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路径的形成

2020-02-16 04:21高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人民政府
营销界 2020年43期
关键词:新格局双循环经济

高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人民政府)

引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近全球经济有预计将萎缩3%左右[1]。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明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审时度势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做出了加快推进“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如何落实好中央指示精神,更快更好的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已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不断的受到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探索。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出的背景

2020 年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时隔两月后,今年7 月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短短两个月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一再强调,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究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着眼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纷繁芜杂,“逆全球化”思潮迭起,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关税藩篱,导致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严重下降。如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不少欧美国家出台“制造业再造”计划,使中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的传统模式备受挑战。基于此,党中央统揽国内外两个大局,以扩大内需作、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双循环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顺应世界经济大势而为做出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经济运行施加压力显著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产业链供给影响深远。疫情冲击下,美、日、欧等大型经济体加大吸引跨国企业回流本土力度,大大冲击了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力度,明显削弱了“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无疑成为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过分依赖外资矛盾凸显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不难看出在发展方式、动力以及结构上仍有欠缺。尤其是在核心技术等领域对外资依赖过分严重,致使大量关键技术为被国外企业垄断、受制于人。因此,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实现经济“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最佳契机。

(四)是保障经济安全,维持经济效率必要选择

中国拥有规模最大、链条最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着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和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的巨大投资需求,内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擎作用,消费在国内多年来连续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20 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催生下,互联网新型消费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一步稳定了消费保障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地位,基于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实践中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其次,经济发展早已全球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中国经济要提速发展就必须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就是指导中国加强国际经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内涵

“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对发展要素和流动范围的抽象,笔者以为对其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一)突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经济体量巨大,拥有14 亿人的超大消费市场,人均GDP 已经超过1 万美金。强大的内需拉动下,无疑确定了“双循环”格局中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经济自身韧劲十足,从今年前两个季度经济的发展来看,虽然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GDP 同比下降6.8%,但通过稳健的政策调控后第二季度就实现了3.2%的正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4]。因此,基于大国经济发展规律,“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要以拉动内需为重要抓手,着重突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

(二)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力度,释放市场潜能

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依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中国的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与融合。“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建立完善,不是要“闭关自守”,而是要进一步用好深化改革开放等政策叠加优势,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扩大出口”,彻底打通国内、外市场循环不畅的症结,建立共赢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体现了辩证统一思维,“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如同两个紧密啮合的齿轮一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国际循环”钳制着“国内循环”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内循环”又是“国际循环”的有益补充。目前,经济全球化早已世界经济发展的共性,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需的形成和产业链供给都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参与。“双循环”格局搭建的水平越高,就越能对全球市场提供更高、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全球经济循环提供有效助推力。

实现“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路径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笔者认为,实现新格局发展可将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加快全国大市场构建,推动国内大循环形成

一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各类行政限制和非公平竞争因素,根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各方面限制,促使国内市场大循环的行程;二是彻底清理不合理资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完善流通等基础设施管理,畅通流通“大动脉”;三是创新市场监管方式,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释放市场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

“扩大内需”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核心。一是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挖掘传统消费、网上消费等潜在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另外,要不断拓展新型消费领域,加快信息、人工智能等消费等发展。二是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供给端堵点。尽可能提高改善营商环境,想法设法给市场主体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以改革激发供给端活力。破除生产要素流动壁垒,推动供给和需求有机衔接,畅通“国内大循环”。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升级

一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合理布局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做好区域间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承接等事宜。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各级政府、企业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四)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夯实“双循环”格局支撑

一是鼓励对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等科研载体加大对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政府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各社会主体进行自主创新。二是创新激励政策,加大对人才吸引力度,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一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二是积极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双向开放水平,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稳健性。

(六)探索打造经济发展新平台,促进双循环高效联动

重要平台建设是承载双循环的重要载体。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也正是基于顺应双循环新格局,增进与国际市场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示范性平台。因此构建良好的新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契合基础设施的输出与供给链结合,是让国际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实现良性循环重要举措。

(七)更高水平的推进对外开放,优化国际小循环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利用国际系循环进一步集聚国际资本和人才等资源要素,稳住外资外贸等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

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对“双循环”理论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实现“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路径进行了初探,旨在为推进对“双循环”新格局的深入理解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新格局双循环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深化医改构建省市县联动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