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峰,苏晓梅
(奇台县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8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在临床研究中,大多数患者都具有强烈的胸骨后疼痛,并且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且还会伴随着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以及心电图发生变化[1-2]。而替罗非班是一种能够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会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对替罗非班联合PCI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0~76岁,平均(58.93±7.56)岁;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3~80岁,平均(59.24±7.6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并对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基本情况进行控制,同时患者在入院时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行持续心电监测以及心电图检查。
对照组患者采用PCI治疗以及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桡动脉进行穿刺,随后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从而对病变血管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引导导丝进入患者病变血管,扩张球囊并置入支架[3-4]。
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替罗非班注射。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分别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药量为术前2.5 μg/kg,术中以及患者术后药量为0.04 μg/(kg·min),并在患者术后为患者进行持续36 h的滴注[5-6]。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NT-proBN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90 d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
采用SPSS 19.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NT-proBNP水平()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NT-proBNP水平()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sCRP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mg/L)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mg/L)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90 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闭塞而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情况发生,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尽快地对患者阻塞血管进行开放,对患者心肌缺血等反应进行改善[7-8]。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PCI治疗是当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治疗后发现,虽然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阻塞部位进行开放,但是依然存在心肌缺血的现象,并且在术后还具有极高的复发率[9-10]。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具有极好的疗效,提高了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