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俊煌 LAI Jun-huang 张金潜 ZHANG Jin-qian 李旭雯 LI Xu-wen 肖建平 XIAO Jian-ping 古文鹏 GU Wen-peng徐梦 XU Meng 刘红勇 LIU Hong-yong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传染病,最初在武汉市发现,随后蔓延至全国其他地区。本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市级定点医院,在疫情发生后,即刻做出反应,采取“三集中”的方式,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保证防控救治任务落到实处。我市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由本院收治,极大考验本院各项应急管理能力。医疗人力资源具有专业性、稀缺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疫情应急管理程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1]。在医疗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方面,本院医疗管理办公室迅速反应,合理调配现有人力资源的同时培训后备人员,保证全面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和落实。现将本院医疗人力资源应急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针对疫情防治,本院独立设置门急诊及妇儿门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负压病房,发热门诊24 小时接诊,同时需保证急救通道畅通等。保障充足人力应对疫情,是本院医疗管理办公室的首要工作。
1.成立应急管理指挥部。成立以医疗管理办公室为核心成员的应急管理指挥部,负责本院新冠肺炎救治的具体组织、指挥和协调,依法、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紧急调集人员、物资等[2]。督察和指导各临床、医技科室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2.调配原则。要求全院医务人员无特殊情况留守我市原地待命,医师由医疗管理办公室统一调配。总体原则:合理调配现有人力资源,以内科医师为主,做好全面防控工作。具体要求:一是全院一盘棋,由应急管理指挥部统一指派调度全院医务人员,受指派人员坚决服从指挥;二是一线医生首先从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调配,从中青年群体选择,切实保障一线医生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身体健康,能够胜任高强度抗疫任务;三是保证后备力量充足,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以内科医生为主,其他外科、专科医生配合承担急诊、预检分诊等,充足人力实行6小时排班制保障一线人员休息。
3.集中资源。结合本院往年春节前后期间业务量较小情况,将相关专科分段进行病区应急整合,感染性疾病科一二区患者整合至肾内科病区;普通外科一二区合并病区运行。神经内科一二区、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皮肤科合并病区运行;心血管内科一二区合并病区运行;消化内科、肿瘤内科、中医科、风湿免疫科、全科医学科合并病区运行,在保证专科相关性的基础上保障原有住院患者的诊疗救治水平。同时,按国家文件通知要求暂停开放体检中心、口腔科门诊。通过以上措施可抽调出一批以内科为主的医疗人力资源支援一线疫情防治工作。抽调的一线医师首选条件:(1)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年限≥5 年;(2)年龄≤45 岁;(3)身心素质良好,业务能力较强;(4)有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相关科室工作经验。
4.分级动态调配。本院用一天的时间完成原肝病大楼消化内科、肿瘤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一二区的搬迁及患者的分流和转运,腾空后肝病大楼作为一栋独立的“新冠肺炎收治大楼”,共五层楼。重新规划该楼功能分区,一楼为发热门诊,二楼为实验室,三楼为确诊病区,四楼为隔离病区,五楼为负压病房。
4.1 一级调配。当收治首例需隔离排查的患者时,启动新冠肺炎收治大楼负压病房、隔离病区等诊疗区域医务人员的应急调配,保证基本人力配置。考虑保证确诊病人有效救治,第一批抽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心血管内科等专科医师团队入驻新冠肺炎收治大楼负压病区,隔离病区由其他内科医师负责运作。同时,充分评估急诊中心工作量发展趋势,调配第一批内科、外科医师支援急诊中心。按原制定的防治预案,本院疫情防控临床专家组开始进行每日会诊。至此完成医疗人力资源一级调配。[3]
4.2 二级调配。当收治我市首例确诊患者,隔离病区收治患者人数有增加趋势时,为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缓解隔离病区医师压力,启动二级调配。除调配高年资医师充实病区人力资源外,调配一批低年资医师至隔离病区协助主诊医师整理病历和日常病情汇报。另外利用已停诊的口腔科人力资源,将原口腔科医师调配至预检分诊,按日排班筛查来院发热患者。
4.3 三级调配。负压病房满床时,启用新冠肺炎收治大楼三楼确诊病区,收治轻症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入驻确诊病区对患者进行救治。负压病房转为专门收治危急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由医疗骨干组成的危急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组随时待命,负责负压病房危重患者救治。另外,面对部分发热群众恐慌就诊,调配第二批内科医师支援急诊中心和发热门诊,以充足的人力确保不漏诊、不误诊,准确筛查新冠肺炎患者。
4.4 其他机动应急医疗储备人员。在三级调配的预案基础上,另外组织一批机动应急医疗储备人员,经培训后时刻待命,以面对疑似或确诊患者暴增、支援其他兄弟医院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5.一区一负责人。新冠肺炎收治大楼的三个病区是独立运作又相互配合的单元,涉及许多日常和应急工作协调,必须按正常病区配置设置相应负责人,且负责人的能力在此特殊病区尤为重要。本院指派三名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强、50 岁以下的高级职称医师分别担任新冠肺炎收治大楼各个病区负责人,由负责人统筹和管理病区全面工作。每日各区负责人反馈收治人数、患者病情、存在问题等情况至本院专家组,对下一步诊疗计划和流程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1.应急演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方案》,结合医院实际,本院工作组制定并下发了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预案,后续根据疫情变化修订并下发了第三版应急预案,要求各科室组织全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明确分诊、送检、运送、护理、救治等一系列工作流程,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人员防护、疫情报告、现场防控等疫情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4]。
2.强化诊疗规范学习。由本院曾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臣”“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称号的感染性疾病科李刚教授为本院全体医师解读最新诊疗方案中的更新内容。第一时间将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诊疗方案解读》转发至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特别要求所有内科的医师必须熟练掌握COVID-19 诊疗方案,并在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疫情报告等疫情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
3.个人防护培训与考核。本院在疫情期间,注重各级各类人员院感防控技能的培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病区的医护、工勤人员分别重点进行相应防护级别的培训。相关个人防护内容以网课的形式发布在本院内网,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先自行学习,再分批组织线下实操,单对单考核合格之后方可到对应的科室或病区上岗。
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关乎其个人健康和工作状态,疫情发生以来,本院高度重视一线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心理疏导。通过特请院本部精神心理科专家针对此次疫情防控录制心理疏导视频,合理设置班值、设置工作持续时间、适当轮休和深入科室了解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岗位、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人文关怀。全院工作人员能及时调整心态,严格执行手卫生及防护措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本院反应迅速,成立疫情防治指挥部,并建立人力资源三级调配机制,指派负责人管理新冠肺炎收治大楼各病区,且通过开展多次全院演练和培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疫情能力,整体人力应急管理科学且高效,对打赢“战疫”起到了关键作用。本院人力资源应急管理经验可为其他医院今后应对此类疫情时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