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民 尹文帅 周世彬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德州253500
肠道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机体维持新陈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均需肠道从食物中摄取进行补充,同时肠道所具有的黏膜免疫在机体防御外界病原入侵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1],所以肠道的健康与机体的健康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有“养鸡就是养肠道”“养猪就是养肠道”的说法。肠道只有在保持健康时才能够对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组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维持机体新城代谢,提高抵抗力,生产出高品质的动物产品[2]。肠道的健康不仅仅指肠道无破损,更多的指肠道黏膜免疫和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一般,肠道保持完好,其黏膜免疫功能就可保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指的是肠道内的微生物保持在一种动态平衡当中[3],在这种平衡状态下,肠道可以保持功能的完整,如果肠道中的微生物失去平衡,则有害菌可能会大量滋生,致使机体处于疾病状态。因此,肉鸡肠道的发育是否健康对于肉鸡能否育成非常重要。为此本文拟阐述非营养性因素对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为肉鸡养殖场提供参考。
各种病原体均会导致肉鸡肠道出现严重的疾病状况,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通常病毒感染可以破坏肠道的黏膜免疫,造成肠道破溃、出血,黏膜防御屏障遭到破坏,然后细菌则可趁虚而入,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最为常见,每年因为细菌性感染造成的肉鸡养殖业损失非常巨大。另外,寄生虫也是损害肉鸡肠道健康的重要病原体,通常球虫会寄生在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破坏肠道的屏障作用。被球虫感染后,小肠绒毛会融合、萎缩,导致肠道的有效吸收面积大大减少,而且还会增加细菌利用肠道内营养物质滋生的时间,造成更严重的细菌感染。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鸡舍内单位面积养殖数量过大、环控工作不到位(包括温度、湿度)、饮水喂料位置不当、饮水不洁以及各种药物滥用等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均会间接引起肉鸡肠道出现疾病状态,造成经济损失。养殖场必须按照科学饲养规范进行肉鸡的饲养,饲养密度要按照肉鸡的重量进行灵活掌握,密度过大,会出现鸡舍内温度湿度过大、空气污浊、饮水采食位置不够,使鸡群发生应激、免疫力降低,在此状态下肉鸡的肠道内微生态平衡非常脆弱,极易被打破,容易出现肠道疾病,造成经济损失。另外,饮水一直是养殖业容易忽视的问题,不管是在养猪业还是在养鸡业上。肉鸡养殖场使用的饮用水必须经过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确保水质大肠杆菌及其他重金属不超标,否则需要采用相关措施进行处理。现在市场比较流行的是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水线进行消毒,同时饮水用酸化剂进行处理。再者,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也会导致严重的肉鸡肠道疾病问题。通常,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就是各种细菌微生物处在一个细微的平衡状态下,而抗生素的滥用则会对有益菌和有害菌进行通杀,造成肠道重建平衡状态,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抗生素滥用甚至会产生耐药性强的细菌,增加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建难度,同时增加肉鸡肠道疾病发生的机率。
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生长期换料和温度过高时,肉鸡肠道需要面对非常大的挑战。肉鸡一般需要换3 个直径大小的饲料,换料时肉鸡肠道会产生非常大的应激,出现各种各样的肠道疾病。炎热季节,如果肉鸡舍内温度控制不当,肉鸡群则会处于严重的热应激状态,严重的会导致鸡群死亡。对于小肉鸡,热应激会影响肠道淋巴组织的发育,破坏肠道的免疫系统。同时,热应激还会引起肠道内有害菌的大量滋生,如大肠杆菌、梭菌等,引起严重的细菌性肠道疾病。
毒素因素最主要的来自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每年由于饲料原料保存不当而导致的饲料被霉菌污染的情况不胜枚举。霉菌毒素最先经过肉鸡肠道,肠道受到的毒害比其他组织、器官更快、更严重。毒素能够增加肉鸡肠道黏膜的通透性,使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破坏肠道完整性,降低黏膜免疫能力。
保持肉鸡肠道健康需要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肉鸡养殖场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自身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应激,保证饲料洁净,维护肉鸡肠道健康,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这样才能使肉鸡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
绵羊、山羊最佳配种时期
1 绵 羊
自然发情母羊,配种1 次是在发现发情后12~18 h 进行;若配种2 次,则在发现发情后不久即配种,间隔8~12 h 再配第2 次。但应细致观察绵羊发情表现,因其发情不明显,故常采用试情的方法确定。
2 山 羊
山羊发情明显,一般根据母羊阴门肿胀、鸣叫和摇尾程度即可准确判断发情。因为母山羊排卵时间比绵羊晚,故应在发现发情后24 h 配种1 次,间隔8 h 后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