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专业融入非遗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02-17 07:46刘艳红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9期
关键词:常州文化遗产传统

刘艳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传承创造的不以物质载体形式呈现的文化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无形的文化遗产,是不同的民族群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形式,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有其地域化的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是人参与其中的活态流变形式,突出非物质的属性[1]。中华民族具有地域广、多民族的特性,所以非物质文化具有多样性。如何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中,在多样性的品类中寻找其共性的发展思路,而在后期的传承中进行有效的发扬,是当代文化大众进行探索的。一方面,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物质载体进行创意化“包装”;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在与学校专任教师、学生的交流中,无形中也被现代艺术设计氛围所感染,有助于非遗传承人进行富有创造性作品的萌发[2]。非遗技艺传承人才的培养,为了满足其特殊的育人要求,采用以工作室为载体,校内导师负责制的精品小班化教学模式[3]。如何让非遗的课程体系融入设计类专业教学,本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以大师工作室为辐射点,对常州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课程引入进行研究。

1 非遗传承的意义

1.1 增强文化自信

面对当今网络自媒体等多形式的文化载体的冲击,一些外来文化、甚至伪文化大行其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正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对其传承与发扬有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思想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而灵魂是指引方向的思想,让个体的人、整体的民族才有行进的方向。不同文化的交融、交流、交锋,文化的界线在逐渐淡化,非物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隅淹没在浩瀚的信息量中,依靠大众去传播它,认知它,了解它背后的文化故事,发现它的价值,从而传承它。

1.2 传承创新能力提升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4]。创新是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文明进步的手段。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要明确,创新设计不是凭空臆造,是在现有的产品设计基础上的升华,它涉及方方面面。从传统生活习惯到现代生活习惯的演变中分析,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笔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当中,学习到意大利的设计专业教师在进行设计项目任务的布置时,注重以传统文化项目为对象进行设计教学。例如,在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教学上,老师指定了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门厅设计项目,要求这个门厅必须要展示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学生要挖掘此博物馆的文物品类、博物馆的历史及其馆藏藏品的历史,从而分析出一件设计者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物,或者说能够代表这个博物馆历史文化的文物,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授课的过程中贯穿历史,又在历史文化的牵引下做出创新的设计,而不是虚拟的设计,设计是要有依据的。

1.3 工匠精神培养

非遗传承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5]。非遗工作室的大师及其徒弟,在日积月累的技艺修炼中,他们练就了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也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内涵[6]。他们是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人,亦是“工匠精神”的典范。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聘乱针绣传承人狄静、留青竹刻传承人王志伟,金坛刻纸传承人杨兆群等来校授课交流,建立大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和平台,开展通识教育,为创意设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养分,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作品,对于培养工匠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1.4 传统文化促进设计提升

以常州传统非遗文化为例,如梳篦、留青竹刻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在产品的造型设计、图案设计等方面,我们可以从本区域的人文角度出发,比如从吴越春秋的历史文化中挖掘素材,泰伯三让天下、一鸣惊人、伍子胥与渔父、卧薪尝胆、西施浣纱等历史典故,可以让产品富有文化内涵。在对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将文化运用于产品的设计中去。

2 基于工作室(坊)的非遗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2.1 通识美育教育层面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二级学院的通识课程平台上,建立民间工艺美术、非遗大师工作室实践、各类工坊等课程。

2.2 创新创业角度

除了通识美育教育课程,学生在课后也可以组成兴趣社团进行课外训练。德国大学生进行的课程设计,其作品最终是成为产品,是有使用价值的,也就是说从品质的角度要成为有价值的商品。学生的非遗课程作业,不能单纯的低质量做,更要有品质的做,让投入的材料与精力产出一个有价值的产品,这样的投入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学生也就踏入了创新创业的门槛。学生有设计的新思想,缺乏实践的经营理念,这种工作室的运作模式正好是一片土壤,为萌芽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人员、人脉、甚至是部分资金的流入。

2.3 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

今天网络教育平台已经比较成熟,2020年的疫情把网络教育推向了一个高潮。我们熟知的课程平台如腾讯课堂、云朵课堂、钉钉、慕课网等普及度更高。教育平台成为教育学生的一个有效手段。大师工作室的线下容量是有限的,重点针对校内的设计类专业学生,以选修为主,如果有网络平台的构建,构建数字化“非遗教学资源库”[7],用数字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受众面大大增加,其他专业类学生、往届毕业生都有学习的机会,这是工作室教学的拓展。

3 非遗传承课程体系运行策略

3.1 作品—产品—商品的策略

大师工作室作为非遗进高校的媒介,不能只带领学生简单做做,而是要把作品做成有价值的产品,进而成为能交易的商品。非遗产品在历史上都有其既定的实用价值,所以才能流传至今。政府层面的保护性传承只能帮其一时,不能将其发扬,能让其传承的还是其承载文化的使用价值,让民众需要它,去购买它。常州的留青竹刻、乱针绣、常州梳篦等,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等非遗皆具有生产性。留青竹刻工艺在古代可以用做臂搁、笔筒、镇纸、插屏等产品,到了当代,硬笔书法代替软笔,电子产品又在逐渐代替硬笔,对于留青竹刻的使用功能上也发生了转变,绝大多数民众也不再需要臂搁、镇纸了,所以基于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留青竹刻的产品也应作出改变,例如牙签盒、烟盒等,但远远不够,思路不够宽广,还需将其结合到家居生活用品当中。非遗乱针绣项目,其起源时间不长,与中国传统的苏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乱针绣结合了苏绣和西方油画绘画的特点,产品更多是以一种装饰摆件、挂件的身份存在,也仍然是文人墨客赏玩的艺术品。在乱针绣产品的挖掘上,可以和很多产品结合,如与木盒结合,做盒子内衬盖子,如与布艺的鞋品、包包、服装等结合,增加产品设计的品类,把文化在生活中发扬。大师工作室带领设计类的学生,把非遗的保护和有价值的商品、实用性联系在一起,为非遗保护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开发具有非遗文化的高附加值商品,让非遗有效进入市场[8]。或产品设计融入非遗项目,或非遗产品再创新设计,都是把非遗文化带入生活或生产,进行市场资源配置下的生产性保护的探索。

3.2 网络媒体平台应用

当下的自媒体大行其道,除了前面提到的网络学习平台,我们熟知的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百家号、今日头条号、百度大鱼号;社区平台如豆瓣、天涯社区;问答平台如知乎、百度知道、悟空问答等;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腾讯微视等。这些平台都可以成为非遗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体平台,把地方非遗文化传播的更深更远。传播的形式也可根据各类平台的特点种类进行设计,利用直播、微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传达及互动。非遗文化通过新媒体实现“活”态展现,多样的传播形式展现其文化内涵,挖掘出非遗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从而促进创新,开发适应当代的文创新产品[9],让网络平台把非遗文化进行公益化与商业化传播。

3.3 运行条件与机制

非遗工作室的运行需要相应的配套机制。从硬件设施上,教学空间、配套的教学设备、器具是基本的硬件基础。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耗材等持续性的投入,一方面这个投入靠学校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在作品—产品—商品上下功夫。通识教学层面学校可以投入,深入开展,但更需要线下、线上的商品销售的运作模式[10],才能走的更远。校外师资上,需要非遗大师、非遗匠人能够进入工作室进行传帮带,开展深入的精制作。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常州非遗研习基地,以工作室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增加文化内涵,为非遗传承提供路径。

4 结语

众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好的设计是有文化基因的,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文化。设计类专业学生需要文化的积淀,而传统文化也需要人去传承,设计者与传统文化有良好的契合点,要充分挖掘这个契合点,不是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消亡而单纯的抢救性传承,而是其文化实用价值而自然传承。把非遗课程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再利用数字化建模,3D打印等新技术,网络媒体平台的多样化的方式,既是设计人才培养手段,也是非遗传承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常州文化遗产传统
常州的早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老传统当传承
活态文化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