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策略
——以溧阳市曹山乡村旅游项目为例

2020-02-17 19:26张淑娟
四川水泥 2020年4期
关键词:环线旅游文化

张淑娟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1 政策背景及基础分析

1.1 政策背景

旅游业对加速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消费具有很大作用。江苏省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建设高水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旅游+”产业生态圈,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度假区和旅游风情小镇等旅游新业态。

1.2 现状简述

曹山位于溧阳市上兴镇,邻近南京市,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通过宁杭高速、341 省道与长三角稠密的交通网相连接,溧芜高速公路、镇宣铁路横穿其中,对外交通便利。

溧阳郎溪广德三地生态同源、文化同根、发展诉求相似,是苏皖共享、协调、绿色发展的前沿区。三地将按照《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突出合作示范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新旧交界的特殊区位,打造城市群跨界协同的样板区。长三角都市圈游客逐渐成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新鲜感、体验感和高品质。在如今旅游产业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异军突起,走差异化路线,形成特有的高品质旅游,是项目发展建设前需要重点考量的。

1.3 旅游区位

《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及旅游总规中提出在全市形成“一核两翼、一环双轴”的空间结构。

“一环”为市域交通环路,连接“三山(南山、曹山、瓦屋山)两湖(天目湖、长荡湖)”及外围各镇,整合特色资源,构建市域大山水旅游格局。其中西环线串联起“西部乡村旅游组团”。

2 现状存在问题

2.1 基础薄弱问题

区内资源类型较多,但数量少,高等级资源更少,缺乏核心竞争力资源。区内大部分都是农业园区和乡村,缺少旅游开发经验,现有旅游投资和设施建设较少。农林产业不如曹山东片区丰富完善,资源同质性极强,导致项目策划难道大。项目区虽然有宗教文化,但内容单薄,文化支撑待挖掘打造。民俗以社火傩文化为主,而社渚镇已建傩文化博物馆,高淳也在推广其傩文化。

2.2 区域竞争问题

周边众多旅游区不断开发,后发景区的发展受一定压制;当前旅游者信息来源多,品味和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日渐上升;西环线上兴段仍处于开发初期,基础设施和休闲度假设施缺口较大。东片区已有项目带动能力较弱。

曹山及周边地区旅游多为围绕南京的短期一日游,以高淳桠溪国际慢城为代表,资源差异不大。目前曹山以休闲农业旅游为主,产品单一,缺乏高标准接待设施。西环线一直以来作为曹山旅游区的培育区,发展基础薄弱,应强化与曹山东部、桠溪的联合和差异发展,通过高标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产品的创新和品质获取竞争优势。

2.3 交通因素问题

曹山西环线对外交通不便利,入口处(芳芝林)直线距离S246 约8 公里,距离S341、G25(上兴出口)10 公里。区内现状交通主要为X401(芳山线)、祠堂线与社上线,为主要道路(宽度4-8 米不等),主要满足工矿企业和农村通行交通需求。

远离主要交通道口,可进入性暂时较差。南部邻近距规划中的溧芜高速汤桥出入口,尚未开工建设,对项目区启动期不能产生直接作用。

3 发展策略

3.1 规划思路方面

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与地域文化情况,在规划区域进一步打造“原乡生态”规划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乡土文化保持为基础 ,在提倡“绿色示范,生态优先”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廊道培育以及生态原乡建设,进一步发展养肺、养生、养心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度假产品体系。

以全域旅游为指导,积极发展曹山西片区乡村休闲旅游业、芳香植物产业和龙虾美食产业,将打造成为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三角示范性田园综合体。

以文旅结合为理念,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文化旅游品牌,实现花果文化、民俗文化的场景化、体验化,打造具有魅力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造三产融合的“第六产业”,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形式。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理念引入传统农业种植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增加乡村第三产业比重,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与质量,重点发展以“文化产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为核心的乡村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及附加值。

3.2 旅游发展方面

依托曹山地区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与鲜明的地域文化,面向自驾旅游市场,依托大环线发展以田园观光、乡村旅居和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特色线型旅游产品,使西环线区域成为与其他片区联合发展、与天目湖度假区互动密切、与高淳慢城无缝衔接的溧阳民俗原生态体验走廊和苏皖旅游合作的重要通道。

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本地区自然、文化资源,突出展现田园、花海、亲水、禅意、原乡的风景、风土、风物特色,打造具备个性化和地域性的旅游观光体验产品;同时,应在完善产品体系与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强化品牌营销,通过特色、示范景区的建设推广打造地区旅游精品品牌,并以鲜明的品牌优势增加地区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

积极挖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与文化要素,充分展示情(民俗乡愁)景(山林田园)结合,实现规划设计的人本化、特色化、市场化及“动态+生态+文化”的理念实践。

实现旅游项目产品的点线面组合,创意演绎做“亮” 点、做“悠” 线、做“场” 面:一方面以驿站和标志性景观为中心实现旅游要素与客流集聚;另一方面借助生态慢道、景观廊道等实现连通与体验功能的结合;同时,区域内“点”、“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率、高层次的旅游布局与旅游整体空间。

将文化旅游开发与本地区特色农林苗木产业相融合,实现城乡互动、市场细分与产业延伸,打造宜产、宜游、宜居、宜创的田园发展空间,促进多产业融合与附加值提升。

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规划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旅游发展是实现居民增收、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应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本地旅游发展,通过“个体农庄”、“农户+农户”、“村集体主导”、“政府+公司+农户”等形式实现社区参与,不仅有助于旅游项目贴合实际,也将实现以旅富农、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

3.3 道路系统方面

将溧阳西环线上兴区段与北山环线、南部环线无缝衔接,纳入溧阳总体游览线路体系,与高淳慢城强化连接,东合西联,较快启动,便利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利用规划区内道路交通升级建设项目,紧密联系大环线,丰富次级路网连接。北部连接曹山省级度假区核心区和瓦屋山;东向扩张,通过社上线连接周边主要城镇,延伸本规划区发展纵深;西联南京,提高主要客源城市的可进入性,并与溧水、高淳旅游无缝衔接,互动发展;南部通达社渚和南山竹海,畅通郎溪广德。

4 结束语

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解读及思考,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对种类多元的文化碎片整合、创新,培育“旅游+”产业生态圈,将理论与实践得到结合应用。提高溧阳市的整体形象,提升田园乡村旅游的等级,希望本文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有着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环线旅游文化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建成啦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行纪阿里大环线
旅游
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