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鹏
(山西长治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长治 046000)
工艺矿物学研究多种矿物的性质,从而选择矿物加工的最佳方案。在城市发展中,能源供应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工艺矿物学改善了矿物加工水平,能够在矿物种类的基础上,分析矿物元素转移,进而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投入。
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辅助作用、指导作用和原因分析,以下笔者就从这三方面简要分析工艺矿物学在矿产加工中的作用。
矿物加工中,选矿十分关键。高度重视工艺矿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是能够明确选矿难度大的主要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选矿指标不合理的问题。经长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部分矿物分布广泛,且储量较大,部分矿物主要储藏于易磨晶间,部分矿物与无用的矿物或杂物处于同一区域。因此,在矿物加工的过程中,加工人员需高度重视磨矿细度,并结合实际合理选择加工技术分离目标矿物和无用矿物,建立更为完善的选矿标准[1]。
不同矿产品中所含的有用矿物数量明显不同,且有用矿物的数量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及时掌握有用矿数量的情况,分析矿物的主要成分,增大矿物产品的利用率,工作人员需深入研究工艺矿物学、选矿过程及选矿产品。矿物加工前,工作人员应认真分析原矿中所含的化学元素,选择满足要求的原矿用于矿产品加工。但部分工作人员所选择的矿产品无法满足加工的标准与要求,加工价值大打折扣。此时,若可深入研究工艺矿物学,选矿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金属矿物中是否含有有用矿物,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前选矿环节存在的不足,提高选矿效率。
当前,我国理论选矿中的内容不够清晰和全面,有时遵照选矿标准无法选择满足矿产加工要求的原矿。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基于工艺矿物学,认真分析原矿中的物质组成,探究原矿中能否选出有用矿物,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2]。
选矿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工艺矿物学,若在选矿中可合理应用工艺矿物学,则能够有效改善矿物加工的程序和流程,二者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一方面推动工艺矿物学的稳步前行,另一方面有效完善矿物加工技术。
金矿矿物中的可回收元素较多,其中伴生的有价金属有银、铅和锌等元素,可利用价值较低,因此无需回收,锑矿中的金矿矿物可利用价值较高,可回收价值较高。
利用X射线辐射或偏反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都能够分析锑矿中的成分,检测出矿物中各元素的质量[3]。锑矿中含有金元素,辉锑矿是其主要的物质形式,同时,锑矿中也有少量的毒砂、黄铁矿及闪锌矿等多种物质。因此在矿物加工的过程中,应用工艺矿物学可能会因其成分较多而增大加工的难度,无法实现理想的预期加工生产效果。且矿石中的矿物云母和白云石、伊利石等均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其会直接影响磨矿后矿石矿浆泥化浮选。
由于锑矿中的金主要为颗粒状,且其颗粒较大,故而矿中的锑含量满足了金属冶炼的要求。对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可选择有效措施回收金矿矿物,之后及时出售尾矿当中的锑精矿,从而降低选矿矿物加工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大选矿物加工的经济效益。在难处理锑矿选矿中可采用以下几项工艺。
首先,技术人员应按照金的嵌布状态采取分阶段磨矿方式,保证磨矿的效果。如辉锑矿磨矿水平达-0.074 mm后,即可分离7成以上的矿物质[4],此时,工作人员可分离锑矿矿石当中的金矿矿物与其他成分,以确保矿石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在选矿时,要充分考虑高硬度载金矿物能否满足矿物加工的基本要求,以及矿物的分离效果是否达到矿物加工的既定要求,以确保锑矿金矿矿物的回收率。
其次,在选矿的过程中也可在磨矿期间选择选别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先要粗略地打磨矿样,之后回收颗粒金和细度可浮性较弱的载金矿物和自然金,对其进行细磨处理。
最后,在选矿处理中也可选择闪速浮选技术,其可有效分离矿浆当中有价值的矿物质,提前回收有用物质,最终获取精矿产品,以免产生单体矿物,提高金的回收率。工艺矿物学中,针对难处理的金矿矿物加工,务必高度遵照其既定的流程,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
如今,我国工艺矿物学理论体系日渐系统化,而且理论体系也更为完善,在体系中对研究主体、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均给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的进步。如当前,工艺矿物学自动检测已经成为现实,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自动化设备来分析原矿的组成,且矿物分析的准确性也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此外,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原矿利用率显著增大。
再者,过度开采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人们能够利用和加工的原矿数量锐减。我国矿产十分复杂,矿产数量十分有限,因此人们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原矿的利用率方面。例如,现阶段拥有的设备并不能使小型铁矿成像,且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劣势也十分明显。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力度,转变以往老旧滞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密切矿物加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系,以此提高选矿和加工效率。
为了更好地解决光学显微镜成像上的不足,我们还需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显微镜中的图像转化为光学图片,之后将图像输入到电脑当中,工作人员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可处理图片,识别图片的色彩,进而实现矿物组成综合分析[5]。该处理模式操作简单,而且检测效率优势十分明显,最终得出的结果准确可靠,这也为选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现阶段,矿物检测的方法具有多样性,检测的工艺也十分丰富,而工艺矿物学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其能够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明确原矿的成分和结构。不仅如此,我国工艺矿物学也构建了十分具体且全面的检测体系。除了工艺矿物学外,矿物热差分析法、矿物X射线粉晶检测和黏土矿物电子显微镜检测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检测方法和手段。若工作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检测技术与工艺矿物学有机结合,则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另一方面也可改进检测的效率,检测水平会得到质的飞跃。
流程考察不仅是工艺矿物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达到矿物加工目标的基础环节,对于提高矿物加工水平有着显著效果。所以在实际作业中,应加大流程考察的重视力度,做好各环节的监测工作,并对流程考察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确保流程考察能够按照规定要求有序进行,增强矿物加工的整体效果。另外,在流程考察中,要加大对原矿理化性质变化的重视力度,增强相关数据收集的合理性,以此为矿物学的发展提供支持。
矿物加工流程优化的好坏对于工艺矿物学重要性的发挥与否有着直接关系,只有做好流程优化工作,才能更好的凸显工艺矿物学的重要性,实现工艺矿物学与矿物加工的有机结合,并为后期发展提供可靠支持。而要想实现矿物加工流程的优化,则需要对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予以及时发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反复实验及模拟,找出问题和缺陷的解决措施,合理优化各环节流程,以此推动工艺矿物学的创新和发展,优化矿物加工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我国经济持续前行,很多企业均十分关注矿物加工,矿物加工技术日益增多,技术先进性更为明显,故而为加强矿物加工的整体效果,在选矿过程中合理应用工艺矿物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不但满足了我国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矿产企业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企业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