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是在鸦片战争中与林则徐、关天培齐名的抗英英雄。他也是公开反对割让香港的第一人。
目睹鸦片祸害,他转为坚定的“严禁派”
邓廷桢,江苏南京人,1826年,任安徽巡抚,1835年升两广总督。
1836年6月,许乃济奏请驰禁鸦片,他鼓吹鸦片无害论,说如果要禁也只需禁“文武员弁士子兵丁”,民间贩卖、吸食可以“一概勿论”。对此,邓廷桢一开始曾经“甚表赞同”,但是,自1837年春以后,受到朱嶟、许球力主禁烟的影响,加上亲眼目睹鸦片祸害严重,邓廷桢转为坚定的“严禁派”,咨会水师提督关天培,“无分雨夜,加劲巡查”,“奋勇兜擒,尽法惩办”。
1839年初,邓廷桢上奏道光皇帝,决心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共矢血诚,俾祛大患”,并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走私,收缴鸦片。他还亲自坐船,和林则徐一道到虎门销毁鸦片。
在此前,当英国侵略者欲将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之时,邓廷桢和关天培一道,筹划加强海防。他亲赴虎门周览形势,在虎门武山与横档间的江面,增设两道木排铁链。林则徐抵粤后,邓廷桢陪同他多次到虎门、香山、澳门海防前线视察炮台,将兵力分布各处要口,加强防范。
1840年2月,鄧廷桢奉调闽浙总督期间,他积极购洋炮、建炮台、招兵练勇,出海巡缉。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我国的鸦片战争。7月,当英舰进攻厦门时,邓廷桢率军抵抗,击退英舰。
可惜,接着英军北上,攻占浙江定海,威逼天津。昏庸的道光皇帝以“措置失当”为辞,于10月罢免了林则徐、邓廷桢等人的官职,并命其在广州“听候差遣”。
以“待罪之身”率先反对割让香港
就在“听候差遣”之时,邓廷桢听说英国要求割让香港和厦门等地,他第一个出面公开反对。
原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除了为维护其丑恶的鸦片贸易,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企图侵占我国一个或几个岛屿,其对香港早已垂涎三尺。1840年底,在大沽口与直隶总督琦善谈判,以及随后在广州与作为钦差大臣的琦善再谈判时,英方都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议和条件,其中包括割让香港的要求。
有学者考证,1840年10月,邓廷桢听说英国要求割让香港和厦门等地时,以“待罪之身”不顾个人安危荣辱,毅然第一个站出来向琦善尖锐指出:“厦门乃全闽门户,夷居厦门可以窥内地,且澎湖、台湾之在厦东者,声势为所隔绝,不得联络。其害至深,固万无许理。”
邓廷桢以其丰富的知识和政治军事经验,指出了香港的重要战略地位,看清了英国的侵略野心与割让香港的巨大危害,这可称是当时我国人民反对割让香港的第一声呐喊。琦善虽然想早日妥协实现对英议和,却也不敢立即答应英国割让香港的要求,因此双方久久不能签约。
遗憾的是,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还是在英国侵略者的炮口威逼下,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其中就有割让香港的条款。
(摘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