜,另一头坐几个孩子,然后一跷就把南瓜送回了家。教师听完后就说:“你这个方法还真需要南瓜长了眼睛,才能准确飞回家。”学生一听就发现了自己的方法有问题。在《商量》口语课上,当学生找同学商量调换值日生受困时,何老师评价:“你就一直盯着他商量,说明你很执着,但你为什么没想过换个人商量呢?”这样的评价就巧妙地引出找不同的对象商量这一交际技巧。
上好一节口语交际课在农村学校来说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及时反思,找准问题的解决方法,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責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