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的风险防控及业务开发

2020-02-16 15:08王斌青海天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营销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常态融资防控

王斌(青海天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融资担保企业建设和发展中,企业数量明显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现阶段已然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状态。融资担保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且企业不具备强大的客户基础,客户违约的几率较大。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融资担保企业风险防控工作,以促进企业的稳定经营。

■ 融资担保概述

融资担保一方面具有金融性,另一方面具有中介性,其主要利用自身的第三方信用为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从而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融资担保环节,信用担保需要完成两项工作内容。其一是资金需求方应评估其信用水平,其二是向资金提供方出具信用证明。确保资金提供方的信用值较高,且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可充分满足规范和制度要求。

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融资,一种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采用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等方式完成,但是直接融资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对信用等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小企业会受到信用等级较低的影响,而无法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所以,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主要采用间接融资方式。银行是中小企业获得间接融资担保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无法顺利获得充足的银行信贷资金。

■ 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第一,融资担保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足。随着融资担保企业经营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具备的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要随之增强。当前,大多数融资担保企业都是在成立之初一次性投资到位,且投资数额相对较小。部分小型融资担保企业的注册资金仅有百万余元,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无法扩大信用担保资金。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第二,融资担保企业和银行之间分配不当。从整体角度来说,融资担保企业与银行分配失衡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其一,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作为具有公益性服务特质的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各个担保机构缴纳更多的保证金,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风险。但是银行并不接受融资担保企业的责任担保业务。而这种合作模式也使得合作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全部强加在融资担保企业头上,制约了融资担保企业的良好发展。

其二,银行将原本就短暂的补偿缓冲器压缩至一个月或两个月,增大了融资担保企业的资金运转压力。正常情况下,融资担保企业要在半年内才能获得补偿资金,而银行的这种强制性要求,不仅加重了融资担保企业的资金运转压力,也加大了融资担保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融资担保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融资担保企业并未对提出担保申请的企业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调查,加大了融资担保风险。与此同时,融资担保企业在对提出担保申请的企业实行筛选调查时,往往会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干预,存在盲目性融资支持的情况。另外,部分小型融资担保企业所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缺乏合理性,导致企业的资金风险成倍增长。

第四,融资担保企业的风险分散机制缺乏合理性。大多数融资担保企业是根据担保主体社会性质和反担保条款内容对业务风险实行分散处理的。然而,由于融资担保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机制,不得不通过向担保企业提出缴纳保证金的方式实现风险的转接。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担保企业的融资成本。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制约了社会的良好发展,也降低了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全面探究融资担保企业的风险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融资担保企业的风险防控方法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风险防控至关重要。融资担保企业作为金融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资金主体,应当采取如下几方面风险防控策略:

首先,风险回避。从某种角度来说,风险回避也就意味着放弃风险。当融资担保企业在为某一个中小型企业进行担保前,要事先对企业开展全面的调查与审核工作。一旦发现预担保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立即作出拒绝担保申请的决定,进而成功回避风险。

其次,损失控制。只要融资担保企业开展了担保业务,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当融资担保企业面临着不可预计的风险时,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的减小风险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来说,风险损失控制流程主要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重要环节。其中,事前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发生经济损失的概率。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主要目的则是减小实际经济损失。

再次,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接给其他责任主体,减轻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近年来,风险转移逐步成为融资担保企业所采取的主要的风险防控策略。同时,风险转移对于融资担保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最后,风险保留。风险保留即融资担保企业在判断出风险在自身所能承担的范围内时,进行自主保留。客观地说,风险保留更加适用于资金实力雄厚的融资担保企业。

■ 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的风险防控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融资担保企业来说,在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的为前提下,可以通过审核、担保等一系列措施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再者,融资担保企业还可以在融资期间,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进行风险防控。相关人员在对担保企业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时,还要对担保企业的经营现状予以调查,全面评估资信情况,获取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担保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加以预测。

(二)加强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和合作

融资担保企业需要与银行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且制定完善的沟通机制。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会对融资担保企业的运营资质实行审查,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对融资担保企业的资信情况加以控制。与此同时,融资担保企业还要积极拓展业务,全方位动态化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

(三)加强风险管理

通常来说,融资担保企业无法从银行中获取信息,而要根据经营发展概况,做好经营负债平衡控制工作,并且对各业务流程实行动态化监督。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融资担保企业要全面了解担保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一旦察觉异样,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不仅如此,融资担保企业还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确保评审机制的落到实处,有效控制外部干扰因素,维系市场化运作的正常运转。

此外,要以省为单位,制定并出台区域性政策条例,构建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和再担保体系。依托区域性政策条例和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省级担保机构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再担保功能,推动融资担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 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的业务开发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要拓展业务覆盖面,必须积极践行如下两方面策略,其一,全面发挥资本优势,开拓发展空间;其二,加强商业合作,拓展经营渠道。

(一)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开拓发展空间

正常情况下,融资担保企业的担保规模不得超过净资产的十倍。一般来说,融资担保企业的净资产数额越大,发展空间也就越大。为进一步扩展融资担保企业的发展空间,有必要提升净资产额度。与此同时,融资担保企业还要明确自身的担保定位,且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开展担保业务。

在构建完善的资本补充机制的前提条件下,需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资本补充的积极性,引入雄厚的资金。由此,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企业的融资优势,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担保企业的经营风险。例如,融资担保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本优势,在融资期间展开独立思考;融资担保企业依托政府背景,全面发挥自身的资本实力;融资担保企业利用传统融资方式,与各行业保持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等等。

(二)促进商业合作,拓展经营渠道

在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作为特殊的缝隙型企业,在开发和拓展业务的过程中,多采用差异化经营方式,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融资担保企业在与银行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中,还要全面发挥自身的优势价值,增大资源利用率,扩展经济效益的增长空间。在业务拓展期间,不单单要与银行建立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还应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保持紧密的联系,创建完整的商业生态模式。

例如,协调解决中小型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化、融资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促进文化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在财政部门和信用担保企业联合协作的大前提下,创建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利用价值。不仅如此,银行还需对纳入的文化企业的贷款利率予以担保,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企业的融资成本。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应当对经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开展评估作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且拓展业务覆盖面,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融资担保企业的良好发展,对于整体市场经济的快速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常态融资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融资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融资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